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锆基内生相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7768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锆基内生相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锆基非晶复合材料成分表达式为:(ZraCubNicAld)e(MoSi2)f,其中a,b,c,d为原子百分比,e,f为体积分数,a=55,b=30,c=5,d=10;0.95≤e≤1,0≤f≤0.05,且a+b+c+d=100,e+f=1。MoSi2作为中间产物分解为硅和钼,硅和钼与非晶基体反应生成晶体相。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分散均匀,尺寸大,硬度高,热稳定性好,抗压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晶金属和 复合材料,特别涉及一种添加MoSi2颗粒的锆基内生相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块体非晶态合金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能,但其在低温(室温)、高应力条件下的塑性变形极易发生变形局域化,形成剪切带,进而在拉伸或剪切条件下发生灾难性的破坏,使得块体非晶态合金应用的可靠性变得难以预测。为提高和改善块体非晶合金的变形、受冲击性能,近几年来,人们通过在块体非晶中引入具有不同强度和剪切模量的第二相以改善非晶合金的室温塑性和断裂脆性,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即块体非晶复合材料。通过外加或原位析出方式在非晶基体中引入如WC、ZrC,高熔点金属W、Ta粒子、bcc-β、Nb枝状晶,富Ta固溶体等第二相,能够阻碍单一剪切带的扩展,促使多重剪切带的形成,使应力重新分布,是目前提高BMG塑性和断裂韧性的一种有效方法。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研究,块状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及新材料探索方面,都还存在大量的问题有待解决。在各种块状非晶形成合金中,锆基块状非晶发现的最早,研究的也最完善。现已能够制备出直径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锆基内生相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表达式为:?(ZraCubNicAld)e(MoSi2)f,其中a、b、c、d为原子百分比,e、f为体积分数,其中a=55,?b=?30,?c=?5,?d=?10;0.95≤e≤1,0≤f≤0.05,且a+b+c+d=100,e+f=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飞杨俊颜建辉郭源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