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孔聚合酶链式反应联排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456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96孔聚合酶链式反应联排管结构,其使得大量溶液时试管总体的占用空间小、取放方便。其包括矩形培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培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横向12孔、纵向8孔的深孔的矩形阵列,每个所述深孔的管口均外凸于所述上表面,所述矩形培养体的上表面的横向对应于最上一排横孔的上端对应标注有“1-12”的数字序号,所述矩形培养体的上表面的纵向对应于左侧一排纵孔的左侧对应标注有“A-H”字母序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培养装置的
,具体为96孔聚合酶链式反应联排管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聚合酶链式反应管,均为单管,由于单管的容量有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多个单管才能满足实验需求,由于单管单独放置,需要占用的空间大,且取放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96孔聚合酶链式反应联排管结构,其使得大量溶液时试管总体的占用空间小、取放方便。96孔聚合酶链式反应联排管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矩形培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培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横向12孔、纵向8孔的深孔的矩形阵列,每个所述深孔的管口均外凸于所述上表面,所述矩形培养体的上表面的横向对应于最上一排横孔的上端对应标注有“1-12”的数字序号,所述矩形培养体的上表面的纵向对应于左侧一排纵孔的左侧对应标注有“A-Η”字母序号。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后,当需要大量使用溶液进行操作时,选择该联排管结构,由于深孔的管口均外凸于上表面,其不易造成污染,且横向孔、纵向孔分别有数字序号、字母序号对应标记,定位方便,其使得大量溶液时试管总体的占用空间小、取放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结构示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96孔聚合酶链式反应联排管结构,其包括矩形培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培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横向12孔、纵向8孔的深孔的矩形阵列,每个所述深孔的管口均外凸于所述上表面,所述矩形培养体的上表面的横向对应于最上一排横孔的上端对应标注有“1?12”的数字序号,所述矩形培养体的上表面的纵向对应于左侧一排纵孔的左侧对应标注有“A?H”字母序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东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耐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