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及其风力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4605 阅读:5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及其风力把,具有用于同前叉配合的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包括分别用于同前叉和风力把本体配合的前叉套筒和风力把套筒,且前叉套筒和风力把套筒的轴线相互垂直,前叉套筒和风力把套筒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摩托车风力把,通过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将前叉套筒和风力把套筒铰接,使得风力把本体与前叉可以相对转动,实现可以根据每位车主不同的坐姿自己调节风力把本体的高低,从而更加满足骑士们的多项选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了上述摩托车风力把的摩托车,具有较高的舒适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及其风力把
技术介绍
摩托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由于其轻便灵活,行驶迅速的特点,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前叉是摩托车的导向机构,把车架与前轮有机的连接起来,而摩托车的车把就安装在前叉的顶部。摩托车的车把与前叉直接连接的部分是风力把,现有的风力把与前叉之间是通过·连接套筒固定的,无法进行高度的调节,对于不同身材的驾驶者来说很不方便,导致不当的骑乘姿势,不仅给使用者带来烦恼,有的时候还会引起视线的遮挡或者误操作,从而产生安全隐患,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因此,如何改进摩托车风力把的结构,能够方便不同的驾驶者来调整风力把的高低,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及其风力把,能够方便不同的驾驶者来调整风力把的高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风力把,具有用于同前叉配合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包括分别用于同所述前叉和风力把本体配合的前叉套筒和风力把套筒,且所述前叉套筒和所述风力把套筒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前叉套筒和所述风力把套筒铰接。优选的,所述前叉套筒和所述风力把套筒上相应的部分分别开设有滑槽,并通过螺丝连接。优选的,所述螺丝具体为内六角螺丝。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筒内设置有弧形定位槽,以及与所述弧形定位槽配合的定位钢珠,用于对所述前叉套筒和所述风力把套筒进行定位。优选的,所述弧形定位槽具体为均布的六个,所述定位钢珠具体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筒上设置有高度调节标示。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标示具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前叉套筒上的三个高度标示物,以及设置在风力把套筒上用于指向所述高度标示物的箭头指向物。一种摩托车,包括风力把,所述风力把为上述的摩托车风力把。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摩托车风力把,通过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将前叉套筒和风力把套筒铰接,使得风力把本体与前叉可以相对转动,实现可以根据每位车主不同的坐姿自己调节风力把本体的高低,从而更加满足骑士们的多项选择。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了上述摩托车风力把的摩托车,具有较高的舒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风力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风力把在I档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风力把在2档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风力把在3档时的示意图。其中,I为风力把本体,2为前叉套筒,3为风力把套筒,4为螺丝。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及其风力把,能够方便不同的驾驶者来调整风力把的闻低。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I和图2,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风力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后视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风力把,具有用于同前叉配合的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包括分别用于同前叉和风力把本体I配合的前叉套筒2和风力把套筒3,且前叉套筒2和风力把套筒3的轴线相互垂直,其核心改进点在于,前叉套筒2和风力把套筒3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风力把,通过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将前叉套筒2和风力把套筒3铰接,使得风力把本体I与前叉可以相对转动,实现可以根据每位车主不同的坐姿自己调节风力把本体I的高低,从而更加满足骑士们的多项选择,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性,具有较高的舒适度。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前叉套筒2和风力把套筒3上相应的部分分别开设有滑槽,并通过螺丝4连接,以实现在不同位置的锁紧,每个车主根据不同要求,自己调节高度。作为优选,螺丝4具体为内六角螺丝,该技术通过内六角螺丝的松紧摆动把手,调节风力把本体I的高低。当然,在此只是给出了一个实施例,锁紧件并不仅仅局限于内六角螺丝,还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螺丝,或者销钉来进行锁紧。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风力把,连接套筒内设置有弧形定位槽,以及与弧形定位槽配合的定位钢珠,用于对前叉套筒2和风力把套筒3进行定位。通过拉动风力把本体1,来带动定位钢珠在多个弧形定位槽之间滚动,从而实现在指定高度定位的目的。作为优选,弧形定位槽具体为均布的六个,定位钢珠具体为相对设置的两个。这样一来,就实现了 1-3档的调节范围,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当摩托车风力把的档位在I档时车主将处在卧姿状态,2档为正常骑车状态,3档为立姿状态,从而满足了不同骑乘姿势的需求。当然,这些档位的设置方式并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比如驾驶者的不同身材或者具体路况,来设置不同的档位,以及进行相应的微调,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风力把,连接套筒上设置有高度调节标示。在本实施例中,高度调节标示具体包括设置在前叉套筒2上的三个高度标示物,分别对应于上面提到的1-3档,风力把套筒3上相应设置有用于指向这三个档位的箭头指向物。当然,还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数字、文字或者图案,来方便骑手对摩托车车把的高度 调节,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了上述摩托车风车把的摩托车,可以方便的根据坐姿调节摩托车车把的高度,具有较高的舒适度,从而更加满足骑士们的多项选择。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风力把,具有用于同前叉配合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包括分别用于同所述前叉和风力把本体(1)配合的前叉套筒(2)和风力把套筒(3),且所述前叉套筒(2)和所述风力把套筒(3)的轴线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套筒(2)和所述风力把套筒(3)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风力把,具有用于同前叉配合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包括分别用于同所述前叉和风力把本体(I)配合的前叉套筒(2)和风力把套筒(3),且所述前叉套筒(2)和所述风力把套筒(3)的轴线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套筒(2)和所述风力把套筒(3)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风力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套筒(2)和所述风力把套筒(3)上相应的部分分别开设有滑槽,并通过螺丝(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风力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4)具体为内六角螺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风力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内设置有弧形定位槽,以及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娒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兆翔汽摩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