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动可调的铰刀夹持装置,它由主动尾柄1、支承2、挡圈3、螺母4、被动尾柄5、小钢球6、垫块7和大钢球8所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普通机床上,防止工件在铰孔加工过程中出现孔圆度、椭圆度超差的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动可调的铰刀夹持装置,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中,由于零件装夹误差、夹具和设备几何误差等原因,使得零件被铰孔的中心与刀具中心不完全同心,经铰加工后的孔尺寸精度、圆度、椭圆度超差,难以满足零部件的设计尺寸要求,目前主要是采用高精度机加设备加工此类精度要求高的零部件,这增加了对机加设备的性能要求,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传统加工方法存在的缺陷,防止工件在铰孔加工 过程中出现孔尺寸精度、圆度、椭圆度超差的情况,提供一种应用在普通机床上的浮动可调的铰刀夹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浮动可调的铰刀夹持装置,由主动尾柄I、支承2、挡圈3、螺母4、被动尾柄5、小钢球6、垫块7和大钢球8所构成。主动尾柄I大端与挡圈3过盈连接为一整体,垫块7外圆的两个月牙缺口内对称装有四个小钢球6,主动尾柄I的大端和被动尾柄5的台阶端分别有两个大小、长度相同的对称的梯形爪子,四个梯形爪子分别对称伸入四个小钢球6的缝隙间,主动尾柄I的大端槽内与被动尾柄5的台阶端槽内各装有一个支承2,在两个支承2之间有一个大钢球8,两个支承2与大钢球8之间无间隙。螺母4的内孔穿过被动尾柄5后与挡圈3相连接,螺母4的内孔直径比被动尾柄5台阶端的直径大2. 5mm,被动尾柄5的台阶与螺母4的孔壁之间的间隙a为O. 8mm 2mm。当对工件进行铰加工时,主动尾柄I与机床主轴相连接,被动尾柄5与铰刀刀柄相连接,由于小钢球6在轴向上分别与主动尾柄I、被动尾柄5之间两处的间隙b为O. Imm O.3mm,这使得被动尾柄5能够以大钢球8的中心为支点作球形轨迹运动,从而便于铰刀进入被加工件孔中。当对工件进行铰加工时,机床主轴带动主动尾柄I旋转,力矩通过小钢球6、垫块7传给被动尾柄5,使装于被动尾柄5内的铰刀作同步旋转;同时,主动尾柄I的轴向力通过两个支承2、大钢球8传给被动尾柄5和装于被动尾柄5内的铰刀,可以控制铰刀轴向进给深度。主动尾柄I外圆的莫氏锥度与机床主轴内孔相配,被动尾柄5内孔的莫氏锥度与铰刀刀柄相配。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普通机床上,在机加过程中克服因零部件装夹误差、夹具和设备几何误差等因素造成的工件被铰孔的中心与刀具中心不完全同心的缺陷,并带动所夹持的铰刀在360度范围内做球形轨迹运动,加工出符合设计尺寸要求的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因铰刀切削均匀,提高了铰刀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3是主动尾柄的结构示意4是被动尾柄的结构示意5是垫块的结构示意 图中1.主动尾柄,2.支承,3.挡圈,4.螺母,5.被动尾柄,6.小钢球,7.垫块,8.大钢球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图I进行说明。如图I中所示,本专利技术浮动可调的铰刀夹持装置,由主动尾柄I、支承2、挡圈3、螺母4、被动尾柄5、小钢球6、垫块7和大钢球8所构成,主动尾柄I的大端与挡圈3过盈连接为一整体,垫块7外圆的两个月牙缺口内对称装有四个小钢球6,主动尾柄I的大端和被动尾柄5的台阶端分别有两个大小、长度相同的对称的梯形爪子,四个梯形爪子分别对称伸入四个小钢球6的缝隙间,月牙缺口的大小以主动尾柄I的一个爪子、被动尾柄5的一个爪子和两个小钢球6都放入其中后,两个小钢球还能自如转动为准;主动尾柄I的大端槽内与被动尾柄5的台阶端槽内各装有一个支承2,在两个支承2之间有一个大钢球8,两个支承2与大钢球8之间无间隙;螺母4的内孔穿过被动尾柄5后与挡圈3相连接,螺母4的内孔直径比被动尾柄5台阶端的直径大2. 