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精轧机前侧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2253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精轧机前侧导板。该侧导板由锁紧块1、工作块2和支撑块3组成。锁紧块1和工作块2以梯形面5结合,防止夹钢或堆钢;梯形面5的底与水平方向成α角度布置,α为10°~15°,梯形面5的底与腰成β角度布置,β为130°~140°。支撑块3用来支撑工作块2,缓解高速运动的带钢带来的冲击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侧导板的结构设计及改进,使得侧导板出现磨损后只需要对工作块2进行更换,无需更换整个导板;同时,还可通过对工作块2进行热处理,使其耐磨性增加,提高精轧机前侧导板的使用寿命。与传统侧导板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侧导板使用寿命短,拆卸和更换不方便等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轧机侧导板,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精轧机前侧导板
技术介绍
在热轧过程中,由于精轧机前侧导板设计不合理,故在高速运行的带钢通过时,高温带钢边部与精轧机前侧导板不断发生摩擦,导致精轧机前侧导板发生固定范围的磨损或结瘤。精轧机前侧导板属于易消耗品,一个星期至少需更换两次,更换比较频繁。传统的侧导板更换方法是将一整块精轧机前侧导板拆卸。由于精轧机前的侧导板重量大,检修人员必须在吊车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这样不仅耗时耗力,增加了成本,而且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侧导板寿命较长且便于拆卸更换的新型精轧机前侧导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新型精轧机前侧导板,该侧导板由锁紧块I、工作块2和支撑块3组成。进一步讲,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侧导板的结构设计及改进,将侧导板分成三个部分,由于高速运行带钢与精轧机前侧导板磨损区域主要在工作块2上,当侧导板出现磨损后只需要对工作块2进行更换。锁紧块I和工作块2以梯形面5结合,梯形面的底与水平方向成α角度布置,α为10° 15°,梯形面5的底与腰成β角度布置,β为130° 140°。通过上述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精轧机前侧导板,其特征在于,该侧导板由锁紧块(1)、工作块(2)和支撑块(3)组成,锁紧块(1)和工作块(2)以梯形面(5)结合,梯形面(5)的底与水平方向成α角度布置,α为10°~15°,梯形面(5)的底与腰成β角度布置,β为130°~140°,支撑块(3)用来支撑工作块(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林丁波熊文涛丁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