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圆角整形装置及其整形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64916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圆角整形装置,包括通过预压力的部件的支撑而悬浮在工作台上压边圈,位于压边圈上部的凹模和限制器;压边圈和凹模心部有通孔;所述压边圈上端面设置有安放冲压工件的凹槽环;所述凸模套接于压边圈的通孔内;所述限制器套接在凹模的通孔内,并通过螺拴联于上模板,凹模上端面与上模板、压机滑块固联,凹模底面与其通孔结合处设置有向下凸起的阻力环;凹模、限制器与凸模、压边圈之间的结合面形成整形型腔。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和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通过凹模阻力环的作用,使整形变形时流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的冲压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冲压加工的金属产品的小圆角整形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 及一种上述产品的小圆角整形方法。
技术介绍
冲压加工是机械制造工艺中常见的加工方法。如图I、图2所示的工件的加工即采用冲压加工工艺制造。其生产工序涉及到落料、冲孔、翻边、拉深等。在冲压加工的翻边(翻折)工序中,一般圆孔翻边时凸台竖边与凸缘(凸台)上下端平面所形成的下(上)外圆角半径大于下(上)内圆角半径加上冲压件的厚度t。在一些配合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生产中,需要圆角半径越小越好,下(上)内圆角通过模具可以控制到需要的小圆角半径,但由于冲压件板材厚度的限制,翻边后的下(上)外圆角半径仍然达不到要求。为了满足上述小圆角半径的要求,通常可以通过提高材料的延伸性、设计具有较小圆角的模具或通过采用锻造和挤压等后续的整形工艺来实现,但这两种工艺对于要求使用板材冲压成形的零件来获得小圆角都是不适合的。第一种方法材料由于延展性较高,抗拉强度下降,刚度又达不到工艺要求,影响工件的使用寿命。第二种方法,通过模具对圆角处挤压拉伸进行整形,但工件在拉伸变形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凸缘底面直径尺寸的变化,又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圆角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凸模、压边圈,位于压边圈上部的凹模和限制器;压边圈和凹模心部有通孔;所述压边圈上端面设置有安放冲压工件的凹槽环,所述凸模套接于压边圈的通孔内;所述限制器套接在凹模的通孔内,凹模上端面与压机滑块固联,凹模底面与其通孔结合处设置有向下凸起的阻力环;凹模、限制器与凸模、压边圈之间的结合面形成整形型腔;工作台下部还设置有可伸缩的提供预压力的部件,一端固连在压边圈上的支撑杆,其另一端穿过工作台与预压力部件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波周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