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灰生产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5039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0:39
一种用于生产生石灰的炉,包括:容器(2),所述容器(2)内部具有烘烤腔(5),所述烘烤腔(5)设置有中心轴线(6)和用于石灰质材料的煅烧区域(7),所述煅烧区域(7)设置有燃烧器(10,11),所述炉的特征在于,所述炉在所述煅烧区域处包括至少第一组所述燃烧器(10)和至少所述第二组燃烧器(11),第一组所述燃烧器(10)设置成使各自的出口(14)在距离所述中心轴线(6)基本上相同的第一距离(A)处,第二组所述燃烧器(11)设置成使各自的出口(14)在距离所述中心轴线(6)基本上相同的第二距离(B)处,所述第一组燃烧器(10)与所述第二组燃烧器(11)相对于石灰质材料的下落方向重叠,并且所述第二距离(A)小于所述第一距离(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生石灰的炉。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生石灰的静止型的竖炉。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地,工业用的石灰传统地通过将石灰质材料在炉内进行烘烤获得从所述的炉出来的产品特别地由生石灰组成。一些众所周知的炉、所谓的逆流竖直井筒炉或逆流竖直柱炉由基本上呈圆筒形的大的容器构成,其具有竖直轴线,限定大的烘培腔,其中石块形式的石灰质材料借助于重力 从顶部引入。该材料在烘培腔内部下落时通常穿过第一区域即所谓的加热区域、中间区域即所谓的煅烧区域或反应区域一在其中获得生石灰、以及最后第三冷却区域,在出口被输送到烘培产品的卸料区域。石灰质材料的烘培通过尤其被布置在上部煅烧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燃烧器获得这种燃烧器通常被插入穿过容器壁的侧开口里,以便插入腔内一定的深度;插入的深度显然取决于炉的尺寸以及燃烧器本身,其必须确保对由石灰质材料的下落所施加的作用的一定的机械阻力。这些众所周知地炉一一可能是相当大的尺寸以满足高产量的要求——具有烘培腔内部的热负荷严重不均匀的特征,造成随之发生的石灰质材料的煅烧的不均匀。具体地,尤其是对于大直径的炉,在腔内有一些区域、尤其那些靠近燃烧器入口的区域,在所述区域热负荷非常高,在该区域甚至可以达到过度烘培的状态,在其他区域,即那些远离燃烧器入口的区域,热负荷没有那么高,因此获得不符合要求的烘培状态,从而获得不充分的材料的烘培。该热负荷的不均匀最终转化成从炉里出来的产品的质量经常达不到现代石灰市场的期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提供用于生产石灰的炉,该炉应该允许在烘烤腔内获得均匀的热负荷,防止最终造成劣质产品的过分烘培区域和不充分烘培区域的同时存在。该目的通过根据附加的权力要求I的用于生产石灰的炉实现。由于存在至少两组重叠的燃烧器,其中,该两组重叠的燃烧器的各自的入口相对于烘培腔的轴线基本上等间距地设置,以及所述入口位于在被烘培的材料的下落方向上的减小的距离处,那么因为相同的燃烧器在所述腔的基本上覆盖该腔的整个截面的相应的圆形或环形区域中有效地运行,故而相同的腔的内部获得热载荷的均匀分布。由此获得高质量和低反应性的均匀的生石灰,没有过度烘培和/或未烘培材料的现象。其他的有利特征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进行描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将通过下面的描述和附加的图表而被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该描述和附加的图表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提供,附图中图I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炉的直径的截面图;图2示出根据图I的平面II - II的炉的横截面图; 图3示出根据图I的平面III - III的相同的炉的横截面图;图4示出根据图I的平面IV - IV的相同的炉的横截面图;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炉的直径的截面图;图6示出根据图5的平面VI - VI的炉的横截面图;图7示出根据图5的平面YD - YD的炉的横截面图;图8示出根据图5的平面VDI-VDI的炉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要注意的是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特定的实施方式描述的单个具体特征实际上与存在于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其他不同的特征是可互换的。