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的吊具定位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获取当前臂架的长度、角度及目标位置;以吊具定位手动开关未触发为条件,根据所述长度、角度确定当前位置,并根据当前位置及目标位置输出调节臂架变幅油缸和伸缩油缸工作状态的控制信号,以控制设置于臂架端部的所述吊具位移定位于所述目标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自动实现吊具定位控制,有效提高操作可靠性、准确性及作业效率,并大大降低操作强度。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吊具定位控制系统和应用该系统的集装箱正面吊运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正面吊运机及其吊具定位控制方法、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机场、港口等吊运规模也越来越大,对于吊运设置的需求逐渐呈专业化的趋势变化。特别是,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广泛应用,对于中小港口,铁路中专站和公路中专站的集装箱装卸及堆垛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国际标准集装箱专门设计的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的专业性能可有效适应集装箱的运输要求。与叉车相比,它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稳定性好,轮压较底,堆码层数高,堆厂利用率高等优点。现有的集装箱正面吊运机主要由工程机械底盘,伸缩臂架,集装箱 吊具等三部分组成,其中,伸缩臂架通过伸缩油缸调节臂架长度,通过变幅油缸调节工作幅度,其集装箱吊具有旋转机构,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集装箱的姿态。实际作业中,需要驾驶员同时协调臂架的变幅与伸缩动作,使吊具在变幅油缸和伸缩油缸的轴线所确定的平面内做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运动,以便将集装箱垂直升降和水平移动到预定位置。然而,由于正面吊变幅和伸缩两个油缸共用一个主油路,在相同的控制电流控制相同的比例阀开度下,因负载存在显著的差异导致进入油缸的流量差别较大,人工协调变幅和伸缩动作难以实现精确的垂直升降和水平移动动作,由此需要人工间断地完成垂直起升,需多次操作。显然,这种操作可靠性、准确性较低的方式直接影响作业效率,同时使得操作者的工作强度较大。有鉴于此,亟待另辟蹊径针对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的操作控制进行优化设计,在确保操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操作者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的吊具定位控制方法,以自动实现吊具定位控制,可有效提高操作可靠性、准确性及作业效率,并大大降低操作强度。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吊具定位控制系统和应用该系统的集装箱正面吊运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的吊具定位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获取当前臂架的长度、角度及目标位置;以吊具定位手动开关未触发为条件,根据所述长度、角度确定当前位置,并根据当前位置及目标位置输出调节臂架变幅油缸和伸缩油缸工作状态的控制信号,以控制设置于臂架端部的所述吊具位移定位于所述目标位置。优选地,所述控制信号分别输出至调整所述变幅油缸和伸缩油缸的进液量的第一电磁比例阀和第二电磁比例阀。优选地,所述吊具位移定位包括竖直位移模式和水平位移模式,并配置成在竖直位移模式,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同步输出的第一变幅控制信号和第一伸缩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变幅控制信号根据查询预设的电信号和高度的第一关系表获得,并输出相应的电信号至第一电磁比例阀,所述第一伸缩控制信号输出至第二电磁比例阀;在水平位移模式,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同步输出的第二伸缩控制信号和第二变幅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二伸缩控制信号根据查询预设的电信号和幅度的第二关系表获得,并输出相应的电信号至第二电磁比例阀,所述第二变幅控制信号输出至第一电磁比例阀。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控制信号根据下述公式获得I1=Icpl Δ Rfkdl ( Δ Ri-Δ R(H))+kn Σ Δ Ri ;式中,Λ Ri —当前采样时刻的位置与目标位置的幅度差;AR(i_D_上一次采样时刻的位置与目标位置的幅度差;·Σ Δ Ri—当如米样时刻和过去时刻的所有幅度差累积之和;kpl—比例增益;kdl—微分增益;kn—积分增益;其中,所述第二变幅控制信号根据下述公式获得 I2=kp2 Δ Hfkd2 ( Δ Hi- Δ Η(η) ) +ki2 Σ Δ Hi ;式中,AHi-当前采样时刻的位置与目标位置的高度差;AH^1)-上一次采样时刻的位置与目标位置的高度差;Σ Λ Hi—为当前时刻和过去时刻的所有高度差累积之和;kp2—比例增益;kd2—微分增益;ki2—积分增益。