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吡唑啉酮热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技术介绍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是一种化合物或混合物受热时颜色发生变化,而冷却或降低到原始温度时颜色也随之复原的智能材料,具有颜色记忆功能,可反复使用,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热致变色材料在早期主要用于示温涂料、测温器等,到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纺织、日用装饰、军事、防伪标记、信息储存、生物传感器、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并且已经开发出了相应的部分产品。但目前这些材料仍不能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需要开 发出种类多样的,颜色丰富的、热敏性高的、变色温度较为多样的热致变色材料。因此,新的热致变色材料的合成仍是人们不断追逐的对象。材料在固态下具有性能是材料广泛应用的基础,本专利技术所合成的吡唑啉酮类化合物在固态下显示出可逆的热致变色性能,满足了人们对材料的基本要求,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热致变色材料。目前我们课题组所合成的吡唑啉酮类化合物多为光致变色化合物或不具有光致变色的化合物,种类性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材料多样性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所合成的具有热致变色性能的吡唑啉酮类化合物填补了这一空白,也丰富了这一体系。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吡唑啉酮热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采用液相合成法,将1,3?二苯基?4?(3,5?二硝基苯亚甲基)?5?吡唑啉酮和苯基氨基脲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和几滴冰醋酸,在80?℃油浴中搅拌回流约2?h;当该反应体系析出固体时,再搅拌回流一段时间,抽滤,干燥,得到黄色的1,3?二苯基?4?(3,5?二硝基苯亚甲基)?5?吡唑啉酮缩苯基氨基脲(DP3,5NO2BP?PSC)。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