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特别是汽车转向节多向模锻精密锻造成形模具。
技术介绍
转向节是汽车上的关键零件,它既支持车体重量,又传递转向力矩和承受前轮刹车自动カ矩,因此对机械性能和外形结构要求严格,是汽车上的重要安全零件之一。在锻造SKl汽车转向节时,通常是采用立式锻造成形エ艺和卧式锻造成形エ艺。采用传统卧式转向节开式锻造成形エ艺时,锻件杆部金属容易沿法向流动,从而产生锻件外溢,外部产生毛刺的现象;法兰是整个锻件型腔最后充满的部位,也是最难充满的部位,为了保证法兰和杆部完全充满,预制坯设计时这些部位对应的坯料尺寸相对较大,造成预锻时杆部飞边以及杆部与法兰连接区域的飞边要比其他区域的大。因此,杆部和法·兰的材料利用率比较低,一般只有40%左右,而卧式转向节开式锻造的整体材料利用率一般在70%左右,而且在终锻成形后,需要对终锻件进行切边处理,费时费力,材料的利用率较低。多向模锻零件是ー种利用可分模具在压カ机一次行程的作用下锻出形状复杂、无毛边、无模锻斜度或小模锻斜度锻件的挤、锻相结合的综合エ艺。该锻造エ艺可弥补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高锻件的材料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金属填充能力強,锻件精度高,且材料利用率高的汽车转向节多向模锻精密锻造成形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汽车转向节多向模锻精密锻造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半凹模、置于上半凹模内的上模凸模镶块、下半凹模、左侧凸模镶块、右侧凸模镶块、模架以及在脱模时将终锻件顶出的顶杆组件;左侧凸模镶块和右侧凸模镶块均对称设置在分模面的左右两侧;上模凸模镶块的下端面与上半凹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转向节多向模锻精密锻造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半凹模(1)、置于上半凹模(1)内的上模凸模镶块(3)、下半凹模(2)、左侧凸模镶块(6)、右侧凸模镶块(10)、模架以及在脱模时将终锻件顶出的顶杆组件;左侧凸模镶块(6)和右侧凸模镶块(10)均对称设置在分模面的左右两侧;上模凸模镶块(3)的下端面与上半凹模(1)的型腔以及下半凹模(2)的型腔形成锻件的模膛(18),所述模膛(18)与预先设计好的汽车转向节热锻体形状和尺寸一致;所述模架包括位于上半凹模(1)上方并与上半凹模(1)固定连接的上模座(4)、位于下半凹模(2)下方并与下半凹模(2)固定连接的下模座(5)、与左侧凸模镶块(6)固定连接的左侧凸模滑块(7)以及与右侧凸模镶块(10)固定连接的右侧凸模滑块(11);所述上模座(4)用于带动上半凹模(1)或上模凸模镶块(3)上下滑动,所述左侧凸模滑块(7)用于左侧凸模镶块(6)左右滑动,所述右侧凸模滑块(11)块用于右侧凸模镶块(9)左右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转向节多向模锻精密锻造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半凹模(I)、置于上半凹模(I)内的上模凸模镶块(3)、下半凹模(2)、左侧凸模镶块(6)、右侧凸模镶块(10)、模架以及在脱模时将终锻件顶出的顶杆组件;左侧凸模镶块(6)和右侧凸模镶块(10)均对称设置在分模面的左右两侧; 上模凸模镶块(3)的下端面与上半凹模(I)的型腔以及下半凹模(2)的型腔形成锻件的模膛(18),所述模膛(18)与预先设计好的汽车转向节热锻体形状和尺寸一致; 所述模架包括位于上半凹模(I)上方并与上半凹模(I)固定连接的上模座(4)、位于下半凹模(2)下方并与下半凹模(2)固定连接的下模座(5)、与左侧凸模镶块(6)固定连接的左侧凸模滑块(7)以及与右侧凸模镶块(10)固定连接的右侧凸模滑块(11);所述上模座(4)用于带动上半凹模(I)或上模凸模镶块(3)上下滑动,所述左侧凸模滑块(7)用于左侧凸模镶块(6 )左右滑动,所述右侧凸模滑块(11)块用于右侧凸模镶块(9 )左右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转向节多向模锻精密锻造成形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半凹模(I)和下半凹模(2)的分模面均为阶梯状,且上半凹模(I)和下半凹模(2)均对应设有导向柱(17),在下半凹模(2)的分模面一端的中部设有供左侧凸模镶块(6)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槽(21)以及供右侧凸模镶块(10)水平方向运动的运动滑槽(22)。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车转向节多向模锻精密锻造成形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左侧凸模镶块(6)由外接倒锥凸台(61)和梯形活动杆(62)组成,梯形活动杆(62)的外形和尺寸与滑槽(21)—致;右侧凸模镶块(10)由外接凸块(101)和活动杆(102)组成,活动杆(102)的形状及尺寸与运动滑槽(22)—致。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车转向节多向模锻精密锻造成形模具,其特征是在外接倒锥凸台(61)和左侧凸模滑块(7)之间设有与外接倒锥凸台(61)和左侧凸模滑块(7)固定连接的左侧模板(8),在左侧模板(8)下端设有与外接倒锥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明,唐丽文,胡洋,张宝亮,宋小放,罗荣,胡治,曹敏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