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感应加热连续碳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21374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感应加热连续碳化炉,包括相互上下叠置的物料舟皿和疏通舟皿,以及由圆柱筒发热体和分别同轴心布置在发热体上下方的圆筒式套筒组成的炉膛;将物料置于载料舟皿和疏通舟皿中,每间隔一定载料舟皿数量放置一个疏通舟皿,载料舟皿间隔数量多少与疏通时间间隔成正比,通过定位套筒内腔凹形定位槽与疏通舟皿外侧凸形疏通齿间隙配合,以及疏通舟皿与上下定位套筒之间的相对运动过程,疏通舟皿将工作通道中的粉尘及障碍物带出工作通道,起到疏通工作通道的作用,实现了定时间自动疏通工作通道的工艺要求,消除了炉内挥发物堵塞工作通道现象,延长了碳化炉设备连续工作时间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感应加热连续碳化炉,特别是一种在硬质合金行业用于生产碳化钨等粉末材料的立式感应加热连续碳化炉。
技术介绍
现有中国专利号为201010120322. I、名称为“感应加热超高温连续碳化炉”设备在实际碳化生产过程中经常要加热一些含有低温材料的混合物,如为了获得上十微米甚至几十微米晶体粒度的粗晶碳化钨材料,往往要在钨粉和碳粉混合料中加一些低熔点、低挥发点晶体生长剂,如钾、钠、锂等,这些低温材料在高温环境下挥发到工作通道中温度相对较低位置,时间一长就可能形成块状物堵塞工作通道,导致生产无法继续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在工作中定时间自动疏通工作通道、延长碳化炉设备连续工作时间和使用寿命的立式感应加热连续碳化炉,主要用于硬质合金行业生产高品质碳化钨、碳化钛、碳化钽、碳化钒等粉末材料及其它碳化材料或复合碳化材料,也可生产其它金属粉末材料、陶瓷粉末材料及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立式感应加热连续碳化炉,包括炉膛和舟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由圆柱筒式发热体和分别同轴心设置在发热体上下方位置的圆筒式上定位套筒和圆筒式下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感应加热连续碳化炉,包括炉膛和舟皿,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炉膛由圆柱筒式发热体(3)和分别同轴心设置在发热体(3)上下位置的圆筒式上定位套筒(1)和圆筒式下定位套筒(6)组成;所述的上定位套筒(1)和下定位套筒(6)为两个相同结构定位套筒,上定位套筒(1)和下定位套筒(6)的内腔圆弧面上设有两种直径不等的同心圆弧面凸形齿和凹形定位槽,该同心圆弧面凸形齿和凹形定位槽沿圆周方向交替串接设置,凸形齿指向圆心,上定位套筒(1)和下定位套筒(6)的凸形齿和凹形定位槽沿圆周方向上下对齐;所述的发热体(3)为圆柱式筒体,发热体(3)内径大于上定位套筒(1)和下定位套筒(6)内腔凹形定位槽圆弧面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感应加热连续碳化炉,包括炉膛和舟皿,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炉膛由圆柱筒式发热体(3)和分别同轴心设置在发热体(3)上下位置的圆筒式上定位套筒(I)和圆筒式下定位套筒(6)组成;所述的上定位套筒(I)和下定位套筒(6)为两个相同结构定位套筒,上定位套筒(I)和下定位套筒(6)的内腔圆弧面上设有两种直径不等的同心圆弧面凸形齿和凹形定位槽,该同心圆弧面凸形齿和凹形定位槽沿圆周方向交替串接设置,凸形齿指向圆心,上定位套筒(1)和下定位套筒(6)的凸形齿和凹形定位槽沿圆周方向上下对齐;所述的发热体(3)为圆柱式筒体,发热体(3)内径大于上定位套筒(I)和下定位套筒(6)内腔凹形定位槽圆弧面内径,上定位套筒(I)和下定位套筒(6)内腔中的凹形定位槽与疏通舟皿(2 )外表面的凸型疏通齿组同心间隙配合,由载料舟皿(5 )和疏通舟皿(2 )上下叠置的同轴心圆柱体自上而下依次通过上定位套筒(I)、发热体(3 )和下定位套筒(6 );B、所述的该连续碳化炉中的舟皿为设有疏通舟皿(2)和载料舟皿(5)两种类型的舟皿,该疏通舟皿(2)为起到承载物料和疏通工作通道双重作用的舟皿,载料舟皿(5)为承载物料的容器;C、所述的载料舟皿(5)为圆形桶式结构容器,外形为圆柱形直桶结构,内腔上部为直筒式结构,内腔下部为圆锥桶式结构,物料(4)置于内腔下部圆锥桶内;载料舟皿(5)上部设有两个用于机械手端舟用的沿圆周方向对称布置的开口朝上的两个端舟缺口(53)和用于舟皿起吊的沿圆周方向对称布置的两个水平起吊孔(54),该两个端舟缺口(53)和两个水平起吊孔(54)沿圆周方向90°交错均布,载料舟皿(5)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言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弗拉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