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摇电动助力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3298 阅读:3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20
手摇电动助力三轮车,它涉及交通工具领域。脚踏杆(1)与前叉(3)的外侧连接,电驱动前轮(2)设置在前叉(3)的下端之间,助力传感器(4)与轮盘(5)连接,手摇杆(6)与轮盘(5)的中心轴连接,车架(7)的前部下端与前叉(3)的上端连接,车架(7)的前部上端与轮盘(5)连接,车架(7)上设置有可前后调节座椅(8),前后调节座椅(8)的背部设置有电池(9),可伸缩调节杆(10)与可前后调节座椅(8)连接,车架(7)的后部连接两个可拆式后轮(11)。它能最大化的把电能转化成动能,同时整车的重量也比传统的车型轻了30%,还能实现高速转弯及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驶,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和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领域,具体涉及ー种手摇电动助力三轮车。技术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都不得不面对这ー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和相关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对清洁能源的使用也将更加广泛。但是目前市面上现有的三轮车或者电动助力车,基本都只具备单一功能,针对那些特定的消费群体则没有专用的车型,导致那些年老腿脚不便的和那些年轻喜好运动的残障人士他们的外出显得极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手摇电动助力三轮车,它能最大化的把电能转化成动能,其电能利用率比普通的助力系统提高30%,比纯电动的提高60%,同时整车的重量也比传统的车型轻了 30%,还能实现高速转弯及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驶。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脚踏杆1、电驱动前轮2、前叉3、助力传感器4、轮盘5、手摇杆6、车架7、可前后调节座椅8、电池9、可伸縮调节杆10和两个可拆式后轮11 ;脚踏杆1与前叉3的外侧连接,电驱动前轮2设置在前叉(3)的下端之间,助力传感器4与轮盘5连接,手摇杆6与轮盘(5)的中心轴连接,车架7的前部下端与前叉3的上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手摇电动助力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脚踏杆(1)、电驱动前轮(2)、前叉(3)、助力传感器(4)、轮盘(5)、手摇杆(6)、车架(7)、可前后调节座椅(8)、电池(9)、可伸缩调节杆(10)和两个可拆式后轮(11);脚踏杆(1)与前叉(3)的外侧连接,电驱动前轮(2)设置在前叉(3)的下端之间,助力传感器(4)与轮盘(5)连接,手摇杆(6)与轮盘(5)的中心轴连接,车架(7)的前部下端与前叉(3)的上端连接,车架(7)的前部上端与轮盘(5)连接,车架(7)上设置有可前后调节座椅(8),前后调节座椅(8)的背部设置有电池(9),可伸缩调节杆(10)与可前后调节座椅(8)连接,车架(7)的后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摇电动助力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脚踏杆(I)、电驱动前轮(2)、前叉(3)、助力传感器(4)、轮盘(5)、手摇杆¢)、车架(7)、可前后调节座椅(8)、电池(9)、可伸缩调节杆(10)和两个可拆式后轮(11);脚踏杆⑴与前叉(3)的外侧连接,电驱动前轮(2)设置在前叉(3)的下端之间,助力传感器(4)与轮盘(5)连接,手摇杆(6)与轮盘(5)的中心轴连接,车架(7)的前部下端与前叉(3)的 上端连接,车架(7)的前部上端与轮盘(5)连接,车架(7)上设置有可前后调节座椅(8),前后调节座椅(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金轮信德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