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金属工件表面真空镀膜形成图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一胶膜表面形成图案屏蔽层;清洗金属工件并烘干备用;将胶膜覆盖于金属工件表面,使图案屏蔽层与金属工件表面接触;烘烤金属工件使图案屏蔽层与金属工件表面附着良好;去除胶膜;再次清洗并烘干金属工件;对金属工件的表面进行物理真空蒸镀完成镀膜;去除图案屏蔽层,即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图纹;清洗并烘干金属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之一种在金属工件表面真空镀膜形成图纹的方法,其工序简单、且效率高,可形成精美、复杂图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镀膜形成图纹的方法,尤其是。
技术介绍
现有的镀膜加工方法,其需提供一具有镂空图案的金属遮罩;再将该金属遮罩与金属工件的表面贴合;然后再通过人工直接将屏蔽油墨涂布于金属遮罩的镂空图案处;待屏蔽油墨烘干后再去除金属遮罩;然后再进行物理蒸镀;完成镀膜后,再以溶剂去除屏蔽油墨,即可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所需图案。但该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工序复杂,且人工涂抹屏蔽油墨耗时,效率低。2、一般金属遮罩只能制作粗短的直线与较大面积的几何图案,精细的线条与构图则难以达成。3、需提供金属遮罩,成本高昂。4、人工涂抹之屏蔽油墨厚度 较厚,烘干时容易产生油墨内部未干透,导致真空镀膜时产生油墨挥发现象,致使油墨周围区域镀膜覆着不良,影响图案质量。5、去除金属遮罩时,有时会使干燥之油墨的边缘同时剥落,不易修补,会造成锯齿状的线条,影响图案的美观。6、同一金属遮罩经人工涂抹屏蔽油墨后,最终形成于各金属工件间的图案存在明显的差异。7、直接涂布屏蔽油墨法仅适用于平面型金属工件,对于具有曲面的金属工件,无法直接涂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金属工件表面真空镀膜形成图纹的方法,其工序简单、且效率高,可形成精美、复杂图纹。一种在金属工件表面真空镀膜形成图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一胶膜表面形成图案屏蔽层;清洗金属工件并烘干备用;将胶膜覆盖于金属工件表面,使图案屏蔽层与金属工件表面接触;烘烤金属工件使图案屏蔽层与金属工件表面附着良好;去除胶膜;再次清洗并烘干金属工件;对金属工件的表面进行物理真空蒸镀完成镀膜;去除图案屏蔽层,即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图纹;清洗并烘干金属工件。本专利技术之在金属工件表面真空镀膜形成图纹的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与现有方法相比,无需提供金属遮罩,无需人工涂抹屏蔽油墨,工序简单、且效率高。2、与形成于现有金属遮罩上的粗短直线或简单几何图案相比,在本专利技术之胶膜表面上可形成精美、复杂的图案屏蔽层,从而可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精美、复杂图纹。3、无需提供金属遮罩,可大大节约成本。4、无人工涂抹屏蔽油墨及去除金属遮罩之步骤,可完全避免出现现有方法中存在的影响图纹质量的情况出现,进一步提高图纹质量。5、本专利技术之胶膜,与金属遮罩相比,可与不同结构的金属工件表面相贴合,不但适用于平面型金属工件,而且还适用于带曲面结构的金属工件,适用范围广。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改进,顺序重复上述各步骤,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由上述各镀膜步骤完成的多层镀膜组合构成的图纹,所述各层镀膜颜色相异。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进行上述各步骤前,所述金属工件表面可预先通过物理真空蒸镀形成底色层,该底色层与所述经物理真空蒸镀完成的镀膜层颜色相异。作为上述方案的再一步改进,所述物理真空蒸镀包括真空电弧镀、磁控溅射、空心阴极镀、电子束镀、热蒸镀之一或上述方法的任意复合。作为上述方案的再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工件为钛合金工件、不锈钢工件、铝合金工件、或表面电镀有镍或铬的工件。作为上述方案的再一步改进,所述镀膜步骤中形成的镀膜层,其材质为钛、铬、铝、锆、上述四种金属的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中的任一种,或者其材质为钛合金、铬合金、铝合金、或错合金中任一种。作为上述方案的再一步改进,所述形成的图纹由任意线条或点阵构成,其最小线宽为O. 5cm,最小并行线距为O. 5cm,最小点直径为O. 5cm,最小点距为O. 5cm。