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温硬化的高可靠性的彩色滤光片、液晶显示元件及彩色滤光片的制造方法,且使用该彩色滤光片而提供液晶显示元件。使用着色图案(6)、保护膜(8)与间隔件(9)而制造彩色滤光片(10),所述着色图案(6)含有二酮基吡咯并吡咯类颜料、卤化锌酞菁类颜料、三芳基甲烷类染料及偶氮类染料中的任意种,所述保护膜(8)由包含硅氧烷聚合物的第1感放射线性树脂组成物而获得,间隔件(9)由包含碱溶性树脂以及下式(1)或下式(2)的化合物的至少任意者的第2感放射线性树脂组成物而获得。使用彩色滤光片(10)而构成液晶显示元件(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元件例如在玻璃基板等一对基板中夹持液晶而构成。液晶显示元件可以在夹持液晶的基板的表面具有液晶配向用配向膜。在先前,通过散布等而在液晶显示元件的基板间配置由玻璃、氧化铝或树脂所形成的球状或棒状的间隔件,液晶的厚度保持为Iym IOiim左右的规定值。液晶显不兀件对自背光源或外光等光源所放射的光发挥作为微细的光闸(shutter)的 功能。而且,液晶显示元件使光部分性透过或者遮光而进行显示,具有薄型、轻量等优异的特征。液晶显示元件在开发的当初是用作以字符显示等为中心的计算器或时钟的显示元件。其后,由于变得可进行大画面中的点阵显示,因此将用途扩大至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元件等中。而且,液晶显示元件克服了高精细化、彩色化及视角扩大等课题,将用途进一步扩大到PC(个人电脑)的显示器用途中。在最近,实现了更广的视角、液晶的高速响应化及显示品质的提高等,从而用作大型的薄型电视用显示元件。可实现此种液晶显示元件的发展的技术之一是如上所述的可实现彩色显示的彩色化技术。液晶显示元件通常不能以其自身显色,从而难以进行彩色显示。因此,开发了利用彩色滤光片的技术,变得可实现彩色显示。另外,使用彩色滤光片的彩色化技术亦可用在使用白色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 EL)元件或电子纸等的彩色显示中。另外,若利用彩色滤光片,贝Ij变得可进行电荷稱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图像传感器、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MOS)图像传感器等固体摄像兀件的彩色摄影。彩色滤光片包含玻璃等透明基板与红、绿及蓝等的微小着色图案。着色图案采用格子状等规则形状而排列在透明基板上。彩色滤光片的制造方法例如已知有如下所述的方法。在透明基板上或者形成有所期望的图案的遮光层的透明基板上,涂布适当的可感应照射线的着色组成物。着色组成物可使用在着色剂中包含红、绿、蓝等的颜料的颜料分散型着色感放射线性组成物。其次,使涂膜干燥后,介隔掩模而对干燥涂膜照射放射线(以下称为“曝光”),实施显影处理。然后,进行例如230°C等超过200°C的高温下的硬化,通过该些操作而获得定影的着色图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或专利文献2)。近年来,对于显示元件的高画质化及高亮度化的要求日益变高,对于彩色滤光片也强烈要求能够有助于此种性能提高。为了实现显示元件的高对比度化或固体摄像元件的高精细化,有效的是使用染料作为着色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5)。在彩色滤光片中,使用染料作为着色剂的技术也受到关注。在包含染料的先前的着色组成物中,主要采用将多官能丙烯酸酯、烷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等与聚合引发剂加以组合的硬化方法。然而,在使用包含染料的着色组成物而形成的着色图案中存在如下的问题与使用包含颜料的着色组成物的着色图案相比而言,可靠性、特别是耐热性差。因此,在用以形成着色图案的硬化步骤中,要求在更低温下的加热。而且,在彩色滤光片的制造中,当形成着色图案后,在成膜成为电极的IT0(IndiumTin Oxide:掺杂有锡的氧化铟)之前,可以在 着色图案上形成保护膜。该保护膜是为了对着色图案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实现优异的特性的ITO而形成。此处,为了形成保护膜,通常必需硬化步骤。硬化步骤中的加热变得导致处于保护膜下层的使用包含染料的着色组成物而形成的着色图案的劣化。因此,要求用以形成保护膜的硬化步骤的低温化。另外,在彩色滤光片中,最近盛行开发设置柱状间隔件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在彩色滤光片上直立设置的柱状间隔件可使用能够将夹持液晶的一对基板间的间隔保持为规定值的例如感光性树脂等而形成。