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解道德专利>正文

超薄型双向车床用主轴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925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型双向车床用主轴夹具,包括主轴箱,主轴箱的后端设置有主驱动同步带轮,主轴箱的前端设置有缸体;主驱动同步带轮和转轴做径向同步旋转;转轴和推体做径向同步旋转;推体和双筒接杆做径向同步旋转;双筒接杆和筒夹做径向同步旋转;筒夹用于夹持工件;缸体带动右筒体及推体左右移动,实现对工件的夹持或释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运转中的温度,密封性和防漏效果好;并且能够减少整体厚度,改变工件的夹紧方式,提高加工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向车床的附件,具体涉及一种超薄型双向车床用主轴夹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向车床用主轴夹具的工作原理是在轴座与转轴间产生缝隙,实现二者之间的相对高速运转。这种结构的夹具在注油时会在缝隙产生浐流且在缝隙中形成油膜。虽然在轴座与转轴间多开设了回流槽,但是在转轴相对于轴座作相对高速运转时,存在于缝隙中的油膜会发热,使夹具温度过高,加上材料膨胀等因素会使主轴被抱死,油膜还会使液压泵施予的压力阻泻和流失,使工件的夹持力不稳定;同时气液通过主轴轴承,还会对轴承产生很高的温升,这样势必造成对轴承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从而使得机床无法长期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薄型双向车床用主轴夹具,它可以用于双向车床双向车削同时夹紧工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超薄型双向车床用主轴夹具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主轴箱1,主轴箱I的后端设置有主驱动同步带轮21,主轴箱I的前端设置有缸体4 ;主驱动同步带轮21固定连接转轴7,主驱动同步带轮21和转轴7做径向同步旋转;转轴7设置于主轴箱I内,转轴7通过轴承16活动连接轴座5 ;轴座5与主轴箱I固定连接;转轴7的内孔沿轴向设置有轴承内压盖23和推体9,轴承内压盖23与推体9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5 ;推体9通过推体防转销8连接转轴7,转轴7和推体9做径向同步旋转;推体防转销8设置于转轴7的防转销槽内,防转销槽沿转轴7的轴向延伸,使推体9能够相对于转轴7的轴向移动;轴承内压盖23的内孔和推体9的内孔分别固定设置有筒体10 ;筒体10的内孔为锥形,在主轴箱I内形成内小外大的锥形孔;右筒体10固定连接缸体4 ;轴承内压盖23和推体9共同连接双筒接杆13 ;双筒接杆13通过双筒接杆防转螺钉14固定连接推体9,推体9和双筒接杆13做径向同步旋转;两个筒体10用于连接筒夹12,筒夹12用于夹持工件;所述缸体4通过缸盖2压入主轴箱I内,缸体4能够在主轴箱I内沿左右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右筒体10及推体9左右移动,使筒夹12内缩或松开,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夹持或释放;主轴箱I上设置有夹紧注油口 17,夹紧注油口 17与缸体4左侧的间隙连通;主轴箱I上还设置有释放注油口 18,释放注油口 18与缸体4右侧的间隙连通。所述两个筒体10分别连接有筒夹12 ;筒夹12的锥形外圆与筒体10的内孔相配合;筒夹12通过筒夹防转螺钉11固定连接双筒接杆13,双筒接杆13和筒夹12做径向同步旋转;所述双筒接杆13设置于两个筒夹12之间。所述两个筒体10中的一个连接有筒夹12 ;筒夹12的锥形外圆与筒体10的内孔相配合;所述两个筒体10中的另一个与筒夹12固定连接。所述主轴箱I的内右端面与缸体4左端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所述轴座5对应于轴承16的外环处设置有轴承拆卸螺钉6。所述轴承内压盖23沿轴向固定所述轴承16的内环;所述轴承16的外环通过轴承外压盖22实现固定。所述轴承内压盖23与转轴7固定连接。 所述轴承外压盖22与轴座5固定连接。所述释放注油口 18的出口处设置有封堵螺钉19。所述弹性件15嵌套在转轴7的内部。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弹性件嵌套在转轴的内部,减少了弹性件处在主轴尾部的伸出长度,从而能够达到超薄型的要求。