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特别涉及植物内生细菌通过降解大丽轮枝菌毒素的方法来有效防治植物黄萎病的危害。
技术介绍
大丽轮枝菌可引起植物黄萎病,该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维管束系统病害,该病特征感病植物叶片变黄,久旱遇雨,叶片骤然萎蔫,故称“黄萎病”。大丽轮枝菌寄主范围广泛,其寄主植物多达660种。其中农作物184种,观赏植物323种,杂草153种。在农作物中对棉花、马铃薯、茄子、番茄、辣椒等都具有侵染性,且能够相互转染。而禾木科作物比如水稻、麦类、玉米等以及某些杂草则侵害很少。近年来,黄萎病在我国主产农作物区相继造成严重危害,黄萎病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尤以落叶型黄萎病为严重。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归属于淡色菌科丛梗孢轮枝菌属,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该菌分生孢子梗细,数量少且透明,分生孢子较小,一般为3-6X1. 5-2. Oym,富含黑色微菌核。大丽轮枝菌以微菌核和孢子形态存在土壤中,条件适宜微菌核和孢子萌发产生侵染器官,从植物根部侵入进入植物体内,部分菌体形成单细胞形态在植物根茎叶的筛管中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解大丽轮枝菌毒素蛋白的植物内生细菌的获得方法,是把从植物体内分离得到的植物内生细菌的菌体与大丽轮枝菌毒素混合培养,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混合培养后的蛋白条带与原毒素的蛋白条带进行比较,混合培养体系缺少了26KD蛋白条带的为目的菌株。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