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丝氨酸羧肽酶类蛋白基因SCPL41及其突变体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7460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2:17
拟南芥丝氨酸羧肽酶类蛋白基因SCPL41及其T-DNA突变体在提高植物抗醇类胁迫、对盐胁迫敏感、对脱落酸不敏感、调控种子大小中的应用。借助模式植物拟南芥,通过转基因技术证实SCPL41基因的缺失表达使得拟南芥可以耐受一定浓度正丁醇胁迫,并且对脱落酸(abscisic?acid,ABA)不敏感、对盐胁迫敏感、种子个体显著小于野生型拟南芥的种子。SCPL41基因在众多生理过程中的作用,表明其参与许多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响应逆境胁迫参与信号转导过程,为利用转移磷脂酰基反应来合成新的磷脂提供新的技术方法,而且这些功能在农作物生产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拟南芥丝氨酸羧肽酶类蛋白基因SCPL41及其T-DNA插入突变体在培育耐受正丁醇胁迫、对脱落酸不敏感、对盐胁迫敏感、而且种子个体显著小于野生型拟南芥的种子的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胁迫。植物在接收到外界胁迫信号之后,会及时调整自身的代谢或物质含量来响应外界信号。膜脂是生物膜的骨架成分,而且能在磷脂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后产生的产物来参与多种生理过程以及环境刺激引起的细胞反应。转移磷脂酰基反应(transphosphatidylation)是指,在磷脂酶 D (phospholipaseD, PLD)的催化作用下,甘油磷脂的磷酸二酯键发生断裂,并把磷脂的磷脂酰基转移到伯位醇上或者水上,从而生成磷脂酰醇或者磷脂酸的反应。磷脂酶D (phospholipase D,PLD)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组织与细胞中,催化其主要底物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 PC),所生成的直接和间接产物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 PA)和二脂酰甘油(diacy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拟南芥基因SCPL41在培育抵抗醇类物质胁迫以及改变转移磷脂酰基反应的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唯奇贾艳霞苏一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