一种处理废旧汽车动力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823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废旧汽车动力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焙烧、酸浸、碱浸和回收利用有价金属。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排除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杂质铁、铜和铝的存在对回收金属锂的干扰,从而能够制得较为纯净的磷酸锂产品。另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综合利用的最大化,合理易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适于工业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废旧工业产品中回收资源的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这几年来新能源汽车逐渐得到重视、推广并已成为替代传统汽车的必然趋势,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锂电池的产量也已进入迅速增长期。预计到2012年,新 能源汽车的年产量将达到100万辆,将带动5. 2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需求。考虑到锂电池的寿命有限,几年后这些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将逐渐进入淘汰报废期,其正极材料中的锂若被随意丢弃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橄榄石形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循环性能成为动力锂电池的主力军。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组成复杂,含有大量的铜和铝单质以及少量铁单质等杂质。杂质铁、铜和铝的存在给回收锂带来了困难。传统的直接碱浸法中,杂质铁、铜和铝往往伴随着锂的浸出被大量共同浸出,因此仍需要将这些杂质与锂进行分离。而使用P204萃取分离这些杂质的方法成本高,且环境污染大,不利于工业化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能够排除杂质铁、铜和铝的存在对回收金属锂的干扰,从而制得较为纯净的金属锂产品,合理易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能够工业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废旧汽车动力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焙烧: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600~900℃温度下焙烧2~4小时;(2)酸浸:将焙烧后的产物按照固液比为1∶4~8投入酸液中浸出,调节酸液的pH值为0.5~2.0,酸浸温度为60~95℃,过滤分离固液,分别收集酸浸滤渣和酸浸滤液;(3)碱浸:取酸浸滤渣,按照固液比为1∶2~4投入碱液中浸出2~5小时,调节碱液的pH值为12~14,碱浸温度为80~100℃,过滤分离固液,分别收集碱浸滤渣和碱浸滤液;(4)回收利用锂:取碱浸滤液,回调pH值至6~8,加入可溶性锂盐溶液,于60~80℃温度下搅拌反应2~4小时,过滤分离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勤杨柳陈艳红伍金平罗亮亮李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