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苏民专利>正文

通用多轴成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88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通用多轴成组加工装置,主要是与导向轴滑动连接的主传动箱经主传动箱套筒与机床主轴套筒连接,主传动轴与机床主轴连接,并与经导轨均布在工作轴传动箱内的工作轴齿轮传动,工作轴经滚针及其保持架或滚针轴承和滑块连接,钻模机构置于工作轴传动箱下方的导向轴上,所以它能够有效地解决钻削加工中,多品种批量生产时,同组不同规格的成组加工问题,工作轴之间可小距离调整,通用性好,钻削用量大,生产效率可提高4-24倍。(*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钻削加工装置,特别是通用多轴成组加工装置。它适用于钻床或组合机床。目前,在机械领域的钻削加工行业中,进行多品种、批量生产的钻削加工装置大多数是板式结构,它操作复杂、通用性欠佳。而在1995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二卷中,曾公开了一种″偏心传动通用多轴头″结构的加工装置,它是在钻床主轴上连接有主动轴,主动轴通过与其连接的飞轮及与飞轮连接的轴和大号运动盘连接,大号运动盘上分布连接有小号运动盘,小号运动盘上设置有偏心轴,偏心轴通过经螺钉与其连接的回转体与工作轴连接。当钻床主轴旋转时,通过主动轴、飞轮及轴,使之号运动盘、小号运动盘作平面运动,并带动偏心轴、工作轴旋转进行孔加工。要加工新工件时,可将与工作轴连在一起的回转体绕偏心轴的下端旋转,直至工作轴调到所需的位置即可。这种结构的加工装置,虽然能通过其传动装置使钻床主轴的转动传到多个工作轴上;各工作轴能得到各自所需要的同速或不同速的转动,而且工作轴之间的距离可调整。但是,由于工作轴之间的距离不可能调得很小,故此通用性是有限的,很难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中,同组不同规格的成组加工;又由于工作轴的稳定性欠佳,不宜选用过大的钻削用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多轴成组加工装置。它能够有效地解决钻削加工行业中,进行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时,同组不同规格工件的成组加工问题,通用性较好,并且工作轴稳定性好,可选用较大的钻削用量,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其解决方案是主传动箱经其两侧的挂架与导向轴滑动连接,并通过其上方的主传动轴套筒与机床主轴套筒连接,一端与机床主轴连接的主传动轴和主传动箱轴承连接,主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主动齿轮,位于主传动箱下方并与其连接的工作轴传动箱内设置有均布的导轨,每一导轨上通过与其配合的滑块连接有工作轴,工作轴上有从动齿轮,它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滑块沿导轨的移动距离可调整,从而能对同组不同规格大小的工件进行成组加工;和导向轴连接的钻模机构位于工作轴传动箱的下方,于工作轴传动箱和钻模机构之间的导向轴上设置有弹性件,用以压紧加工工件。工作轴传动箱内均布的导轨,呈辐射状布置,并且均布的导轨为4-24根。再则,工作轴通过滚针及其保持架或滚针轴承与滑块连接。本技术主要是与导向轴滑动连接的主传动箱经主传动轴套筒与机床主轴套筒连接,而主传动轴与机床主轴连接,并与通过导轨均布在工作轴传动箱内的工作轴采用齿轮传动,工作轴经滚针及其保持架或滚针轴承和滑块连接,钻模机构连接在工作轴传动箱下方的导向轴上。所以它能够有效地解决钻削加工行业中,进行多品种,大、中、小批量生产时,同组不同规格工件的成组加工问题;而且可进行工作轴之间的小距离调整,通用性好;同时,能提高工作轴的稳定性,可选择较大的钻削用量,能提高生产效率4-24倍。它适用于钻床,组合机床,可进行钻、镗、扩、铰、锪、攻丝等机械加工,还可适用于自动线和半自动线的批量生产。本技术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通用多轴成组加工装置的半剖主视图。图2为A-A剖视图。图3为B-B剖视图。图4为C-C剖视图。图5为图3中的D-D剖面图。图6为实施例2,当进行单件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可去掉钻模装置,导向轴和挂架时的通用多轴成组加工装置的主视图。图7为图6中的E-E剖视图。