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端成型机
,特别涉及全自动管端成型机。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的管端成型机,在管端成型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上、下料,且管端成型过程中每次只能单工位成形。由于人为操作危险性大,随意性大,上、下料耗费大量时间,产品一致性和量产都比较差,这样就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管端成型机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管端成型机,从上料到出料做到同步进行,且以往需要几步完成管端成型的工件在一次管端成型过程中便可完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管端成型机,该管端成型机包括上料口、移料器、夹紧机构、管端成型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的移料器上设有锁定工件的圆棒、保持与夹紧机构的相邻两个钳口距离相匹配的水平前后移动部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夹紧机构上设有夹紧装置和来回往复的返回部件,管端成型机构上设有管端成型装置,夹紧机构和管端成型机构位于上料口和出料机构之间。所述的管端成型机构上设有与取工件、移料、出料无限循环进行的工作循环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为本技术产品,从上料到出料可做到同步进行,以往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管端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该管端成型机包括上料口(1)、移料器(2)、夹紧机构(3)、管端成型机构(4)和出料机构(5),所述的移料器(2)上设有锁定工件的圆棒、保持与夹紧机构(3)的相邻两个钳口距离相匹配的水平前后移动部件、上、下升降的升降机构,夹紧机构(3)上设有夹紧装置和来回往复的返回部件,管端成型机构上设有管端成型装置,夹紧机构(3)和管端成型机构(4)位于上料口(1)和出料机构(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恒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恒利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