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刀柄和可拆卸的镶齿刀身的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871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金属加工,特别是用于开槽和切割的刀具,它包括承装切割镶齿的刀身部(2)和可拆卸地连接到该刀身部上的刀柄(1),从而该刀身部和刀柄上具有彼此相配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 刀身部的连接部包括一楔形槽(13),而刀柄的连接部包括一插入所述楔形槽(13)的楔形部(18);该楔形部(18)包括一可移动楔块(20),利用该可移动楔块可改变楔形部(18)的宽度,以便使楔形部与楔形槽(13)的连接成为无间隙连接。(*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槽和切割用金属切削刀具。该刀具包括承装切割镶齿的刀身部和可拆卸地连接其上的刀柄(或称刀杆)。刀身部和刀柄上都有相互配合的连接部。已知有若干开槽和切割用刀具,它们都包括刀柄以及以合适方式连接其上的具有切割刃的刀身部。因此,SE—B—417066公开了一种刀具,它包括装有切割镶齿的刀身部,该刀身部用螺钉紧固在刀柄的一侧。该螺钉插入一笔直伸展在刀身部上的凹座中,然后它旋入刀柄上的一螺纹孔中。为了获得良好的定位和良好的稳定性,刀身部的一侧面上还有一楔形部,用来插入刀柄上相应的楔形凹槽中。但这种结构在加工韧性或中等韧性材料时的稳定性并不符合要求。因此,楔形部和楔表槽的加工精度必须很高,而且仍会出现一定松动,特别是经长时间使用后。EP—A—300544叙述了一种刀具,其中,刀柄相邻两边都有一突起部,用来夹住并稳定装有切割镶齿的刀身部。这种结构的尺寸容差也必须很小,因此需要精磨。尽管如此,经一段时间使用后仍容易出现游隙。这一游隙主要由于主要发生在下部楔形件前部的变形所致,因为下部楔形件同时受径向力和切向力的作用。此外,这种结构削弱了刀身部的连接部,因为刀柄紧扣刀身部的两边而必须比刀身部宽。由于这些原因,这一结构无法用来开出较大的凹槽或作深度较深的切割。我们的瑞典专利申请9102263—4也涉及开槽和切割用刀具,它包括一装有切割镶齿的连接体和一可拆卸地连接其上的刀柄。该连接体包括装有切割镶齿的刀身部和与该第一部分垂直的第二突起部。刀身部和第二突起部4都有用来把连接体固定到刀柄上的螺纹孔。这种互相垂直的双重连接在分别钻制连接体和刀柄中的螺纹孔时也必须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而且经较长时间使用后连接体与刀柄之间仍会渐渐出现一定量的间隙。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构造一开槽和切割用刀具,其中,刀柄与可拆卸地连接其上的刀身部之间的间隙减至最小,甚或完全消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使刀柄与刀身之间的连接稳定而无间隙,但无需比方说用精磨获得很高的尺寸精度。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提供一种刀具,其刀身与刀柄间的连接稳定而无间隙,但生产成本尽可能低。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刀具,其刀身与刀柄之间有一连接部,该连接部的各接靠面的相对尺寸与作用到这些面上的力的大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刀具,其刀身部和刀柄之间的连接部允许有一长的外伸部分,并维持最佳加工条件。这些和其它目的由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限定的特征的刀具来实现。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例示性而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刀柄的立体图,包括一螺钉和一楔形件;图2为本专利技术刀身部的主体图;图3为图1和图2所示刀柄与刀身部装配在一起的主体图;图4表示大体与图1刀柄相同的刀柄立体图,其中连接部与刀柄纵轴线平行;图5表示连接部与刀柄纵轴线垂直的刀柄;图6为图4所示刀柄的端面图;图7为沿图4中VII—VII线剖取的剖面图;以及图8和图9表示切割镶齿在刀身部上的两种连接方法。在各附图中,刀柄一般用1表示,刀身部用2表示。