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包裹改性超细陶瓷粉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642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聚氨酯包裹改性超细陶瓷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聚氨酯在陶瓷粉体表面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方式,实现聚氨酯在陶瓷粉体表面的富集,加入固化剂后,可在陶瓷粉体表面形成较为牢固的有机薄膜层,达到表面改性的目的。聚氨酯的加入量为陶瓷粉体重量的0.2%~1%。固化剂加入量为聚氨酯重量的2%~50%。该方法的突出特点是:经过表面改性的陶瓷粉体分散性得到提高,并可以制备高固含量的陶瓷浆料;聚氨酯无毒副作用;聚氨酯可通过煅烧的方式去除,无杂质残留,不影响陶瓷的烧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氨酯包裹改性超细陶瓷粉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聚氨酯包裹改性超细陶瓷粉体的方法,属于胶体化学领域。技术背景湿法成型是制备陶瓷的一种重要成型工艺,如:凝胶浇注成型、注浆成型、流延成型、注射成型等。这些成型方法对陶瓷浆料的流动性和分散性要求较高,其中用于凝胶浇注成型和流延成型的陶瓷浆料,要求其固含量应该尽可能的高,但是,前提条件是保证浆料的流动性,以便浇注和浆料的转移。另一方面,为了促进陶瓷的烧结和降低烧结温度,研究工作者们普遍使用纳米级的陶瓷粉体。而纳米陶瓷粉体的分散是较为困难的。如:用于制备透明陶瓷的氧化铝粉体,最著名的是法国的CR10。在未改性的情况下,浆料的体积分数只能达到45vol%;同样用于制备透明陶瓷的纳米氧化钇粉体,浆料的体积分数只能达到46vol%。而仅仅依靠分散剂的作用无法提高纳米粉体的分散性及制备高固含量的陶瓷浆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超细陶瓷粉体难于分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以聚氨酯包裹改性超细陶瓷粉体的方法,提高超细陶瓷粉体的分散性,制备流动性好、固含量较高的陶瓷浆料。该方法是将超细陶瓷粉体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并加入聚氨酯。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聚氨酯包裹改性超细陶瓷粉体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聚氨酯包裹改性超细陶瓷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将陶瓷粉体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聚氨酯,并使浆料充分混合。为使粉体易于分散,可加入分散剂,所述陶瓷粉体包括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及其复合陶瓷。所述聚氨酯可为单组分聚氨酯或双组分聚氨酯;可以为水性聚氨酯、非水性聚氨酯或改性的聚氨酯;也可以为聚氨酯预聚体或异氰酸酯。所述聚氨酯加入量为粉体重量的0.1%~10%,较适宜为0.1~5%,最适宜为0.5%~5%。(2)将混合均匀的陶瓷浆料导入烧杯中,进行搅拌,并加入固化剂或者双组分聚氨酯的另一组分,也可加入扩链剂和交联剂。所述混合可以通过球磨、砂磨、回流或搅拌等方式。混合时间不小于30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1.聚氨酯包裹改性超细陶瓷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将陶瓷粉体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聚氨酯,并使浆料充分混合,为使粉体易于分散,加入分散剂,所述陶瓷粉体包括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及其复合陶瓷,所述聚氨酯为单组分聚氨酯或双组分聚氨酯、水性聚氨酯、非水性聚氨酯或改性的聚氨酯,(2)所述聚氨酯加入量为粉体重量的0.1%~10%,将混合均匀的陶瓷浆料导入烧杯中,进行搅拌,并加入固化剂或者双组分聚氨酯的另一组分,加入扩链剂和交联剂,所述混合通过球磨、砂磨、回流或搅拌方式,混合时间不小于30分钟,所述分散剂为柠檬酸、聚乙烯亚胺、多元醇、聚丙烯酸及其共聚物,所述的分散剂加入量为粉体重量的0.1%~3%,所述的扩链剂选用低分子的二醇或二胺,所述的交联剂选用三羟甲基丙烷或季戊四醇,(3)浆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满江薛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