实施,例1图1至图5中,主传动箱(3)为八边形柱体,它的上方分布有支撑板(28)及探视孔(24),和主传动箱(3)中部上方连为一体的主传动轴套筒(29)经螺栓(1)和钻床主轴套筒(31)连接,主传动箱(3)两侧有对称的挂架(5),它通过导套(21)和导向轴(26)滑动连接,工作轴传动箱(19)的形状由导轨的数量而定,现以八边形柱体为例,它通过均布的螺栓(6)连接在主传动箱(3)的下方,钻模机构经螺母(14)固定连接在导向轴(26)的下端。在导向轴(26)的上部有控制主传动箱(3)的行程环(22),于主传动箱(3)和钻模机构之间的导向轴(26)上有弹性件如弹簧(15)。上端与钻床主轴(30)连接的主传动轴(27)和主传动箱(3)轴承连接,下端连接有主动内齿轮(2)。在工作轴传动箱(19)的下方有排油口(20),工作轴传动箱内腔均布有成幅射状且与工作轴传动箱(19)连接的矩形导轨(7),现以8个矩形导轨(7)为例,每一矩形导轨(7)中有与其配合的矩形滑块(25),每一滑块(25)内有一工作轴(8),它通过滚针(23)及其保持架与矩形滑块(25)连接,矩形滑块(25)沿导轨(7)移动的距离可调整。在每一工作(8)的上端键连接有从动外齿轮(4),它与主动内齿轮(2)相啮合,下端连接有可装刀具的刀具套筒(10)。钻模机构由八棱柱体的钻模板架(13)及通过螺钉(12)固定在其上的钻模板(17),钻模板(17)上均布有与工作轴(8)相对应的8个钻模孔(11)构成。钻模机构通过定位块(16)定位固定。实施例2图6至图7中,两侧不带挂架的主传动箱(3)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工作轴传动箱(19)。上端与钻床主轴(30)连接的主传动轴(27),其下端通过轴承(35)及轴承座(36)和主传动箱(3)的底部连接,而与主传动轴(27)连接的主动齿轮(2)为外齿轮。工作轴(8)的上端通过滚针轴承(32),轴承座(33)和主传动箱(3)内腔连接,又通过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两滚针轴承(34)和矩形滑块(25)连接,根据加工需要不再设置导向轴及钻模机构,其它均同实施例1。它适用于单件,中、小批量生产时,成组加工孔距较大的大、中型工件。工作时,先调整好钻模板上的钻模孔(11)与工作轴(8)的相时位置,并由定位块(16)定位固定,再将加工工件置于钻模机构的下方。开机,主传动轴(27)在钻床主轴(30)的带动下,通过主动齿轮(2),从动齿轮(4)传动工作轴(S)转动,工作轴(8)及传动箱(3)、(19)随钻床主轴(30)向下进给运动,此时,被加工工件在导向轴(26)上的弹簧(15)、定位块(16)的压力作用下,始终处于压紧状态,工作轴(8)随钻床主轴(30)继续进给,即可钻削工件上的孔,钻削完毕,钻模机构随钻床主轴(30)上升,直至工作轴(8)脱离加工工件,完成一次加工。更换传动齿轮,调整工作轴之间的距离,即可加工同组不同规格的工件。若在工作轴(8)前端的钻具套筒(10)内配合不同的刀具,可进行镗、扩、铰、锪、攻丝等钻削加工。权利要求1.一种通用多轴成组加工装置,包括传动部分,其特征在于主传动箱(3)经其两侧的挂架(5)与导向轴(26)滑动连接,并通过其上方的主传动轴套筒(29)和机床主轴套筒(31)连接。一端与机床主轴(30)连接的主传动轴(27)和主传动箱(3)轴承连接,主传动轴(27)的另一端连接有主动齿轮(2),位于主传动箱(3)下方并与其连接的工作轴传动箱(19),其内设置有均布的导轨(7),每一导轨(7)上通过与其配合的滑块(25)连接有工作轴(8),工作轴(8)上有从动齿轮(4),它与主动齿轮(2)相啮合,钻模机构连接在工作轴传动箱(19)下方的导向轴(26)上,于工作轴传动箱(19)和钻模机构之间的导向轴(26)上有弹性件(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多轴成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多轴成组加工装置,包括传动部分,其特征在于主传动箱(3)经其两侧的挂架(5)与导向轴(26)滑动连接,并通过其上方的主传动轴套筒(29)和机床主轴套筒(31)连接。一端与机床主轴(30)连接的主传动轴(27)和主传动箱(3)轴承连接,主传动轴(27)的另一端连接有主动齿轮(2),位于主传动箱(3)下方并与其连接的工作轴传动箱(19),其内设置有均布的导轨(7),每一导轨(7)上通过与其配合的滑块(25)连接有工作轴(8),工作轴(8)上有从动齿轮(4),它与主动齿轮(2)相啮合,钻模机构连接在工作轴传动箱(19)下方的导向轴(26)上,于工作轴传动箱(19)和钻模机构之间的导向轴(26)上有弹性件(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苏民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张苏民张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