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红茶通氧发酵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5048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条形红茶通氧发酵加工装置,包括发酵室,在发酵室的顶部设有顶盖,在发酵室的底部设有水浴氧气恒温及湿度补偿室,在水浴氧气恒温及湿度补偿室中设有螺旋输气管及电热管,螺旋输气管通过氧气输气管与氧气罐连接;在水浴氧气恒温及湿度补偿室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自主通入氧气、保湿及保温的通氧发酵装置,将揉捻叶放入通氧发酵装置中进行通氧发酵,这样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极大地缩短了加工时间,获得的产品外形紧细,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厚重,甜香浓郁;整个发酵过程不需要人工翻拌透气,通氧发酵装置能自主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氧,不仅节省劳动力,也保证产品品质统一,而且不需要修建发酵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的装置,尤其是一种条形红茶通氧发酵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条形红茶的加工工艺是茶青一萎凋一揉捻一发酵一干燥。其中发酵的实质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步工艺,从揉捻开始,即叶细胞开始破碎时,红茶加工的发酵工艺就开始了,发酵直接决定红茶的滋味、汤色、香气等品质;干燥对红茶后期香气的发展至关重要。红茶传统发酵必须要修建发酵室,发酵室要求通风好,通过在发酵室内烧开水、开浴霸等传统方式调节发酵温度;通过在发酵室周围洒水调节湿度;通过间歇性的翻拌茶堆,对茶堆进行通气和散热,发酵时间较长,劳动强度大,控制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条形红茶通氧发酵加工装置,它能大幅度缩短发酵时间,而且不需要修建发酵室,能自主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气,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条形红茶通氧发酵加工装置,包括发酵室,在发酵室的顶部设有顶盖,在发酵室的底部设有水浴氧气恒温及湿度补偿室,在水浴氧气恒温及湿度补偿室中设有螺旋输气管及电热管,螺旋输气管通过氧气输气管与氧气罐连接;在水浴氧气恒温及湿度补偿室的底部设有排水口。在氧气输气管上设有氧气阀及氧气流量计。顶盖为圆台形,在顶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条形红茶通氧发酵加工装置,包括发酵室(9),其特征在于:在发酵室(9)的顶部设有顶盖(10),在发酵室(9)的底部设有水浴氧气恒温及湿度补偿室(8),在水浴氧气恒温及湿度补偿室(8)中设有螺旋输气管(5)及电热管(6),螺旋输气管(5)通过氧气输气管(3)与氧气罐(1)连接;在水浴氧气恒温及湿度补偿室(8)的底部设有排水口(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科郑文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