优选地,相邻两个采样时刻的间隔时间为Ims 100ms。优选地,以实际幅度与目标幅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幅度阈值为条件,所述第一伸缩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二电磁比例阀;以实际高度与目标高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高度阈值为条件,所述第二变幅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电磁比例阀。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磁比例阀和所述第二电磁比例阀均为双向控制阀,相应的所述控制信号输出至双向控制阀的一个控制端。优选地,所述吊具位移定位包括竖直位移模式和水平位移模式,并配置成在竖直位移模式下,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同步输出的第一变幅控制信号和第一伸缩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变幅控制信号为输出至第一电磁比例阀的恒定电信号,所述第一伸缩控制信号实时根据目标长度和当前长度输出至第二电磁比例阀;在水平位移模式,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同步输出的第二伸缩控制信号和第二变幅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二伸缩控制信号为输出至第二电磁比例阀的恒定电信号,所述第二变幅控制信号实时根据目标角度和当前角度输出至第一电磁比例阀。优选地,还获取所述变幅油缸的两腔压力,根据预设的所述变幅油缸的两腔压力、当前臂架长度和角度的载荷关系表,并以当前负载大于第一预设载荷阈值为条件,输出报警信号。优选地,以当前负载大于第二预设载荷阈值为条件,输出限制继续增加载荷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二预设载荷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载荷阈值。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的吊具定位控制系统,包括信号采集装置和控制器;所述信号采集装置用于获取当前臂架长度、角度及目标位置;所述控制器用于以吊具定位手动开关未触发为条件,根据所述长度、角度确定当前位置,并根据当前位置及目标位置输出调节臂架变幅油缸和伸缩油缸工作状态的控制信号,以控制设置于臂架端部的所述吊具位移定位于所述目标位置。优选地,所述变幅油缸和伸缩油缸的进液量分别由第一电磁比例阀和第二电磁比例阀控制,所述控制信号分别输出至所述第一电磁比例阀和第二电磁比例阀。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单元、比较判断单元和输出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设的电信号和高度的第一关系表和电信号和幅度的第二关系表;所述比较判断单元配置成在竖直位移模式同步获得第一变幅控制信号和第一伸缩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变幅控制信号为根据高度查询所述第一关系表获得的输出至第一电磁比例阀的电信号,所述第一伸缩控制信号为输出至第二电磁比例阀的电信号;在水平位移模式同步获 得第二伸缩控制信号和第二变幅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二伸缩控制信号为根据幅度查询所述第二关系表获得的输出至第二电磁比例阀的电信号,所述第二变幅控制信号为输出至第一电磁比例阀的电信号;所述输出单元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优选地,所述比较判断单元根据存储于所述存储单元的下述公式获得所述第一伸缩控制信号I1=V Δ Ri+kdl ( Δ Ri-Δ R^1) )+knX ARi ;式中,ARi —当前采样时刻的位置与目标位置的幅度差;Δ R(i_D_上一次采样时刻的位置与目标位置的幅度差;Σ Δ Ri—当如米样时刻和过去时刻的所有幅度差累积之和;kpl—比例增益;kdl—微分增益;kn—积分增益;所述比较判断单元根据存储于所述存储单元的下述公式获得所述第二变幅控制信号I2=kp2 Δ H^kd2 ( Δ Hi- Δ Ηα_1}) +ki2 Σ AHi ;式中,AHi-当前采样时刻的位置与目标位置的高度差;AH^1)-上一次采样时刻的位置与目标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集装箱正面吊运机的吊具定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获取当前臂架的长度、角度及目标位置;以吊具定位手动开关未触发为条件,根据所述长度、角度确定当前位置,并根据当前位置及目标位置输出调节臂架变幅油缸和伸缩油缸工作状态的控制信号,以控制设置于臂架端部的所述吊具位移定位于所述目标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荣,李彬,张付义,张盛楠,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