柱状的间隔件可高精度地实现基板间所夹持的液晶的厚度的控制。因此,成为代替先前技术中的在上述基板间所配置的球状或棒状间隔件的技术,可使液晶显示元件面内的特性的均一性提高。在彩色滤光片上设置柱状间隔件时,该间隔件形成在彩色滤光片的作为透明电极的ITO上。亦即,在基板上形成着色图案后,在其上形成ITO膜,利用例如光刻技术等而在ITO上形成柱状间隔件。此时,为了形成间隔件,通常必需硬化步骤。该间隔件的硬化步骤中的加热导致处于其下层的彩色滤光片的着色图案劣化。特别是在由含有染料的着色组成物而形成着色图案时,该劣化成为大的问题。因此,对于柱状间隔件的硬化步骤,强烈要求低温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平2-14450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3-5320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5-9958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7-219466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7-316179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开平11-344700号公报如上所述,在使用包含染料的先前的着色组成物而形成的彩色滤光片中存在耐热性差的问题。因此要求通过低温的硬化步骤而制造包含着色图案、保护膜及柱状间隔件的彩色滤光片。在这种情况下,先前的彩色滤光片中存在如下的现象在耐显影性、或者应用于液晶显示元件中时的电压保持率等可靠性方面无法实现充分的性能,从而成为问题。此种问题的原因可列举低温硬化的着色组成物或保护膜或间隔件的硬化反应性不充分。因此,要求开发出使用可包含染料的着色组成物,可通过低温硬化而形成的可靠性高的彩色滤光片。另外,在先前的彩色滤光片的制造中,通过超过200°C的高温加热步骤而进行着色图案形成、保护膜形成、柱状间隔件(以下,若无特别记载则简称为间隔件)的形成。液晶配向用配向膜的成膜也是通过超过200°C的高温加热步骤而进行的。然而,在最近,自节能的观点考虑,逐渐追求此种制造步骤中的加热步骤的低温化。亦即,逐渐追求通过使包含硬化步骤的制造步骤低温化而实现节能。根据以上的状况,强烈期望如下的彩色滤光片具有可通过低温硬化而形成着色图案的着色组成物,可通过低温硬化而形成的保护膜及可通过低温硬化而形成的间隔件,而且耐显影性、耐热性、耐溶剂性、电压保持率等优异,能够实现液晶显示元件的高画质化及高亮度化的彩色滤光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成的。亦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彩色滤光片包含使用可包含染料的着色组成物而通过低温硬化所形成的着色图案、通过低温硬化而形成的保护膜、以及通过低温硬化而形成的间隔件。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使用彩色滤光片所构成的液晶显示元件,所述彩色滤光片包含使用可包含染料的着色组成物而通过低温硬化所形成的着色图案、通过低温硬化而形成的保护膜、以及通过低温硬化而形成的间隔件。本专利技术的第I态样涉及一种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包含着色图案、保护膜,所述着色图案含有选自由二酮基吡咯并吡咯类颜料、卤化锌酞菁类颜料、三芳基甲烷类染料及偶氮类染料所构成的群组的至少I种着色剂;所述保护膜由含有如下成分的第I感放射线性树脂组成物形成硅氧烷聚合物、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及有机溶剂。在本专利技术的第I态样中,优选进一步包含间隔件,所述间隔件由含有如下成分的第2感放射线性树脂组成物形成碱溶性树脂、具有乙烯性不饱和键的聚合性化合物、感放射线性聚合引发剂、以及选自由下述式⑴所表示的化合物及下述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包含着色图案、保护膜,所述着色图案含有选自由二酮基吡咯并吡咯类颜料、卤化锌酞菁类颜料、三芳基甲烷类染料及偶氮类染料所构成的群组的至少1种着色剂;所述保护膜由含有如下成分的第1感放射线性树脂组成物形成:[A]硅氧烷聚合物、[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及[C]有机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康伸,本田晃久,奥田务,一户大吾,
申请(专利权)人:JSR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