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替泼诺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6737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氯替泼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特别是17α-乙氧羰基氧基-11β-羟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羧酸乙基碳酸酐的制备,由11β,17α-二羟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羧酸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硫酸氢铵的作用下与氯甲酸乙酯缩合制得。本工艺条件温和,室温下即可反应,收率可达9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中间体合成
,尤其是氯替泼诺中间体17 α -乙氧羰基氧基-11 β -羟基 -3-氧代雄甾-1,4- 二烯-17 β -羧酸乙基碳酸酐的合成。
技术介绍
17 α -乙氧擬基氧基-11 β -轻基-3-氧代雄留_1,4- _■稀-17 β -竣酸乙基碳酸酐是合成新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氯替泼诺的重要中间体,本品可经水解、氯甲基化合成氯替泼诺。氯替泼诺作为“软药”是根据Bodor原理研究设计的,解决了皮质醇类药物的毒性问题,同时抗炎性强的特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与泼尼松龙不同,氯替泼诺易被水解为无活性的有机酸,当用于眼睛后,迅速代谢为无活性的产物,降低了系统毒性,而抗炎作用比泼尼松龙更强。据调研,到2015年全球眼科用药将超过170亿美元,可见本品前景相当乐观。陈爱军的《氯替泼诺的合成工艺改进》中,氯甲酸乙酯是在零度以下滴加的,需要相应的设备,且收率为85. 4%。而本专利技术使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硫酸氢铵,使物料反应的更充分,且无需特殊设备,条件温和,在室温下反应,收率可达95%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操作、收率高,适用于大规模工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氯替泼诺中间体17α?乙氧羰基氧基?11β?羟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羧酸乙基碳酸酐的合成:在由弱碱水溶液与水不溶有机溶剂组成的两相溶液中,11β,17α?二羟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羧酸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硫酸氢铵的催化下与一定比例的氯甲酸乙酯室温反应,反应结束后水相用相同有机溶剂萃取,合并有机相,水洗一次,有机相用干燥剂干燥后过滤,减压蒸除有机溶剂,剩余物用异丙醇重结晶,即得17α?乙氧羰基氧基?11β?羟基?3?氧代雄甾?1,4?二烯?17β?羧酸乙基碳酸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桥范兴山王飞龙刘存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