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拉法制备单晶硅所使用的坩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5468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拉法制备单晶硅所使用的坩埚,包括由底部与侧壁组成的坩埚本体,所述的坩埚为分段式坩埚结构,坩埚本体根据材料的不同自上到下至少分成两段,包括上层的碳-碳复合结构的侧壁和下层的石墨结构的底部,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导热孔;所述的导热孔直径为5~20mm,导热孔边界之间的距离根据不同的孔密度为10~50mm;所述侧壁上均匀分布所述导热孔的区域为距离侧壁上沿2~6cm,向下垂直方向的宽度为16~25cm,该区域侧壁的内表面平行于坩埚的中心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坩埚具有导热性好,温度控制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装料量大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坩埚,尤其是一种直拉法制备单晶硅所使用的坩埚
技术介绍
当前制备单晶硅主要由两种技术,根据晶体生长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区熔单晶硅和直拉单晶硅。直拉单晶硅主要应用于微电子集成电路和太阳能电池方面,是单晶硅的主体。直拉法是运用熔体的冷凝结晶驱动原理,在固液界面处,藉由熔体温度下降,将产生由液体转换成固态的相变化。为了生长质量合格(硅单晶电阻率、氧含量及氧浓度分布、碳含量、金属杂质含量、缺陷等)的单晶硅棒,在采用直拉法生长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首先是根据技术要求,选择使用合适的单晶生长设备,其次是要掌握一整套单晶硅的制备工艺、技术,包括(1)单晶硅系统内的热场设计,确保晶体生长有合理稳定的温度梯度;(2)单晶硅生长I系统内的氩气气体系统设计;(3)单晶硅挟持技术系统的设计;(4)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的连续加料系统的设计;(5)单晶硅制备工艺的过程控制。热的传输靠三种主要模式,亦即辐射、对流及热传导。由于晶体的生长是在高温下进行,所以这三种模式都存在于系统中。在直拉法里,熔体是藉由石墨加热器的辐射热而被加热,而熔体内部的热传导则是主要靠着对流,晶棒内部的热传输主要靠着传导。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拉法制备单晶硅所使用的坩埚,包括由底部与侧壁组成的坩埚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坩埚为分段式坩埚结构,坩埚本体自上到下至少分成两段,包括上层的碳?碳复合结构的侧壁和下层的石墨结构的底部,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导热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俭李德建陈昌林陈锐陈剑春付雁清薛东李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杰姆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