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动力电池三元系正极材料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823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金属回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废旧动力电池三元系正极材料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碱浸、酸浸出镍锂和锰钴、分离镍锂和锰钴、回收镍、回收锂、回收钴、回收锰。本发明专利技术废旧动力电池三元系正极材料处理方法,金属回收率高,成本低廉,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对环境友好,生产效益高,非常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三元系动力电池结合了 LiCoO2良好的循环性能、LiNiO2的高比容量和LiMn2O4的高安全性及低成本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正极材料,也被认为是用于纯动力电源(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型动力电源(混合动力汽车)的理想选择。而废旧的三元系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回收三元系动力电池中正极材料的方法,操作复杂,成本高,金属回收率不高,而且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决现有技术中处理方法操作复杂、成本高,金属回收率低,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将三元系正极材料加入至碱液中,反应后过滤,收集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将第一滤渣加入至水中,将pH值调整为O. 5 2,加入还原剂,在温度为50 95°C条件下反应后过滤,收集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将第二滤液pH值调节为5 6,加入碳酸铵或碳酸氢铵,调节pH值为8 10,在温度为20 60°C条件下反应后过滤,收集第三滤液和第三滤渣;向第三滤液中加入草酸,调节pH值为I. 8 2. 5,在温度为35 60°C条件下反应后过滤,收集第四滤渣回收镍,收集第四滤液;向第四滤液中加入可溶性磷酸盐,在温度为60 95°C条件下反应后过滤,收集第五滤渣回收锂;将第三滤渣加入至水中,调节pH值为O. 5 1,反应I 3小时,将pH值调节至I. 8 2. 8,加入可溶性硫化物,在温度为45 65°C条件下反应后过滤,收集第六滤渣回收钴,收集第六滤液;将第六滤液pH值调节至4 5,加入可溶性碳酸氢盐,将pH值调节至6 8,在温度为35 60°C条件下反应后过滤,回收第七滤渣回收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金属回收率高,成本低廉,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对环境友好,生产效益高,非常适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废旧动力电池二兀系正极材料处理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I,图I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Ol,碱浸将三元系正极材料加入至碱液中,反应后过滤,收集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步骤S02,浸出镍锂和锰钴将第一滤渣加入至水中,将pH值调整为O. 5 2,加入还原剂,在温度为50 95°C条件下反应后过滤,收集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步骤S03,分离镍锂和锰钴将第二滤液pH值调节为5 6,加入碳酸铵或碳酸氢铵,调节pH值为8 10,在温度为20 60°C条件下反应后过滤,收集第三滤液和第三滤渣;步骤S04,回收镍向第三滤液中加入草酸,调节pH值为I. 8 2. 5,在温度为35 60°C条件下反应后过滤,收集第四滤渣回收镍,收集第四滤液;步骤S05,回收锂向第四滤液中加入可溶性磷酸盐,在温度为60 95°C条件下反应后过滤,收集第五滤渣回收锂;步骤S06,回收钴将第三滤渣加入至水中,调节pH值为O. 5 1,反应I 3小时,将pH值调节至I.8 2. 8,加入可溶性硫化物,在温度为45 65°C条件下反应后过滤,收集第六滤渣回收钴,收集第六滤液;步骤S07,回收锰将第六滤液pH值调节至4 5,加入可溶性碳酸氢盐,将pH值调节至6 8在温度为35 60°C条件下反应后过滤,回收第七滤渣回收锰。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废旧动力电池三元系正极材料包括LiCoO2/LiNi02/LiMn204,摩尔比为 2 : 2 : I。具体地,由于废旧动力电池三元系正极材料在电池中附着在铝上,将废旧动力电池三元系正极材料放入至碱溶液中,铝和碱在水相中反应,使得铝和正极材料分离。