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367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该塔式起重机包括塔身、设置在塔身顶部的回转机构、以及设置于回转机构上的上部结构,上部结构包括塔机起重臂、塔顶撑架和平衡臂,其特征在于,塔机起重臂包括起重臂架,起重臂架包括臂根部和臂尖部,臂根部的截面为四边形,臂尖部的截面为三角形,臂根部固定连接在回转机构上,臂尖部的臂尖部下弦杆与臂根部的臂根部下弦杆可转动连接,臂尖部的臂尖部上弦杆与臂根部的臂根部上弦杆断开,臂根部通过第一拉杆连接至塔顶撑架,臂尖部通过第二拉杆连接至塔顶撑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塔式起重机,能够显著增强塔机起重臂的侧向承载能力,增强塔机起重臂的稳定性,减小塔式起重机的上部结构,降低塔式起重机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起重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对于有塔头水平臂的塔式起重机来说,大多采用双起重臂 拉杆,对于短臂或小型塔机少数采用单拉杆,起重臂截面采用单一形状,即采用三角形或四边形。采取上述方案,对于起重臂长度较短的塔式起重机来说,是最佳方案,但对于起重臂长度很长,尤其长度超过80米的塔式起重机来说,采用双拉杆,两吊点间距变大,从而减弱臂架在垂直平面内的承载能力。在国外塔式起重机生产厂家中,为了取得更大的有效工作幅度,增大起重臂结构截面尺寸以增强侧身承载能力,但与起重力矩相同的短臂长塔机相比较,其上部结构尺寸偏大,成本较高,而且加工和运输困难,而且目前国外起重臂最大长度也只能达到100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能够显著增强塔机起重臂的侧向承载能力,增强塔机起重臂的稳定性,减小塔式起重机的上部结构,降低塔式起重机的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包括塔身、设置在塔身顶部的回转机构、以及设置于回转机构上的上部结构,上部结构包括塔机起重臂、塔顶撑架和平衡臂,塔机起重臂包括起重臂架,起重臂架包括臂根部和臂尖部,臂根部的截面为四边形,臂尖部的截面为三角形,臂根部固定连接在回转机构上,臂尖部的臂尖部下弦杆与臂根部的臂根部下弦杆可转动连接,臂尖部的臂尖部上弦杆与臂根部的臂根部上弦杆断开,臂根部通过第一拉杆连接至塔顶撑架,臂尖部通过第二拉杆连接至塔顶撑架。进一步地,臂根部与臂尖部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拉杆撑架安装座,塔机起重臂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拉杆撑架安装座上的拉杆撑架,拉杆撑架支撑在第二拉杆的中部,并将第二拉杆的中部向上撑起。进一步地,第二拉杆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第一端连接在回转机构上,第一连接段的第二端连接在拉杆撑架的自由端,第二连接段的第一端连接在拉杆撑架的自由端上,第二连接段的第二端连接在臂尖部上。进一步地,臂尖部包括第二吊点和第三吊点,第二吊点设置在臂尖部的靠近臂根部的第一端,第三吊点设置在臂尖部的第二端,第二吊点和第三吊点均设置在臂尖部上弦杆上,第二连接段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段的其中之一连接至第二吊点,另一个第二连接段连接至第三吊点。进一步地,臂根部上靠近臂尖部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一吊点,两个第一吊点对应设置在两个臂根部上弦杆上,第一拉杆有两个,两个第一拉杆与两个第一吊点一一对应连接。进一步地,臂根部与回转机构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临时安装拉杆,临时安装拉杆的第一端连接在臂根部上弦杆上。进一步地,临时安装拉杆与臂根部上弦杆之间为销轴连接,临时安装拉杆和/或臂根部上弦杆上的销轴安装孔为腰形孔。进一步地,塔式起重机还包括托绳装置,托绳装置沿塔机起重臂的长度方向可运动地挂设在塔机起重臂的下方,塔式起重机的吊绳搭设在托绳装置上。进一步地,托绳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的两个相对端的导向部,导向部的第一端设置有导向机构,至少一个导向部的第二端与支架之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位于支架第一端的导向机构向支架的第二端延伸,位于支架第二端的导向机构向支架的第一端延伸,且两个导向机构相对设置,吊绳搭设在支架上。进一步地,导向部包括与支架连接的竖杆和固定设置在竖杆的第一端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竖杆的第一端的滚轮,滚轮位于两个导向部所形成的导向空间内,且位于支架两端的滚轮相对设置,导向部通过滚轮可运动地设置在塔机起重臂上。·进一步地,导向部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竖杆上的侧导向轮,侧导向轮位于竖杆的与设置滚轮一侧相邻的两侧,且侧导向轮延伸至导向空间,侧导向轮与塔机起重臂的外侧壁相抵接。进一步地,支架上设置有托轮,托轮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托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板上,位于托轮两端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板之间形成限位空间,吊绳设置在托轮上。