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87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提供一个可给予工具足够切削力和轴和夹紧力的卡盘装置,相互啮合的凹/凸部形成于一工具上的相邻(或邻接用)端部上和形成于当所述工具装在所述卡盘装置上时与所述工具的相邻端部进入接触的一接触部上,并且由相向面对的凹/凸部端面和壁所限定的夹角被设置成锐角。(*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个夹持工具的卡盘装置。在日本已通过检查的应用型Hei 3—29056号出版物中提出了一种加在工具上呈现一强切削力的技术(下文中称之为先有技术)。在先有技术中,相互啮合的半圆柱形凹部和凸部形成于工具上的相邻端部上和与工具的该相邻端部进入接触的卡盘装置本体上的接触部位上(其中相互面对的半圆柱形凹部和凸部的竖直表面各自与其端面垂直)。凹部与凸部的凹凸式啮合保证了对一旋转扭矩的良好传输,从而呈现出一强切削力。然而,先有技术会遇到有下述突出的未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可以确定先有技术虽能保证可很好地把一旋转扭矩传送至工具,并展现出一强切削力,但有一未解决的突出问题,即增大在轴向上夹紧工具的夹紧力问题。具体地说ⅰ,在附图说明图1和2中,在利用一工具(钻头31)钻一通孔32的情况下,由于当钻头31贯穿一所要加工的工件33时会产生一迫使钻头31与一卡盘装置34脱开的力,因而就存在忧虑钻头31会从卡盘装置31中脱出。参考图1和2上述观点将被详细描述。钻头31由两个钻齿组成,其钻齿的轨迹在运转过程中呈螺旋线。图2示出了由贯穿侧观察到的钻头31穿过工件32时的瞬间。由于钻头31的切削齿部位31以螺旋方式旋转运动,图2中阴影部分未被切削。然而,由于钻头31的切削齿部分31’上的所有尖端均已穿过工件,所以由钻头31的侧壁部分31”用来切削图2中的阴影部分。由于钻头31的侧壁部分31”具有一扭角,在对阴影部分的加工过程中,由于扭角的作用会产生一拉钻头本身的张力。ⅱ,存在一种忧虑,即当利用钻头钻完深孔从深孔中拉出钻头时,由于磨擦力作用钻头会从卡盘装置上被拉脱开。ⅲ,在一种钻头装置中,钻头被夹持住情况下卡盘装置作沿轴向的振动,此时传给钻头一冲击力而使钻孔形成;或在另一种钻头装置中,即通过利用气锤撞击由卡爪件夹持的钻头相邻端部从而形成孔,(此两种类型的钻头装置在下文称作冲击钻装置),由于在钻头上沿轴向施加了一作用力(力朝向钻头尖端),就会产生钻头被拉脱的忧虑。特别是在夹紧钻头的卡爪件和工具间有明显摩擦力条件下,这种现象就会很显著。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在工具上展现一强切削力又能沿工具轴向展现有良好夹紧力的卡盘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情况,提供了一利用可伸缩卡爪件夹持住一工具上相邻部分的卡盘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互啮合的凹凸部形成于工具上的相邻端部和形成于当所述工具装在所述卡盘装置上时与工具的该相邻端部相接触的一接触部上,并且由相互面对的凹/凸部上的端面和升壁所限定出的夹角被设置成锐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相向布置的升壁之间的间隔按预定间距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情况,提供一利用可伸缩卡爪件夹持住一工具上相邻部分的卡盘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互啮合的凹/凸部形成于工具上的相邻端部和形成于当所述工具装在所述卡盘装置上时与工具的该相邻端部相接触的一接触部上,并且由相互面对的凹/凸部上的端面和升壁所限定出的夹角被设置成近似直角,并且在升壁上形成一凸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提供了一利用可伸缩卡爪件夹持住一工具上相邻部分的卡盘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互啮合的凹/凸部形成于工具上的相邻端部和形成于当所述工具装在所述卡盘装置上时与工具的该相邻端部相接触的一接触部上,并且由相向面对的凹/凸部的升壁之间的间距按预定间隔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凹/凸部的硬度可能不同。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情况,由于工具和与工具接触的接触部的凹/凸部相互啮合,卡盘装置本体的旋转扭矩可被完全地传送到工具上。同样,因为由相向面对的凹/凸部端面和升壁所限定出的夹角被设置成锐角,当卡盘装置旋转时,由于工具和接触部间的接触面压力会引起弹性和塑性形变,工具和接触部被保持在紧固状态以给工具提供一良好的轴向紧固力,顺便说一下,由工具和接触部所限定出的两个夹角均被设置成锐角(见图6)的情况下,上述形变就会减小。然而,与夹角呈直角时相比,可能会呈现出有紧固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情况,由于工具和与工具接触的接触部的凹/凸部相互啮合,卡盘装置本体的旋转扭矩可被很好地传送到工具上。