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跃华专利>正文

一种拓孔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147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拓孔钻头。它包括钻杆,钻杆的头部设有切削头,钻杆上还设有深度限位环,钻杆在深度限位环与切削头之间还设有作拓孔支点用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孔壁的接触面为球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拓孔成本低廉,拓孔操作轻松自如。深度限位环的下端与钻杆圆弧过渡不仅可避免深度限位环与钻杆之间的应力集中,而且也使拓孔操作更加轻松自如。(*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拓孔钻头。对于无膨胀压力式锚固,在其钻孔的底部必须具有侧凹,即达到钻孔深度后,控制钻头绕一个规定的旋转点环状旋转,对钻孔底部进行锥形扩削以形成侧凹。目前并无专用于拓孔用的钻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拓孔成本低廉的拓孔钻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钻杆,钻杆的头部设有切削头,钻杆上还设有深度限位环,钻杆在深度限位环与切削头之间还设有作拓孔支点用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孔壁的接触面为球面。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同时,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环形凸起的下端与钻杆圆弧过渡。所述的环形凸起的两端与钻杆圆弧过渡。所述深度限位环的下端与钻杆圆弧过渡。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不必设置普通钻头所必备的排屑槽,结构简单造价低,并且拓孔用工具仅需普通电钻即可,因此拓孔成本低廉,环形凸起与孔壁的接触面为球面可使拓孔操作轻松自如;深度限位环的下端与钻杆圆弧过渡不仅可避免深度限位环与钻杆之间的应力集中,而且也使拓孔操作更加轻松自如。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环形凸起形状的示意图。图3为环形凸起形状的示意图。图4为环形凸起形状的示意图。参照附图1。本技术包括钻杆1,钻杆的头部设有切削头2,钻杆上还设有深度限位环3,钻杆在深度限位环与切削头之间还设有作拓孔支点用的环形凸起4,环形凸起与孔壁的接触面为球面5。深度限位环3的下端与钻杆1圆弧过渡。图1中的环形凸起的两端可与钻杆圆弧过渡,如图2所示。环形凸起的形状也可如图3,呈倒置的截头球冠。图3中的环形凸起的下端可与钻杆圆弧过渡,如图4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拓孔钻头,包括钻杆,其特征在于钻杆的头部设有切削头,钻杆上还设有深度限位环,钻杆在深度限位环与切削头之间还设有作拓孔支点用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孔壁的接触面为球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拓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凸起的下端与钻杆圆弧过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拓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凸起的两端与钻杆圆弧过渡。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拓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限位环的下端与钻杆圆弧过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拓孔钻头。它包括钻杆,钻杆的头部设有切削头,钻杆上还设有深度限位环,钻杆在深度限位环与切削头之间还设有作拓孔支点用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孔壁的接触面为球面。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拓孔成本低廉,拓孔操作轻松自如。深度限位环的下端与钻杆圆弧过渡不仅可避免深度限位环与钻杆之间的应力集中,而且也使拓孔操作更加轻松自如。文档编号B23B51/08GK2405683SQ0020294公开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25日专利技术者徐跃华 申请人:徐跃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拓孔钻头,包括钻杆,其特征在于钻杆的头部设有切削头,钻杆上还设有深度限位环,钻杆在深度限位环与切削头之间还设有作拓孔支点用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孔壁的接触面为球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跃华
申请(专利权)人:徐跃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