进一步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系绳机构,系绳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架上的螺杆安装座,螺杆安装座上固定设置有沿导向部的导向方向延伸的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反向设置,且连接杆上具有用于系绳的折弯部。进一步地,螺杆安装座上设置有螺纹孔,连接杆为螺纹连接杆,螺纹连接杆与螺杆安装座之间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托绳装置上还固定设置有销轴连接座,销轴连接座上设置有销轴连接孔,托绳装置通过销轴可选择地与起重臂架的臂根部连接。进一步地,塔机起重臂上可移动地设置有小车,托绳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托绳装置和第二托绳装置,第一托绳装置和第二托绳装置分别设置在小车的两端,两个托绳装置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限定两个托绳装置之间的间距。进一步地,小车包括主小车和副小车,托绳装置还包括第三托绳装置,第一托绳装置、副小车、第三托绳装置、主小车和第二托绳装置沿臂根部到臂尖部的方向依次设置在起重臂架上,第一托绳装置、第二托绳装置和第三托绳装置之间可选择地通过连接件连接。进一步地,起重臂架上设置有多个滑轮,连接件为第一防坠绳,第一托绳装置、第二托绳装置和第三托绳装置通过绕设在滑轮上的第二防坠绳和连接在托绳装置之间的第一防坠绳形成环形传动连接结构。进一步地,连接件为刚性连接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塔式起重机包括塔身、设置在塔身顶部的回转机构、以及设置于回转机构上的上部结构,上部结构包括塔机起重臂、塔顶撑架和平衡臂,其特征在于,塔机起重臂包括起重臂架,起重臂架包括臂根部和臂尖部,臂根部的截面为四边形,臂尖部的截面为三角形,臂根部固定连接在回转机构上,臂尖部的臂尖部下弦杆与臂根部的臂根部下弦杆可转动连接,臂尖部的臂尖部上弦杆与臂根部的臂根部上弦杆断开,臂根部通过第一拉杆连接至塔顶撑架,臂尖部通过第二拉杆连接至塔顶撑架。通过采用变截面的起重臂架结构,可以有效改善起重臂架的侧向承载能力,增加最大有效工作幅度。通过使臂尖部与臂根部铰接的连接方式,使得臂尖部的安装和调整更加方便,进一步保证采用较长变幅的起重臂架后臂架的平衡度。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塔式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塔式起重机的塔机起重臂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塔机起重臂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塔机起重臂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塔机起重臂的臂根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塔机起重臂的臂尖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塔式起重机的塔机起重臂拉杆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图I的实施例的塔式起重机的A向视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塔式起重机的拉杆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根据图7的实施例的塔机起重臂拉杆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塔式起重机的托绳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根据图11的实施例的塔式起重机的托绳装置添加销轴连接座后的俯视结构不意图;图13示出了根据图11的实施例的塔式起重机的托绳装置添加销轴连接座后的左视结构不意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托绳装置与单小车配合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托绳装置与双小车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塔式起重机,包括塔身(10)、设置在所述塔身(10)顶部的回转机构(20)、以及设置于所述回转机构(20)上的上部结构(30),所述上部结构(30)包括塔机起重臂(33)、塔顶撑架(32)和平衡臂(3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机起重臂(33)包括起重臂架,所述起重臂架包括臂根部(331)和臂尖部(332),所述臂根部(331)的截面为四边形,所述臂尖部(332)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臂根部(331)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机构(20)上,所述臂尖部(332)的臂尖部下弦杆(3322)与所述臂根部(331)的臂根部下弦杆(3312)可转动连接,所述臂尖部(332)的臂尖部上弦杆(3321)与所述臂根部(331)的臂根部上弦杆(3311)断开,所述臂根部(331)通过第一拉杆(42)连接至所述塔顶撑架(32),所述臂尖部(332)通过第二拉杆(43)连接至所述塔顶撑架(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云华李桂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