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属于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银纳米颗粒可广泛应用于感光材料、电磁材料、催化剂材料、抗菌材料和医药医用材料等,但由于纳米银粒子具有庞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具有很高的活性,易被氧化、易团聚,从而降低了银纳米颗粒应用价值及应用范围。将聚合物和金属纳米材料结合起来,能有效防止金属纳米粒子的氧化和团聚。目前许多金属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都是将精力集中在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上,所选择的聚合物,仅仅是为了利用其基本的加工成型性能,这就大大降低了此种材料的应用范围。因此,我们选择新颖的、特殊形态的聚合物微球为金属纳米颗粒的载体,得到具有更强功能的金属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采用特殊形态聚合物微球为金属载体,通过原位还原法成功地制得分散稳定且负载率高的银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微球载体的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银纳米颗粒与特殊形态聚合物微球载体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稳定的金属银纳米颗粒与表面具有特殊形态的聚合物微球载体的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银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微球载体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银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微球载体的复合材料,其特征是以丙烯腈和苯乙烯分别为第一单体和第二单体,以苯乙烯封端的聚酰胺类亲水性大分子单体为分散稳定剂,通过分散共聚法合成表面具有特殊形态的聚酰胺类大分子单体接枝丙烯腈/苯乙烯微球;以所得微球为载体,在醇或醇水介质中,采用醇为还原剂,可溶性银盐为银源,银离子与微球表面的聚酰胺类亲水性大分子链侧基上的酰胺基团进行配位,被原位还原成银原子,并不断生长成纳米级颗粒,形成稳定的银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微球载体的复合材料,银纳米颗粒粒径为2-50n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清,范丽恒,倪忠斌,刘晓亚,熊万斌,王红艳,王珂,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