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蛋白酶原Ⅱ光激发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7143 阅读:4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5:58
一种胃蛋白酶原Ⅱ光激发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属于光激发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领域。试剂盒的组成包括:白色不透明微孔板、包被有胃蛋白酶原Ⅱ单抗的发光微粒试剂、一套标准品、生物素化抗胃蛋白酶原Ⅱ单抗溶液和包被有链霉亲和素的感光微粒试剂。微量的胃蛋白酶原Ⅱ标准品或样品、包被有抗胃蛋白酶原Ⅱ一株高效价单抗的发光微粒和生物素化抗胃蛋白酶原Ⅱ的另一株单克隆抗体,在微孔板中避光反应,随后加入包被有链霉亲和素的感光微粒,孵育后检测。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放大效应和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以及光激化学发光原理,达到血清不需稀释直接反应检测、反应时间很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测量范围宽、操作简单,便于临床使用,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血清(血浆)中胃蛋白酶原II检测试剂盒,属于体外试剂诊断领域中血清(浆)抗原的光激发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用于实施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仪器或装置,属于光激发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技术介绍
胃蛋白酶原(简称PG)是反映胃部状态的功能性指针——胃蛋白酶无活性前体,胃蛋白酶原II (简称PG II)来源于全胃腺和远端十二指肠Brunner氏腺,胃粘膜合成的PGII约为总量的25%,PG II大部分进入消化道,少量进入血液循环,因此被称为“反映胃部状态和功能的指针”。其水平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胃粘膜和十二指肠状态和细胞数量的改变。国内外临床研究指出,PG II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生有关。测定PG II含量有助检测出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炎、胃癌等其他消化道疾病,供临床检测和体检筛查需求。在人群胃病筛查中,每个人做胃镜是不现实的,可通过非侵入性血清PG检测将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再进行胃镜检查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PG I /PG II比值是胃癌筛查的重要指标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胃蛋白酶原Ⅱ光激发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由白色不透明微孔板(1),包被有PGⅡ单抗的发光微粒(2),PGⅡ标准品一套(3),生物素化抗PGⅡ单抗溶液(4)和包被有链霉亲和素的感光微粒(5)组成;胃蛋白酶原Ⅱ标准品浓度范围0?50ng/m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艺黄飚张珏周彬王柯朱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无锡市江原实业技贸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