刀身部的前端3装有开槽和切割用切割镶齿4。按照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切剖镶齿4固定在前端3的前顶角的凹座5中,从而所需夹紧力由材料固有的弹性提供。当然,也可使用其它固定结构,如图8和图9所示。因此,按照图8,所需的夹紧力由螺钉夹紧装置提供。该装置包括一上部夹紧臂6,它由刀身部4的一切口7形成。旋紧一向下穿过该切口而旋入切口下方刀身部中的夹紧螺钉8,即可带动夹紧臂6。切割镶齿所需夹紧力也可由图9所示铰链式夹紧装置提供,其详情可参考作为本文参考资料的我们的欧洲专利申请EP—A—491669。按照这一结构,供切割镶齿嵌入的凹座与一切口10之间的部分9作为上部12的铰链。夹紧螺钉11旋入在上部12中并抵靠切口10的下表面。向下转动螺钉11,上部12就会摆动而紧抵切割镶齿4。由此从铰链9到夹紧螺钉11的距离大于从铰链9到紧抵切割镶齿的接靠面的距离,因此根据杠杆原理,夹紧螺钉造成的夹紧力会增大。刀身部的对切割位置而言的后部由连接部构成。为了确保获得足够的稳定性并容纳楔形槽13,刀身部的这一部分的厚度做成比前部3厚。楔形槽13下方表面上有一凹座。因此,该楔形槽中形成一下部接靠面29,该接靠面29比上部接靠面30窄。此外还形成一支撑面15,它在切割镶齿加工工件时作为径向力的接靠面。此外,刀身部的连接部中有三个光孔16a—16b和16c,供三个连接螺钉插入。每一个孔的一部分可做成更大直径,以便连接螺钉的头部沉入其中,此外有一穿孔17供一钥匙穿过,以便旋动双头螺钉或差动螺钉28。请参看图4,刀柄前部的两垂直侧面之一用作连接部。该连接部包括一可插入刀身部楔形槽13中的楔形部18。为了确保获得良好的楔形尺度,该楔形部的高度与上部宽度的关系应为2∶1左右。从前方看去,有一起自该楔形部下表面的凹座19用来装入一可移动楔块20。凹座19有一螺纹孔21,而楔块20有一螺纹孔22,用双头螺钉28即可把楔块20连接到凹座19上。双头螺钉28有两个各与孔21与22相配的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部。因此比方说,螺纹部23和楔块上的孔22为左旋螺纹,而螺纹部24和孔21为右旋螺纹。该楔块的弧形外表面应与凹座19的弧形面大致对应。在该楔块因转动双头螺钉而沿该双头螺钉纵轴线移动时,为了确保该楔块与该凹座的表面之间始终紧密接靠,该楔块和该凹座的接靠面应与双头螺钉的轴线大致平行并互相保持紧密的滑动接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利用螺纹中的游隙。从图1中可看到,楔块20和凹座19具有弧形接靠面。这有两个优点一方面,刀身部作用在该楔块表面B上的压力可沿着该弧形抵靠面均匀分布;另一方面,若楔形槽13的上下抵靠面不完全平行,可围绕双头螺钉28的轴线稍稍转动楔块20而进行微小矫正。但是,需要时,楔块20和凹座19也可制成为其它基本的几何形状。因此,图4示出方形的楔块和凹座。如上所述,转动双头螺钉28,即可使可移动楔块20沿双头螺钉28的纵轴线移动。例如,若双头螺钉旋入孔21中一段距离δ,则楔块20在同一方向上移动2δ。若螺钉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则该楔块的下表面B垂直移动一距离28sina。实际上,这一垂直位移可达约1/2mm。这是以消除任何可能出现在楔形槽13与楔形部18之间的切向松动。这一在刀柄上可调节的楔高hx无论在刀具的制造方面,还是在刀具在切割加工中的使用方面,都有若干优点。因此,比方说,可以较大容差制造具有预定宽度的楔形部18和楔形槽13;请参看图6中的h。这转而又可省却费钱的研磨加工。此外,该刀具未必要对刀具部和刀柄部作硬化处理。由于楔形部上表面A全部受抵靠,这表面可承受很大载荷,这就可以减短连接部或连接区而使其结构紧凑。此外,在刀柄上而非在刀身上用可移动楔块补偿可能出现的间隙更为经济,因为刀具若损坏无需更换刀柄,而刀具损坏往往只是刀身损坏。 熟悉本
的人士都知道,开槽和切割时作用在连接部上的径向力、轴向力和切向力的大小是不同的。这一点尽管众所周知,但在现有技术中,连接部中用来吸收这些不同分力的不同接靠面,并不与这些不同的载荷相适合。对比之下,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这一见解并以极其简单的方式使刀柄和刀身上的有关各接靠面的尺寸与作用在其上的各种力相适合。在图4和图5中,各承力表面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海德伦德
申请(专利权)人:桑德维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