参照附图1,附图标记I在总体上标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用于生产生石灰的炉。炉包括容器,容器在总体上用附图标记2标示;容器2具有带圆形截面的圆筒形形状并被竖直布置。容器2由例如耐火材料制成,或者由具有适合的抗高温特性的其他性质的材料制成。容器2在其顶部包括用于石灰质材料的入口 3 ;该石灰质材料以例如不同尺寸的石块的形式被引入炉I ;在容器2的入口 3处设置有用于给送石灰质材料的传统的装置,为简单起见没有示出该装置,因为该装置无论如何不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容器2在其底部包括用于在炉I内生产的材料的出口 4,所述材料通过对从入口 3引入的石灰质材料的烘烤生成。在出口 4处设置有用于收集和输送在炉I内生成的材料的装置,为简单起见没有示出该装置。该装置是众所周知的传统类型,无论如何不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容器2内部包括用于从入口 3引入的石灰质材料的烘烤腔5。该烘烤腔5包括中心轴线6,中心轴线6与容器2的对称轴线重合。烘烤腔5进一步包括用于石灰质材料的煅烧区域7,煅烧区域7基本上位于容器2的中央部分,在煅烧区域7中进行用于形成生石灰的化学反应。烘烤腔5包括用于石灰质材料的加热区域8,加热区域8位于容器2顶部的入口 3处;烘烤腔5进一步包括冷却区域9,冷却区域9用于通过在煅烧区域7中发生的反应生产的生石灰。在烘烤腔5的煅烧区域7中设置有燃烧器10、11、12,燃烧器10、11、12提供进行石灰质材料转化成生石灰的化学反应所需要的热能。炉包括用于将燃料给送到燃烧器10、11、12的装置,由于是基本上众所周知地传统的类型,故该装置没有在图I中示出,因此不需要在本说明书中进一步分析。如在图2、图3、图4中也可以看到的,燃烧器10、11、12穿过容器2的厚度插入相应的通孔13。更加详细地,燃烧器包括至少第一组燃烧器10和至少第二组燃烧器11,第一组燃烧器10设置成使各自的入口 14在距离烘烤腔5的中心轴线6基本上相同的第一距离A处,第二组燃烧器11设置成使各自的入口 14在距离烘烤腔5的中心轴线6基本上相同的第二距离B处;另外,第一组燃烧器10与第二组燃烧器11相对于石灰质材料的下落方向重叠。上文的第二距离B小于上文的第一距离A,如在图I中能够看到的。如将在此后进行更好地描述的,第一燃烧器10和第二组燃烧器11的该布置允许 在烘烤腔5内部的热负荷的平均分布,以及随之产生的在炉I内部生产的产品的质量的提闻。炉进一步包括至少第三组燃烧器12,第三组燃烧器12设置在第二组燃烧器11的下面。第三组的燃烧器12被放置在距离中心轴线6相同的第三距离C处如在图I看到的,第三距离C小于第二距离B。第一组的燃烧器10基本上相互共面;换句话说,第一组的燃烧器10的轴线与容器2的圆筒形表面的交点包括在第一平面15中,该第一平面15与中心轴线6垂直。另外,第一组的燃烧器10相对于第一平面15以相同的第一预定角度α倾斜,这具有将在此后进行更好地解释的优点。现在参照图2,其示出了恰在上文的第一平面15处截取的炉的截面图,注意到第一组的燃烧器10相互等间距地布置。仅以示例的方式,该燃烧器有二十四个,但涉及具体的应用要求,显然燃烧器可以是任何数量的。同样地,第二组的燃烧器11基本上相互共面;也就是说,第二组的燃烧器11的轴线与容器2的圆筒形表面的交点包括在第二平面16中,该第二平面16与中心轴线6垂直。另外,第二组的燃烧器相对上文的第二平面16以相同的第二预定角度β倾斜,这具有将在此后进行更好地解释的优点。现在参照图3,其示出了在第二平面16截取的炉的截面图,注意到第二组的燃烧器11同样相互等角间距地布置。第二组的燃烧器11的数量是第一组的燃烧器10的数量的至少一半。同样地,第三组的燃烧器12基本上相互共面;也就是说,其轴线与容器2的圆筒形表面的交点包括在第三平面17中,该第三平面17与中心轴线6垂直。另外,第三组的燃烧器12相对上文的第三平面以相同的第三预定角度Y倾斜,这具有将在此后进行更好地解释的优点。现在参照图4,其示出了在第三平面17处截取的炉的截面图,注意到第三组的燃烧器12同样相互等角间距地布置。第三组的燃烧器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琴佐·费里奥利维耶罗·科拉里尼
申请(专利权)人:肯普罗杰蒂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