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茶叶发酵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28570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茶叶发酵室,其特征在于:该发酵室内设置有一喷雾装置,该喷雾装置主要是由纵横交错分布成方格状的喷雾管道组成,喷雾管道设置在发酵室的天花板上,摆放在发酵室地板上的发酵架垂直对应每个方格子的中间位置设置;该喷雾装置的喷雾动作由一控制箱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控制箱内置的自动控制功能,当发酵室温度和湿度超出最适值的范围时,控制箱除自动控制发酵室内的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外,还同时控制喷雾装置动作,以保持发酵室的温、湿度恒定在设定值范围内,保证发酵室内的环境恒定、空气清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酵室可适应大面积的茶叶发酵使用,明显提高了生产率,且更进一步保证产品卫生和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茶设备系统,尤其是指一种茶叶发酵用的湿度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发酵是工夫红茶形成品质的重要工序。目的在于促进内含物发生深刻变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准备基质。发酵在制茶上有三大功用:①是发酵会让茶青变红,发酵越重,颜色越红,这种现象在茶干的外观与泡出的茶汤都是一样的;②是香气的改变,茶汤的颜色与香气是同步变化的;③是滋味的改变,发酵越轻,制成的茶口感较淡,发酵越重,口感较浓。现有的红茶发酵设备简陋,最常见的发酵设备即发酵筐加发酵布,此法普遍存在的缺点有:①无法满足大规模红茶生产的需求;②卫生方面无法保障;③需要人为调温调湿通风供氧,发酵条件标准难控制,人力成本高,产品质量无法统筹控制,难实现标准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茶叶发酵室。该系统克服茶叶发酵操作时难度高,温度、湿度以及通风差的缺点,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安全卫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茶叶发酵室,其特征在于:该发酵室内设置有一喷雾装置,该喷雾装置主要是由纵横交错分布成方格状的喷雾管道组成,喷雾管道设置在发酵室的天花板上,摆放在发酵室地板上的发酵架垂直对应每个方格子的中间位置设置;该喷雾装置的喷雾动作由一控制箱控制。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利用控制箱内置的自动控制功能,当发酵室温度和湿度超出最适值的范围时,控制箱除自动控制发酵室内的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外,还同时控制喷雾装置动作,以保持发酵室的温、湿度恒定在设定值范围内,保证发酵室内的环境恒定、空气清新。本技术发酵室可适应大面积的茶叶发酵使用,明显提高了生产率,且更进一步保证产品卫生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茶叶发酵室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的多功能茶叶发酵室,其内设置有一喷雾装置,该喷雾装置主要是由纵向管1和横向管2纵横交错分布成方格状的喷雾管道组成,该喷雾管道是设置在发酵室的天花板上的,摆放在发酵室地板上的发酵架3垂直对应每个方格子的中间位置设置,以保证每一发酵架3能均匀受水。该喷雾装置的喷雾动作由一控制箱控制的,该控制箱内置的自动控制功能,在发酵室温度和湿度超出最适值的范围时,除自动控制发酵室内的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外,还同时控制本技术喷雾装置的动作。发酵开始时,控制箱设定好最适温度25℃-28℃、最适湿度85%-90%。当室内温度>28℃时,制冷系统输送冷气,降低室内温度;室内温度<25℃时,制热系统启动,输送热气使室内温度达到25℃-28℃。而当室内湿度<85%时,喷雾管道自动启动并开始以喷雾状形式进行喷水,以保持湿度在85%-90%范围内。室内湿度>90%时,制热系统启动,加热空气温度使之蒸发,降低空气湿度。本技术喷雾管道设置在发酵室的天花板上,可借助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吹出的气流吹洒水气,喷雾效果均匀高效。上述仅为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茶叶发酵室,其特征在于:该发酵室内设置有一喷雾装置,该喷雾装置主要是由纵横交错分布成方格状的喷雾管道组成,喷雾管道设置在发酵室的天花板上,摆放在发酵室地板上的发酵架垂直对应每个方格子的中间位置设置;该喷雾装置的喷雾动作由一控制箱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茶叶发酵室,其特征在于:该发酵室内设置有一喷雾装置
,该喷雾装置主要是由纵横交错分布成方格状的喷雾管道组成,喷雾
管道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玉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山国饮艺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