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之胶膜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金属工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之胶膜贴于金属工件后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3的金属工件在去除胶膜后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5为图4的金属工件在进行物理真空蒸镀完成镀膜步骤后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6为图5的金属工件在去除图案屏蔽层后、形成图纹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金属工件在去除图案屏蔽层后、形成图纹的局部结构首1J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金属工件在去除图案屏蔽层后、形成图纹的局部结构首1J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金属工件在去除图案屏蔽层后、形成图纹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在金属工件表面真空镀膜形成图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在一胶膜I表面形成图案屏蔽层11,胶膜I为现有的普通柔软薄膜层,其可与不同结构的金属工件表面相贴合,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在胶膜表面形成图案屏蔽层的方法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2、清洗金属工件2并烘干备用,所述金属工件2为钛合金工件、不锈钢工件、铝合金工件、或表面电镀有镍或铬的工件,本实施例中,金属工件2的表面为平面,如图2所示。3、将胶膜I贴于金属工件2表面,如图3所示。4、烘烤金属工件2使胶膜I上的图案屏蔽层11良好附于金属工件2表面。5、去除胶膜1,图案屏蔽层11脱离胶膜I并完全附着于金属工件2表面,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可将金属工件浸泡于适当溶剂中,以去除胶膜。6、再次清洗并烘干金属工件2。7、对金属工件2的表面进行物理真空蒸镀完成镀膜,形成镀膜层21,如图5所示。所述镀膜步骤中形成的镀膜层21,其材质为钛、铬、铝、锆、上述四种金属的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中的任一种,或者其材质为钛合金、铬合金、铝合金或锆合金中任一种。所述物理真空蒸镀包括真空电弧镀、磁控溅射、空心阴极镀、电子束镀、热蒸镀、或上述方法的任意复口 ο8、去除图案屏蔽层11,即在金属工件2表面形成所述图纹,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可选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有机溶剂,以去除图案屏蔽层11。所述形成的图纹由任意线条或点阵构成,其最小线宽为O. 5cm,最小并行线距为O. 5cm,最小点直径为O. 5cm,最小点距为 O. 5cm。9、清洗并烘干金属工件2。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顺序重复实施例一的上述各步骤,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由上述各镀膜步骤完成的多层镀膜层21、22组合构成的图纹,所述各层镀膜21、22颜色相异,如图7所示。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在进行上述各步骤前,所述金属工件2表面可预先通过物理真空蒸镀形成底色层20,该底色层20与所述经物理真空蒸镀完成的镀膜层21、22颜色相异,如图8所示。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金属工件2的表面为曲面,如图9所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所做的同等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在金属工件表面真空镀膜形成图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一胶膜表面形成图案屏蔽层; 清洗金属工件并烘干备用; 将胶膜覆盖于金属工件表面,使图案屏蔽层与金属工件表面接触; 烘烤金属工件使图案屏蔽层与金属工件表面附着良好; 去除胶膜; 再次清洗并烘干金属工件; 对金属工件的表面进行物理真空蒸镀完成镀膜; 去除图案屏蔽层,即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图纹; 清洗并烘干金属工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顺序重复上述各步骤,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由上述各镀膜步骤完成的多层镀膜组合构成的图纹,所述各层镀膜颜色相异。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进行上述各步骤前,所述金属工件表面可预先通过物理真空蒸镀形成底色层,该底色层与所述经物理真空蒸镀完成的镀膜层颜色相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金属工件表面真空镀膜形成图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一胶膜表面形成图案屏蔽层;清洗金属工件并烘干备用;将胶膜覆盖于金属工件表面,使图案屏蔽层与金属工件表面接触;烘烤金属工件使图案屏蔽层与金属工件表面附着良好;去除胶膜;再次清洗并烘干金属工件;对金属工件的表面进行物理真空蒸镀完成镀膜;去除图案屏蔽层,即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图纹;清洗并烘干金属工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伍健,林铭祥,高启斌,
申请(专利权)人:启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