同样,在升壁上形成有一凸部,当卡盘装置旋转时,由于凸部和与凸部相向面对的升壁间的接触面压力会造成塑性和弹性形变,并且工具和接触部被保持在紧固状态以给工具提供一良好轴向紧固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情况,由于工具和与工具接触的接触部的凹/凸部相互啮合,卡盘装置本体的旋转扭矩可被很好地传送到工具上。同样,由于凹/凸部的升壁间的距离被设置成预定间距L,举例来说,当卡盘装置本身旋转并且与工具接触的接触部也旋转时,接触部(图6用Y表示)才于工具上相邻端部进入接触,工具和接触部间的接触面压力会造成塑性和弹性形变(咬合),并且工具和接触部被保持在紧固状态以给工具提供一良好的轴向紧固力。此种情况下如果凹/凸部的硬度不同,即屈服点或抗拉强度有明显差异,上述形变也就很明显,并且夹紧状态也会保持得很好。在以下附图中图1是描述一先有技术的局部横截面图;图2是描述这先有技术的底视图;图3示出按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局部横截面图。图4示出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放大的局部横截面图。图5示出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放大的局部横截面图。图6示出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放大的局部横截面图。图7示出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放大的局部横截面图。图8示出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放大的局部横截面图。图9示出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放大的局部横截面图。图10示出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放大的局部横截面图。图11示出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放大的局部横截面图。图12示出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放大的局部横截面图。图13示出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放大的局部横截面图。图14示出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放大的局部横截面图。图15是图14中沿箭头所指线剖取放大的横截面图。图16是图14中沿箭头所指线剖取的另一放大的横截面图。图17是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描述图。图18是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描述图。现结合实例并参阅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图3示出一安装在轻便型电钻装置4的旋转轴4a顶端的卡盘装置了,其中三个卡爪件2沿径向布置在本体5中,一螺母套6旋转地设置于本体5中,以及螺母套6上的一阴螺纹部分6a与每个卡爪件2的阳螺纹部分2a相互间螺纹啮合。一旋转轴筒7固定于螺母套6上,以及一固定于本体5相邻端部处的扣紧套筒8设置于本体5的基部。阴螺纹安装孔9在本体5的基部形成,耦合(联轴)件(压挤(sciew)固定于阴螺纹安装孔上,该耦合件上形成一半圆形凸部3a和一半圆形凹部3b(从图3耦合件N的下方看)。在图3所示的情况耦合件N是压装在阴螺纹安装孔9内,然而,耦合件N用来安装于阴螺纹孔9内的紧固措施也可以是任何其他方式。例如,并不总是必须采用耦合件N与卡盘本体3分开的分离构件的形式,而可以与卡盘本体3本身做成一体,其上形式一形状与耦合件N相同的耦合部位,或者直接在电钻主轴的顶端形成合适的凹部和凸部。再说,结合由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第ⅲ项内容考虑到在以上提到的冲击钻装置的情况下,可能提供一种沿轴向滑动式不旋转的耦合件N。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工具1是一根钻头。有多种使工具1与耦合件N结合的措施就,具体措施将在以下进行说明。在图4中,在工具1的相邻端部、形成一大致半圆柱形的凹部1b和一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利用可伸缩卡爪件夹紧一工具上相邻部位的一卡盘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互啮合的凹/凸部形成于一工具上的相邻端部上和形成于当所述工具安装在所述卡盘装置上时与所述工具的相邻端部进入接触的一接触部上,并且由所述相向面对的凹/凸部的端面与(上)升壁所限定出的夹角被设置成锐角。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卷章
申请(专利权)人:优开洼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