本步骤SOl中,三元系正极材料和碱液的固液比为I : I 6,反应温度为60 95°C,反应pH值为12 14,反应时间为I 5小时;该碱液没有限制,例如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等,该碱液的浓度为2 10mol/l。上述反应完成后,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收集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本步骤SOl反应式表示为AI+OH +H2O-AlO2 +1. 5H2 个进一步,步骤SOl碱浸完成后,还包括回收铝的步骤,具体为向第一滤液中加入酸,调节pH值为6 7,在温度为60 95°C条件下反应I 5小时,反应后过滤,收集滤渣,该滤渣即为氢氧化铝,将该滤渣洗涤后焙烧,得到氧化铝,同时收集本步骤中的滤液,经浓缩后得到盐;本步骤中所用的酸没有限制,只要能实现该PH值的调整即可,例如,硫酸、硝酸、盐酸等。具体地,步骤S02中,第一滤洛和水的固液比为I : 5 10 ;该还原剂为在水相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具体没有限制,例如过氧化氢,可溶性亚铁盐(如氯化亚铁、硝酸亚铁),二氧化硫或可溶性亚硫酸盐等,该还原剂与第一滤渣的质量比为I : 2 6 ;本步骤中,PH值用酸溶液调节,该酸溶液例如,盐酸溶液,硫酸溶液,硝酸溶液等,同时,酸的存在能够对正极材料起到溶解作用;本步骤中将pH值调节为O. 5 2后,第一滤渣和还原剂反应温度为50 95°C,时间为2 7小时; 以双氧水为还原剂,反应式表示为LiCo02/LiNi02/0. 5LiMn204+8. 5H++1. 75H202 = 2. 5Li++Co2++Ni2++Mn2++6H20+l. 7502 进一步,步骤S02之后,包括铜回收步骤,具体为将步骤S02中收集的第二滤渣加入至密度为I. 2 I. 3g/cm3的盐溶液中,充分搅拌后,第二滤渣中的铜和铜箔沉在盐溶液底部,第二滤渣中的塑料和炭黑则漂浮在盐溶液上层,倒去上层液即可回收铜。进一步,在步骤S02之后,还包括确定第二滤液中镍离子、锂离子、钴离子和锰离子浓度的步骤,具体方法没有限制,如原子吸收法、ICP法等。具体地,步骤S03中,向第二滤液中加入浓度为10% -28%的氨水溶液、或者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优选为氨水,该氨水与第二滤液体积比为I : 4 8 ;将pH值调节至5 6,然后加入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将溶液PH值调节至8 10,温度调节为20 60°C,反应2 5小时,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收集第三滤液和第三滤渣;该碳酸铵/碳酸氢铵摩尔量与第二滤液中钴离子和锰离子总摩尔量之比为I : I. 5 3 ;本步骤S03中,由于镍与氨的络合远远高于钴锰与氨的络合,当溶液中有大量的氨,镍就会形成稳定的镍氨络离子,即使在碱性环境并存在碳酸根离子,镍液不会形成沉淀;同时镍会与铵根形成可溶性镍铵复盐,也会阻止镍的沉淀;不论碳酸锂还是氢氧化锂都可溶解于水,锂不会沉淀;而钴锰则会由于络合能力差,会与碳酸根形成沉淀。碳酸铵/碳酸氢铵和第二滤液中的钴离子及锰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钴和碳酸锰沉淀,或者碱式碳酸钴和碱式碳酸锰,而镍离子及锂离子则不会反应,因此将镍锂与锰钴分离,本步骤反应式表示为Mn2++C0 广=MnCO3Co2++C0 广=CoCO3具体地,步骤S04中,向第三滤液中加入草酸,该草酸摩尔量与第二滤液中锂离子摩尔量之比为I. 05 1.2 I,加入草酸将第三滤液pH值调节至I. 8 2. 5,再将温度调整至35 60°C,反应I 3小时后过滤,收集第四滤渣回收镍(第四滤渣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旧动力电池三元系正极材料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三元系正极材料加入至碱液中,反应后过滤,收集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将第一滤渣加入至水中,将pH值调整为0.5~2,加入还原剂,在温度为50~95℃条件下反应后过滤,收集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将第二滤液pH值调节为5~6,加入碳酸铵或碳酸氢铵,调节pH值为8~10,在温度为20~60℃条件下反应后过滤,收集第三滤液和第三滤渣;向第三滤液中加入草酸,调节pH值为1.8~2.5,在温度为35~60℃条件下反应后过滤,收集第四滤渣回收镍,收集第四滤液;向第四滤液中加入可溶性磷酸盐,在温度为60~95℃条件下反应后过滤,收集第五滤渣回收锂;将第三滤渣加入至水中,调节pH值为0.5~1,反应1~3小时,将pH值调节至1.8~2.5,加入可溶性硫化物,在温度为45~65℃条件下反应后过滤,收集第六滤渣回收钴,收集第六滤液;将第六滤液pH值调节至4~5,加入可溶性碳酸氢盐,将pH值调节至6~8在温度为35~60℃条件下反应后过滤,回收第七滤渣回收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勤苏陶贵陈艳红何显达郭苗苗伍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