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电池的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1077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电池的自行车车架。包括前梁、下部横梁、座管、平叉和立叉,前梁的下端与下部横梁的前端固定连接,立叉的上端与座管的上部固定连接,平叉的前端与下部横梁的后端固定连接且在连接位置设有中轴套;其特征是:还包括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安装在前梁的型腔内并且采用设置在前梁上的锁止件进行锁定,在前梁的外壁上安装有与电池模组连接的充电接口,前梁的上端敞口并且采用螺钉安装有上端盖,下部横梁的前端敞口并且安装有前端盖,在前梁的内部、电池模组的上方以及下部横梁的内部具有容纳控制器的腔室。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强度高,避免电池模组出现磕碰和丢失等问题,提升电池模组和控制器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内置电池的自行车车架


技术介绍

1、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骑行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电动自行车的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较为笨重的、电池外露的车体结构形式逐渐被轻量化的车架结构所替代。对可充电电池模组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进行优化设计,是当前电动自行车轻量化、简约化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得益于电池模组的高密度、小型化发展成果,传统只能作外露式安装的电池模组,小型化之后具有向车架型材内部进行安装的可行性。

2、现有将电池模组与车架型材结合安装的方式通常是在车架型材上开槽,也就是通过去除型材的一部分以形成电池安装凹槽,将电池模组作与型材轮廓相适配的形状设计,并且在电池安装凹槽内设置锁具以锁止电池。此种结构设计存在如下缺陷:首先,在型材上开槽的设计会导致车架整体结构强度降低;其次,虽然电池模组与车架型材融合为了一体,然而属于外露式结构,外露的电池模组会出现磕碰、丢失等问题,同时防水能力也较差。

3、综上,需要开发设计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架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电池的自行车车架,包括前梁(7)、下部横梁(10)、座管(16)、平叉(14)和立叉(13),前梁(7)的下端与下部横梁(10)的前端固定连接,立叉(13)的上端与座管(16)的上部固定连接,平叉(14)的前端与下部横梁(10)的后端固定连接且在连接位置设有中轴套(12);其特征是:还包括电池模组(8),电池模组(8)安装在前梁(7)的型腔内并且采用设置在前梁(7)上的锁止件进行锁定,在前梁(7)的外壁上安装有与电池模组(8)连接的充电接口(5),前梁(7)的上端敞口并且采用螺钉安装有上端盖(3),下部横梁(10)的前端敞口并且安装有前端盖(9),在前梁(7)的内部、电池模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电池的自行车车架,包括前梁(7)、下部横梁(10)、座管(16)、平叉(14)和立叉(13),前梁(7)的下端与下部横梁(10)的前端固定连接,立叉(13)的上端与座管(16)的上部固定连接,平叉(14)的前端与下部横梁(10)的后端固定连接且在连接位置设有中轴套(12);其特征是:还包括电池模组(8),电池模组(8)安装在前梁(7)的型腔内并且采用设置在前梁(7)上的锁止件进行锁定,在前梁(7)的外壁上安装有与电池模组(8)连接的充电接口(5),前梁(7)的上端敞口并且采用螺钉安装有上端盖(3),下部横梁(10)的前端敞口并且安装有前端盖(9),在前梁(7)的内部、电池模组(8)的上方以及下部横梁(10)的内部具有容纳控制器(4)的腔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电池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是:在前梁(7)的内壁上设有多条轴向延伸的、同时作为型材加强筋的定位凸筋(17),电池模组(8)置入前梁(7)的型腔内时卡装在各定位凸筋(17)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电池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是:锁止件为上下两个锁止螺钉(6),在前梁(7)的前壁上设有上下两个锁止孔,在电池模组(8)的侧部设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连接凸棱(8-1)且在连接凸棱(8-1)上的相应位置设有上下两个螺纹孔,两个锁止螺钉(6)的内端分别位于两个螺纹孔内。

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明杨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金轮信德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