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臂支架及具有其的起重机。该吊臂支架与起重机的车架相连接,用于支撑起重机的吊臂,吊臂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具有用于支撑吊臂的支撑端和与车架可转动地相连接的连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起重机的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吊臂支架,吊臂支架为前述的吊臂支架。本申请的支架本体的连接端可转动地与车架相连接,支架本体可随连接端的转动而转动。起重机的支架本体在非工作时可以转动至存放状态的位置,起重机的支架本体在工作时可以转动至工作状态的位置,这样能让出空间给其他活动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吊臂支架能够旋转,适应性能较强且空间利用率高,尤其适用于大型和超大型起重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重型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臂支架及具有其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吊臂支架在起重机上起到支撑吊臂的作用。目前应用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吊臂支架均以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车架上,这种吊臂支架的缺点如下I、吊臂支架无法翻转,不适用于大型和超大型起重机;2、固定的吊臂支架对空间的利用率不高,无法让出空间给其他活动部件。如某些起重机上车回转时,配重等部件回转半径不够大;3、在多工况起重机上模块化组合时影响其他模块的布置。如在某种工况下,吊臂支架处需放置其他模块;4、未支撑吊臂时,竖起的吊臂支架会显得过于突兀,影响整车的外形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旋转的吊臂支架及具有其的起重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吊臂支架,与起重机的车架相连接,用于支撑起重机的吊臂,吊臂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具有用于支撑吊臂的支撑端和与车架可转动地相连接的连接端。进一步地,支架本体具有水平的第一位置和竖直的第二位置。进一步地,还包括支座体,直接或者间接地设置在车架上,支架本体的连接端与支座体可转动地相连接。进一步地,支架本体的连接端具有支架安装孔,支架本体通过支架安装孔与支座体相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件,固定设置在支架本体的连接端,并可随支架本体转动。进一步地,支架本体具有被锁止地竖直的第二位置。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锁止孔,设置在支座体上;第二锁止孔,设置在定位件上;其中,第一锁止孔与第二锁止孔具有同轴设置并使支架本体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一相对位置;第一锁止孔与第二锁止孔具有错开设置并使支架本体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二相对位置。进一步地,定位件为双耳板,包括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相对设置在支架本体的连接端的两侧。进一步地,支架本体的连接端具有支架安装孔,支架本体通过支架安装孔与车架相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伸缩件,伸缩件的第一端与支架本体可转动地相连接,伸缩件的第二端与车架可转动地相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伸缩件,伸缩件的第一端与支架本体可转动地相连接,伸缩件的第二端与支座体可转动地相连接。进一步地,伸缩件为伸缩液压油缸。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架,设置在车架上,支撑架具有在支架本体的第一位置上对其进行支撑的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起重机的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吊臂支架,吊臂支架为前述的吊臂支架。根据本技术的吊臂支架及具有其的起重机,吊臂支架的支架本体的连接端可转动地与车架相连接,支架本体可以随着连接端的转动而转动。起重机的支架本体在非工作时可以转动至存放状态的位置,起重机的支架本体在工作时可以转动至工作状态的位置,这样能让出空间给其他活动部件。本技术提供的吊臂支架能够旋转,适应性能较强且空间利用率高,尤其适用于大型和超大型起重机。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本技术的吊臂支架在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吊臂支架在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一种与起重机的车架10相连接吊臂支架,该吊臂支架用于支撑起重机的吊臂60。吊臂支架包括支架本体20,支架本体20具有支撑端和连接端,分别位于支架本体20的两端。其中,支撑端用于支撑吊臂60,连接端与车架10可转动地相连接。该吊臂支架的支架本体20的连接端可转动地与车架10相连接,支架本体20可以随着连接端的转动而转动。起重机的支架本体20在非工作时可以转动至存放状态的位置,起重机的支架本体20在工作时可以转动至工作状态的位置,这样能让出空间给其他活动部件。本技术提供的吊臂支架能够旋转,适应性能较强且空间利用率高,尤其适用于大型和超大型起重机。结合参见图I和图2,连接端的转动带动支架本体20的转动,使得支架本体20具有水平的第一位置和竖直的第二位置。支架本体20具有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时,支架本体20不竖直放置,而是旋转至水平的第一位置;工作状态时,支架本体20不再水平放置,而是旋转至竖直的第二位置。当然,工作状态的支架本体20可以是大致水平,非工作状态的支架本体20可以是大致竖直。本实施例中的起重机工作时支架本体20旋转到竖直的第二位置以支撑吊臂60。起重机不工作时支架本体20旋转到原位即位于水平的第一位置,这样能让出空间给其他活动部件。参见图1,吊臂支架还包括支座体30,支座体30直接或者间接地设置在车架10上,支架本体20的连接端与支座体30可转动地相连接,支架本体20通过支座体30与车架10相连接。优选地,支座体30固定设置在车架10上,固定设置可以是直接或间接,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焊接,铆接或螺栓等方式连接。吊臂支架的支架本体20的连接端具有支架安装孔23,支架本体20通过支架安装孔23与车架10相连接。优选地,支架本体20通过支架安装孔23与设置在车架10上的支座体30相连接,支架本体20通过安装孔23相对于支座体30转动。吊臂支架还包括定位件21,固定设置在支架本体20的连接端,并可随支架本体20转动。其中,固定设置可以为焊接的形式。支架本体20具有被锁止地竖直的第二位置。支架本体20在竖直的第二位置被锁·止后,稳定性更强,工作位置也更精准。参见图2,吊臂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支座体30上的第一锁止孔31和设置在定位件21上的第二锁止孔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止孔31与第二锁止孔22具有同轴设置并使支架本体20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一相对位置,即当第一锁止孔31与第二锁止孔22的轴线重合的时候,支架本体20位于竖直位置;另一种情况,第一锁止孔31与第二锁止孔22具有错开设置并使支架本体20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二相对位置,即当第一锁止孔31与第二锁止孔22错开的时候,支架本体20并不在竖直设置的位置上,支架本体20可以处于不支撑吊臂的非工作状态的水平位置。其中,第一锁止孔31和第二锁止孔22用插入件的插入来进行锁止。锁止结构可以采用孔销结构,插入件可以选用销钉。优选地,定位件21为双耳板,包括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相对设置在支架本体20的连接端的两侧。双耳板的设计,使得吊臂支架转动更灵活,吊臂支架与支座体30的连接更牢固且不易晃动、稳定性更好。具体地,定位件21为双耳板,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相对设置在支架本体20的连接端的两侧。具有双耳板的支架本体20设置在支座体30的中部,该支架本体20可围绕支座体30旋转至水平的第一位置和竖直的第二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吊臂上也可以不设置定位件21,而是在吊臂上直接设置第二锁止孔22,与设置在车架10或者支座体30上的第一锁止孔31配合的将支架本体20锁止在竖直的第二位置。吊臂支架还包括伸缩件40。伸缩件40的第一端与支架本体20可转动地相连接,伸缩件40的第二端与车架10可转动地相连接。优选地,伸缩件40的第二端与设置在车架10上的支座体30可转动地相连接。伸缩件40的伸长或缩短,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臂支架,与起重机的车架(10)相连接,用于支撑起重机的吊臂(60),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支架包括:支架本体(20),所述支架本体(20)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吊臂(60)的支撑端和与所述车架(10)可转动地相连接的连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涛,蒋浩中,刘学俭,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