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吊臂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起重机。起重机吊臂支架包括:支架本体(210),包括用于与起重机的车架(300)连接的连接部(215);承载部(230),用于支承吊臂(100);缓冲装置(220),设置于支架本体(210)和承载部(230)之间以将承载部(230)承受的载荷传递至支架本体(210)。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起重机吊臂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起重机,通过在承载部和支架本体之间设置缓冲装置使支架整体上形成柔性结构,可以有效减小吊臂在下落和颠簸时对支架产生的冲击,因此,可以缓解起重机由于吊臂对支架产生冲击而引起的抖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起重机吊臂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如图I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起重机吊臂支架200’为由支架本体210’和承载部230’组成的刚性支架。支架200’固定于车架300上。现有起重机吊臂支架,存在如下缺陷起重机转场或不工作时,需要将吊臂100放下并固定起来。当吊臂100下落至支 架200’瞬间,由于吊臂100自身重量比较大,对支架200’产生很大的冲击,动载荷比较大,从而冲击车架300,引起起重机抖动。起重机在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不平易引起起重机颠簸,而支架200’为刚性支架,因此吊臂100也会随路面变化对支架200’产生冲击从而使起重机发生抖动。吊臂100发生抖动时,变幅油缸来不及进行微调,从而吊臂100的抖动对变幅油缸产生冲击,容易使变幅油缸产生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吊臂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起重机,可以缓解起重机由于吊臂对支架产生冲击而引起的抖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吊臂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包括用于与起重机的车架连接的连接部;承载部,用于支承吊臂;缓冲装置,设置于支架本体和承载部之间以将承载部承受的载荷传递至支架本体。进一步地,起重机吊臂支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吊臂两侧的承载部,每个承载部与支架本体之间设置一个缓冲装置。进一步地,承载部包括弹性支撑部件,弹性支撑部件具有与吊臂的相应部位外形一致的支承表面。进一步地,弹性支撑部件为尼龙衬板或橡胶衬板。进一步地,缓冲装置包括金属弹簧缓冲装置、橡胶弹簧缓冲装置或空气弹簧缓冲>J-U ρ α装直。进一步地,支架本体包括立柱,立柱具有空心部;缓冲装置包括金属弹簧缓冲装置,金属弹簧缓冲装置包括调节杆和弹簧,调节杆的顶端与承载部固定连接,调节杆的底端插入空心部,弹簧套设于调节杆上并位于空心部内,调节杆相对于立柱的纵向可移动地设置,弹簧在调节杆的驱动下伸缩。进一步地,弹簧包括套设于调节杆外的第一弹簧和套设于第一弹簧外的第二弹簧。进一步地,调节杆包括位于上部的大径部和位于下部的小径部,大径部和小径部之间形成阶梯面,弹簧套设于小径部并在阶梯面的驱动下伸缩。进一步地,金属弹簧缓冲装置还包括弹簧座,弹簧座设置于阶梯面和弹簧的上部端面之间。进一步地,立柱包括设置于立柱顶端的用于将弹簧座限位于空心部内的限位部,调节杆的大径部的侧面与限位部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支架本体还包括设置于立柱底部的横梁,横梁上具有通孔;调节杆的小径部下端包括螺纹段,金属弹簧缓冲装置还包括与螺纹段配合设置的螺母,螺纹段向下穿过通孔并在横梁的下方与螺母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车架、吊臂和固定于车架上以支撑吊臂的支架,其中,支架为前述的起重机吊臂支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机吊臂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起重机,通过在承载部和支架本体 之间设置缓冲装置使支架整体上形成柔性结构,可以有效减小吊臂在下落和颠簸时对支架产生的冲击,因此,可以缓解起重机由于吊臂对支架产生冲击而引起的抖动。进一步地,可以减少因吊臂抖动冲击变幅油缸而引起的变幅油缸泄漏现象。