5mm,被动尾柄5的台阶与螺母4孔壁之间的间隙a为O. 8mm 2mm,小钢球6在轴向上分别与主动尾柄I、被动尾柄5之间两处的间隙b为O.Imm O. 3_。当需要对工件内孔进行铰加工时,把主动尾柄I与机床主轴相连接,被动尾柄5与铰刀刀柄相连接后,即可在普通机床上对被铰孔中心和刀具中心不同心的工件进行铰孔加工。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大钢球与小钢球的直径差来满足各种铰刀与被加工件孔不同心的技术难点。权利要求1.一种浮动可调的铰刀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尾柄(I)、支承(2)、挡圈(3)、螺母(4)、被动尾柄(5)、小钢球(6)、垫块(7)和大钢球(8)所构成,主动尾柄(I)的大端与挡圈(3)过盈连接为一整体,垫块(7)外圆的两个月牙缺口内对称装有四个小钢球¢),主动尾柄(I)的 大端和被动尾柄(5)的台阶端分别有两个大小、长度相同的对称的梯形爪子,四个梯形爪子分别对称伸入四个小钢球(6)的缝隙间,月牙缺口的大小以主动尾柄(I)的一个爪子、被动尾柄(5)的一个爪子和两个小钢球(6)都放入其中后,两个小钢球还能自如转动为准,主动尾柄(I)的大端槽内与被动尾柄(5)的台阶端槽内各装有一个支承(2),在两个支承⑵之间有一个大钢球(8),两个支承⑵与大钢球⑶之间无间隙,螺母⑷的内孔穿过被动尾柄(5)后与挡圈(3)相连接,螺母⑷的内孔直径比被动尾柄(5)台阶端的直径大2. 5mm,被动尾柄(5)的台阶与螺母⑷孔壁之间的间隙(a)为O. 8mm 2mm,小钢球(6)在轴向上分别与主动尾柄(I)、被动尾柄(5)之间两处的间隙(b)为O. Imm O. 3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动可调的铰刀夹持装置,它由主动尾柄1、支承2、挡圈3、螺母4、被动尾柄5、小钢球6、垫块7和大钢球8所构成。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普通机床上,防止工件在铰孔加工过程中出现孔圆度、椭圆度超差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文档编号B23Q3/12GK102909586SQ201210334749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专利技术者汪植林 申请人: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动可调的铰刀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主动尾柄(1)、支承(2)、挡圈(3)、螺母(4)、被动尾柄(5)、小钢球(6)、垫块(7)和大钢球(8)所构成,主动尾柄(1)的大端与挡圈(3)过盈连接为一整体,垫块(7)外圆的两个月牙缺口内对称装有四个小钢球(6),主动尾柄(1)的大端和被动尾柄(5)的台阶端分别有两个大小、长度相同的对称的梯形爪子,四个梯形爪子分别对称伸入四个小钢球(6)的缝隙间,月牙缺口的大小以主动尾柄(1)的一个爪子、被动尾柄(5)的一个爪子和两个小钢球(6)都放入其中后,两个小钢球还能自如转动为准,主动尾柄(1)的大端槽内与被动尾柄(5)的台阶端槽内各装有一个支承(2),在两个支承(2)之间有一个大钢球(8),两个支承(2)与大钢球(8)之间无间隙,螺母(4)的内孔穿过被动尾柄(5)后与挡圈(3)相连接,螺母(4)的内孔直径比被动尾柄(5)台阶端的直径大2.5mm,被动尾柄(5)的台阶与螺母(4)孔壁之间的间隙(a)为0.8mm~2mm,小钢球(6)在轴向上分别与主动尾柄(1)、被动尾柄(5)之间两处的间隙(b)为0.1mm~0.3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植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