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臂装置及具有其的起重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00311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臂装置及具有其的起重机,其中,吊臂装置包括第一节臂、第二节臂以及第三节臂,第三节臂套设在第二节臂上,第二节臂套设在第一节臂上,第一节臂的末端具有连接部;滑轮部,滑轮部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沿第二节臂的轴线方向顺次设置在第二节臂上;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设置在第三节臂上,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滑轮、连接部以及第一滑轮后设置在第三节臂上,第二节臂从第三节臂内伸出时,第二节臂通过滑轮部和钢丝绳配合以带动第一节臂从第二节臂内伸出。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吊臂装置布置不紧凑、侧向挠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臂装置及具有其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目前,吊臂装置是起重机上最关键的部件之一,是实现吊载重物的承载机构。其中,吊臂为适应不同高度和作业需要,可以通过伸缩系统实现吊臂的伸缩。目前五节臂及其以下的起重机,伸缩系统基本都是伸缩油缸加伸缩钢丝绳的结构形式。以三节臂为例,伸臂绳的一端固定在前端臂的尾部,伸臂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二节臂前端的伸臂滑轮固定在第三节臂的尾部。由于伸臂绳受力较大,伸臂滑轮上设置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滑轮槽,伸臂绳顺次盘绕在两个滑轮槽上。在进行吊臂伸展时,通过伸缩油缸推动第二节臂向前运动,第二节臂向前运动的同时通过伸臂绳带动前端臂移动,使得第二节臂从第三节臂内伸出的同时,前端臂从第二节臂内伸出。现有技术的吊臂装置,伸臂滑轮上设置有两个滑轮槽,使得滑轮的厚度增大,进而使得两节臂间的间隙增大,如此设置不但使得吊臂装置的布置不紧凑,而且增加了相邻节臂之间的侧向挠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吊臂装置及具有其的起重机,以解决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装置包括:第一节臂(11)、第二节臂(12)以及第三节臂(13),所述第三节臂(13)套设在所述第二节臂(12)上,所述第二节臂(12)套设在所述第一节臂(11)上,所述第一节臂(11)的末端具有连接部(11a);滑轮部,所述滑轮部包括第一滑轮(21)和第二滑轮(22),所述第一滑轮(21)和所述第二滑轮(22)沿所述第二节臂(12)的轴线方向顺次设置在所述第二节臂(12)上;钢丝绳(30),所述钢丝绳(3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节臂(13)上,所述钢丝绳(30)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二滑轮(22)、所述连接部(11a)以及所述第一滑轮(21)后设置在所述第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装置包括:
第一节臂(11)、第二节臂(12)以及第三节臂(13),所述第三节臂(13)套设在
所述第二节臂(12)上,所述第二节臂(12)套设在所述第一节臂(11)上,所述第一
节臂(11)的末端具有连接部(11a);
滑轮部,所述滑轮部包括第一滑轮(21)和第二滑轮(22),所述第一滑轮(21)和
所述第二滑轮(22)沿所述第二节臂(12)的轴线方向顺次设置在所述第二节臂(12)
上;
钢丝绳(30),所述钢丝绳(3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节臂(13)上,所述钢丝绳
(30)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二滑轮(22)、所述连接部(11a)以及所述第一滑轮(21)
后设置在所述第三节臂(13)上,所述第二节臂(12)从所述第三节臂(13)内伸出时,
所述第二节臂(12)通过所述滑轮部和钢丝绳(30)配合以带动所述第一节臂(11)从
所述第二节臂(12)内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装置还包括:
安装部(40),所述第一滑轮(21)和所述第二滑轮(22)分别通过所述安装部(40)
安装在所述第二节臂(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40)包括:
柱体(41),设置在所述第二节臂(12)上,所述滑轮部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柱体(41)
上;
限位部(42),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耀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