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现有技术的起重机吊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起重机吊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起重机吊臂支架200包括支架本体210、缓冲装置220和承载部230。支架本体210包括用于与起重机的车架连接的连接部215。承载部230用于支承吊臂100。缓冲装置220设置于支架本体210和承载部230之间以将承载部230承受的载荷传递至支架本体210。本实施例的起重机包括吊臂100、上述起重机吊臂支架200和车架300。支架200固定于车架300上以支撑吊臂100。以上起重机吊臂支架200及具有该支架200的起重机,通过在承载部230和支架本体210之间设置缓冲装置220使支架200整体上形成柔性结构,可以有效减小吊臂100在下落和颠簸时对支架200产生的冲击,因此,可以缓解起重机由于吊臂100对支架200产生冲击而引起的抖动。进一步地,可以减少因吊臂100抖动冲击变幅油缸而引起的变幅油缸泄漏现象。为了进一步减小吊臂100对支架200的冲击,承载部230包括弹性支撑部件232。弹性支撑部件232具有与吊臂100的相应部位外形一致的支承表面。具体地,承载部230包括刚性支撑部件231、弹性支撑部件232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刚性支撑部件231和弹性支撑部件232的螺栓233。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支撑部件232为尼龙衬板。弹性支撑部件232还可以是橡胶衬板等其它具有弹性支撑功能的装置。刚性支撑部件231与缓冲装置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缓冲装置可以包括金属弹簧缓冲装置、橡胶弹簧缓冲装置或空气弹簧缓冲装置。本实施例的缓冲装置具体地为金属弹簧缓冲装置220。支架本体210包括立柱213,立柱213具有空心部。具体地,立柱213为截面为U形的槽钢,空心部即为槽钢内部。立柱还可以设置为筒体结构,如方形筒或圆形筒等其它具有空心部的柱体。金属弹簧缓冲装置包括调节杆223和弹簧,调节杆223的顶端与承载部230的刚性支撑部件231固定连接,调节杆223的底端插入空心部,弹簧套设于调节杆223上并位于空心部内,调节杆223相对于立柱213的纵向可移动地设置,弹簧在调节杆223的驱动下伸缩。立柱213形成了弹簧运行的导轨。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弹簧包括套设于调节杆223外的第一弹簧226和套设于第一弹簧226外的第二弹簧225。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弹簧可以是单根弹簧或三根以 上弹簧,只要有足够的弹力承受足够大的载荷,满足缓解吊臂100对支架200的冲击即可。调节杆223包括位于上部的大径部和位于下部的小径部,大径部和小径部之间形成阶梯面,第一弹簧226外的第二弹簧225套设于小径部并在阶梯面的驱动下伸缩。优选地,金属弹簧缓冲装置还包括弹簧座224,弹簧座224设置于阶梯面和第一弹簧226外的第二弹簧225的上部端面之间。为了对调节杆223的运动进行导向以及对弹簧座224进行限位,立柱213还包括设置于立柱213顶端的用于将弹簧座224限位于空心部内的限位部213A,调节杆223的大径部的侧表面与限位部213A滑动配合。支架本体210包括两根支撑柱211,每根支撑柱211底部设置连接法兰作为连接部215,连接法兰通过螺栓243、螺母245以及垫片246与车架300连接。支架本体210还包括设置于两根支撑柱211顶部并位于立柱213底部的横梁212,横梁212上具有通孔。调节杆223的小径部下端包括螺纹段,螺纹段穿过通孔并在横梁212的下方与金属弹簧缓冲装置220的螺母227配合连接。通过调节杆223下端的螺纹段和与螺纹段配合的螺母227可以对第一弹簧226和第二弹簧225进行预紧和调节,同时螺母2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吊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210),包括用于与所述起重机的车架(300)连接的连接部(215);承载部(230),用于支承所述吊臂(100);缓冲装置(220),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210)和所述承载部(230)之间以将所述承载部(230)承受的载荷传递至所述支架本体(2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满楼,粟宗顺,徐运海,李庆,刘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