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床,尤其是对车床的车刀架与小拖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的改良。现有的车床,其车刀架底板与小拖板均直接接触,且其接触面均呈水平状设置。故现有的车刀架只能依靠大、中、小拖板作前后或左右向平面调整,高低向的上下调整只能通过旋开压紧螺丝,在车刀下加垫垫板之类的烦琐力法来作有级调整。因此,存在着调整操作复杂,调整精度及平面度欠高等不足,从而直接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调整精度及平面度较高的带高低可调车刀架的车床。本技术的主体方案是在小拖板上设有调高斜体,且在车刀架底板的下方设有坡度相对应的补偿斜体。其中所述的调高斜体可直接与小拖板的顶平面设成一体,也可以是单独设置在小拖板上的金属斜板体;同样,所述的补偿斜体与车刀架底板也可一体或分体。为了提高斜体与补偿斜体之间的配合的摩擦力,在所述调高斜体及设于其上的补偿斜体上分别设有增摩面,且所述调高斜体的坡度为1∶5-1∶20。所述的增摩面可以是横向的线条或阶梯构成,也可以是磨砂面或一定粗糙度的斜毛面等。另外,在所述调高斜体的一侧设有刻度线,在补偿斜体的一侧设有相应的基准线;也可以在所述补偿斜体的一侧设有刻度线,调高斜体的一侧设有相应的基准线。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能根据工件加工的需要或车刀磨损等情况,不需要拆卸车刀等,仅通过调整调高斜体与补偿斜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即可达到高低精确调整的目的,而且可保证车刀架有足够的平面度,使车刀架在转换使用时,始终处于同一高度。从而使本技术的车床车削加工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较高,深受用户欢迎。附图说明图1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高低可调车刀架的车床,包含有车床架体和动力机以及设于其上的大拖板、中拖板、小拖板、车刀架,其特征是在小拖板(8)上设有调高斜体(1),且在车刀架底板(6)的下方设有坡度相对应的补偿斜体(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欢庆,沈杰,
申请(专利权)人:陈欢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