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彩色滤光片、其制备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彩色滤光片,包括基板、黑色矩阵层、彩色滤光层、平坦化导电层和隔垫物,所述平坦化导电层由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剥离液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彩色滤光片采用平坦化导电层来替代传统彩色滤光层上的平坦保护层和导电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备彩色滤光片的方法中,将形成导电层工艺和形成平坦保护层的工艺合并为一步工艺,这样不仅减少了溅射导电层的工艺成本,而且使用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剥离液作为平坦化导电层降低了材料用费,极大的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彩色滤光片、其制备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金属氧化物氧化铟锡(ΙΤ0),作为液晶显示器中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中透明导电层的主要原料,因为其可以提供光学透明性以及相对良好的导电性。但ITO与金、银等金属相比,具有相对低的电导率,因此应用于触摸屏、等离子显示器(PDP)等领域上ITO有一定限制。此外,ITO具有相对脆性的缺点,而导致耐磨性较差。此外,随着显示器行业最近的快速增长,作为ITO的主要成分的铟的价格快速上升而导致供给受限。因此综合考虑ITO透明导电膜的电学性能限制和成本因素,需要选择一种新的性能更优异的光学薄膜作为透明导电层。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是由带结构正电荷的片层和层间阴离子有序组装而成的层状无机化合物,由其制备的光学薄膜透明度高,经过剥离后,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纳米片上带有丰富的电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且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降低工艺难度和节约成本。对于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用作电极材料有一些报道,比如CN1917108A、CN 1753115A公开了层状结构钴铝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纳米片薄膜可以用作薄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其比电容高、倍率特性好、电化学循环性能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的彩色滤光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包含该彩色滤光片的液晶显示装置。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彩色滤光片,包括基板、黑色矩阵层、彩色滤光层、平坦化导电层和隔垫物,其中,所述平坦化导电层由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剥离液形成。其中,所述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剥离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备I)先将钴盐溶液和铝盐溶液进行混合,然后再与碱溶液在60°C 90°C和氮气保护下持续反应12 24小时,分离,干燥,得到粉体状产物;2)然后将所述粉体状产物与溶剂进行混合,二者的质量比为I :15 25,搅拌均匀, 离心分离得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剥离液。步骤I)中所述钴盐为硝酸钴、氯化钴或硫酸钴,所述铝盐为硝酸铝、氯化铝或硫酸招。所述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强碱溶液。盐碱混合时,所述钴盐溶液的浓度为O. 5^1. Omol/L,优选为O. 8mol/L,所述铝盐溶液浓度为O. 2^0. 5mol/L,优选为O. 4mol/L ;所述碱溶液浓度为I. (Γ5. Omol/L,优选为 2.Omol/L。步骤2)中所述溶剂为N-N 二甲基甲酰胺或去离子水。步骤1、2)中的分离采用离心分离,离心速度为300(T4000rpm/min。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彩色滤光片为所述黑色矩阵层和隔垫物依次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所述彩色滤光层和所述平坦化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基板另一侧,所述彩色滤光层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层的开口区域。另一种优选,所述隔垫物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所述黑色矩阵层、所述彩色滤光层和所述平坦化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基板另一侧,所述彩色滤光层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层的开口区域。还有一种方式,所述黑色矩阵层、所述彩色滤光层、所述平坦化导电层和所述隔垫物均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所述彩色滤光层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层的开口区域。所述基板为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等本领域常用的透明材质基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首先在基板一侧形成黑色矩阵层,并在所述黑色矩阵层上形成隔垫物;2)然后在基板另一侧形成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层开口区域的彩色滤光层;3)最后在所述彩色滤光层上涂覆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剥离液,去除溶剂后形成平坦化导电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制备彩色滤光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首先在基板一侧形成隔垫物;2)然后在基板另一侧形成黑色矩阵层,再在所述黑色矩阵层的开口区域形成彩色滤光层;3)最后在所述黑色矩阵层和所述彩色滤光层上涂覆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剥离液, 去除溶剂后形成平坦化导电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制备彩色滤光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首先在基板一侧形成黑色矩阵层,再在所述黑色矩阵层的开口区域形成彩色滤光层;2)然后在所述黑色矩阵层和所述彩色滤光层上涂覆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剥离液, 去除溶剂后形成平坦化导电层;3)最后在所述平坦化导电层上形成隔垫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如上所述的彩色滤光片。本专利技术所述彩色滤光片具有以下优点I.本专利技术所述彩色滤光片采用由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剥离液形成的平坦化导电层,剥离液呈纳米片状分布时,表面是带有电荷的,所以其正好可以起到导电的作用。因此, 该剥离液形成的平坦化导电层可以替代彩色滤光层上的平坦保护层和ITO导电层。2.本专利技术在制备彩色滤光片的方法中,形成导电层工艺和形成平坦保护层的工艺同时进行,两步工艺合并为一步工艺,这样不仅减少溅射导电层的工艺成本,而且使用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剥离液作为平坦化导电层降低了材料用费,极大的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IA为本专利技术在基板正面形成黑色矩阵的剖面示意图IB为本专利技术在形成黑色矩阵层后在其上通过曝光显影工艺形成隔垫物的示意图IC为本专利技术在基板的背面通过三道曝光工艺显影法形成红色、绿色、蓝色滤光层的不意图ID为本专利技术在彩色滤光层上涂覆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剥离液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彩色滤光片的另一实施方式;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彩色滤光片的又一实施方式;图4为本专利技术制备彩色滤光片以及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剥离液的制备流程图。其中100 :基板;110 :黑色矩阵层;140 :红色滤光层;124 :隔垫物; 160 :绿色滤光层;170 :平坦化导电层;180 :蓝色滤光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彩色滤光片,包括基板、黑色矩阵层、彩色滤光层、平坦化导电层和隔垫物,其中,所述平坦化导电层由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剥离液形成。其中一种结构形式为本专利技术彩色滤光片为所述黑色矩阵层和隔垫物依次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但不限于R,G,B滤光层)、所述平坦化导电层依次设置在所述基板另一侧,所述彩色滤光层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层的开口区域。该结构的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首先在基板一侧形成黑色矩阵层,并在所述黑色矩阵层上形成隔垫物;2)然后在基板另一侧形成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层开口区域的彩色滤光层;3)最后在所述彩色滤光层上涂覆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剥离液,去除溶剂后形成平坦化导电层。另一种结构为所述隔垫物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所述黑色矩阵层、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但不限于R,G,B滤光层)、所述平坦化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基板另一侧,所述彩色滤光层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层的开口区域。该结构的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首先在基板一侧形成隔垫物;2)然后在基板另一侧形成黑色矩阵层,再在所述黑色矩阵层的开口区域形成彩色滤光层;3)最后在所述黑色矩阵层和所述彩色滤光层上涂覆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剥离液, 去除溶剂后形成平坦化导电层。还有一种结构为,所述黑色矩阵层、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但不限于R,G,B滤光层)、所述平坦化导电层和所述隔垫物均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所述彩色滤光层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层的开口区域。该结构的彩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首先在基板一侧形成黑色矩阵层,再在所述黑色矩阵层的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彩色滤光片,包括基板、黑色矩阵层、彩色滤光层和隔垫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坦化导电层,所述平坦化导电层由层状双羟基氢氧化物剥离液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永莲,陆金波,徐传祥,薛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