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轧机辊道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0617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粗轧机辊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主管道、冷却分管、软管、阀门,供水主管道位于辊道传动侧,冷却分管均匀布置在两辊道之间,冷却分管与供水主管道分别采用金属软管连接,且每一金属软管上安装有阀门。该装置维护检修方便;冷却管布置合理;冷却水量小;外观美观大方,该设计满足了D辊道的正常冷却,便于维修,且隐患和故障大大减少,节约D辊道更换备件费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粗轧机辊道冷却装置,属于冶金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设备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设备的设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好的设计需要达到以下几点1、能满足生产需要;2、减少设备隐患和故障;3、便于日常点检维护、检修方便;4、为今后的设备改造或扩容留有余地。粗轧机前D辊道冷却方式一般设计为辊身冷却,集管固定在辊道下方,因有过渡板,当出现漏水问题或喷嘴堵塞问题时,因平时换辊停机时间短,不易处理,只能在检修时解决。且D辊道冷却有时仅需冷却辊颈即可,采用辊身冷却易造成能源浪费。我厂D辊道冷却就是采用上述冷却方式,自投用使用以来,经常出现喷嘴堵塞、集管活接和焊口漏水隐患,处理时极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粗轧机前D辊道冷却方式不好、不易维修且浪费能源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粗轧机辊道冷却装置,确保D辊道正常冷却、减少异常冷却带来的钢板表面质量隐患、便于维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粗轧机辊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主管道、冷却分管、软管、阀门,供水主管道位于辊道操作侧,冷却分管均匀布置在两辊道之间,冷却分管与供水主管道分别采用金属软管连接,且每一金属软管上安装有阀门。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却分管末端设有丝堵。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供水主管道为D76X 3mm不锈钢管。该粗轧机辊道冷却装置,供水主管道采用D76 X 3mm不锈钢管,将来需增加辊道冷却时亦能满足;冷却分管由辊身冷却式改为辊颈冷却式,即冷却水量由原来的每根辊道I. 5m3/h减少为现在的O. 75m3/h ;冷却分管布置在两根辊道之间的筋板上,便于疏通;冷却分管与供水主管采用金属软管连接,并在每一根辊道冷却分管上安装分控阀门,便于水量调节,避免造成异常冷却;在冷却分管末端安装丝堵,清洗冷却管时打开堵头即可进行。本技术提供的粗轧机辊道冷却装置,维护检修方便;冷却管布置合理;冷却水量小;外观美观大方。该设计满足了 D辊道的正常冷却,便于维修,且隐患和故障大大减少,节约D辊道更换备件费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供水主管道、2为软管、3为冷却分管、4为阀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I所示,粗轧机辊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主管道I、冷却分管3、软管2、阀门4,供水主管道I位于辊道传动侧,冷却分管3均匀布置在两辊道之间,冷却分管3与供水主管道I分别采用金属软管2连接,且每一金属软管2上安装有阀门4。具体制作过程首先制作冷却水管和丝头,组装供水主管,于中修停车后拆除原辊道冷却管和主管道,安装新制作 的冷却管,要求冷却管呈45°角喷射至辊颈部位,再安装软管和阀门,送水后调整阀门至水量满足要求不飞溅为止。2012年初中修技改时10根D9辊道试用此种冷却装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计算I、节约水耗29. 25m3/h,每年经济效益为29· 25 m3/hX24 hX 365天=25. 62万元;2、减少辊道备件消耗费20根X2. 5万元=50万元/年。权利要求1.粗轧机辊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主管道、冷却分管、软管、阀门,供水主管道位于辊道传动侧,冷却分管均匀布置在两辊道之间,冷却分管与供水主管道分别采用金属软管连接,且每一金属软管上安装有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粗轧机辊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分管末端设有丝堵。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粗轧机辊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主管道为D76X3mm不锈钢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粗轧机辊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主管道、冷却分管、软管、阀门,供水主管道位于辊道传动侧,冷却分管均匀布置在两辊道之间,冷却分管与供水主管道分别采用金属软管连接,且每一金属软管上安装有阀门。该装置维护检修方便;冷却管布置合理;冷却水量小;外观美观大方,该设计满足了D辊道的正常冷却,便于维修,且隐患和故障大大减少,节约D辊道更换备件费用。文档编号B21B28/00GK202715623SQ20122026960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郭文生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粗轧机辊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主管道、冷却分管、软管、阀门,供水主管道位于辊道传动侧,冷却分管均匀布置在两辊道之间,冷却分管与供水主管道分别采用金属软管连接,且每一金属软管上安装有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