本技术的作用缸与回转部位单独动作,能够解决主轴温度过高和抱死的问题,同时能够提高密封效果。本技术的主驱动同步带轮和转轴为径向同步旋转,转轴和推体为径向同步旋转,推体和双筒接杆为径向同步旋转,双筒接杆和筒夹为径向同步旋转,从而实现筒夹和主驱动同步带轮的防扭转径向同步功能。本技术能够降低运转中的温度,密封性和防漏效果好;并且能够减少整体厚度,改变工件的夹紧方式,提高加工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技术超薄型双向车床用主轴夹具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通过双筒夹夹持主轴工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仅安装一个筒夹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通过单筒夹夹持工件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I为主轴箱,2为缸盖,3为复位弹簧,4为缸体,5为轴座,6为轴承拆卸螺钉,7为转轴,8为推体防转销,9为推体,10为筒体(包括左、右筒体),11为筒夹防转螺钉,12为筒夹(包括左、右筒夹),13为双筒接杆,14为双筒接杆防转螺钉,15为弹性件,16为轴承,17为夹紧注油口,18为释放注油口,19为封堵螺钉,20为防护盖板,21为主驱动同步带轮,22为轴承外压盖,23为轴承内压盖。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5所示,本技术超薄型双向车床用主轴夹具,包括一主轴箱1,主轴箱I内固定设置有轴座5 ;轴座5通过螺钉与主轴箱I固定连接;轴座5的端面和外圆分别与主轴箱I的内左端面和内孔连接;轴座5的外侧设置有缸体4 ;缸体4设置于主轴箱I的前端;缸盖2将缸体4压入主轴箱I内,缸体4能够在主轴箱I内沿左右方向移动;缸盖2与主轴箱I之间通过螺钉实现固定连接;主轴箱I的内右端面与缸体4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复位弹簧3能够保证在液压源没有动力的时候,始终保证缸体4的前内端面与推体9分离;主轴箱I上设置有夹紧注油口 17,夹紧注油口 17与复位弹簧3所在的间隙(即主轴箱I的内右端面与缸体4左侧之间的间隙)连通;主轴箱I上还设置有释放注油口 18,释放注油口 18与缸体4右侧的间隙连通;释放注油口 18的出口处设置有封堵螺钉19 ;轴座5内设置有轴承16 ;轴座5通过轴承16活动连接转轴7 ;轴座5对应于轴承16的外环处设置有轴承拆卸螺钉6 ;轴承16的外环端面与轴座5的内孔端面贴齐;轴承16的外环通过轴承外压盖22实现固定;轴承外压盖22通过螺钉与轴座5固定连接;轴承16的内环通过轴承内压盖23实现固定;轴承内压盖23通过螺钉与转轴7固定连接;轴承内压盖23伸入转轴7的内孔,通过弹性件15连接推体9 ;推体9通过推体防转销8连接转轴7,转轴7和推体9做径向同步旋转;推体防转销8设置于转轴7的防转销槽内,防转销槽沿转轴7的轴向延伸,使推体9能够相对于转轴7的轴向移动;推体9的右端与缸体4的左端面之间设有间隙;推体9的位移行程由转轴7的内孔台阶和推体9的外凸台阶控制,以避免推体9与缸体4由于接触而产生的相对摩擦;轴承内压盖23的内孔和推体9的内孔分别固定设置有筒体10 ;左筒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轴承内压盖23 ;右筒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推体9 ;筒体10的内孔为锥形,在主轴箱I内形成内小外大的锥形孔;右筒体10固定连接缸体4 ;轴承内压盖23和推体9共同连接双筒接杆13 ;双筒接杆13通过双筒接杆防转螺钉14固定连接推体9,推体9和双筒接杆13做径向同步旋转;两个筒体10用于连接筒夹12 ;筒夹12的锥形外圆与筒体10的内孔相配合;筒夹12通过筒夹防转螺钉11固定连接双筒接杆13,双筒接杆13和筒夹12做径向同步旋转;双筒接杆13设置于两个筒夹12之间;筒夹12用于夹持工件;主轴箱I的后端设置有主驱动同步带轮21 ;主驱动同步带轮21通过数个螺钉直接固定于转轴7上,主驱动同步带轮21和转轴7做径向同步旋转;主驱动同步带轮21通过防护盖板20与主轴箱I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需要夹紧工件时,压力油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型双向车床用主轴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箱(1),主轴箱(1)的后端设置有主驱动同步带轮(21),主轴箱(1)的前端设置有缸体(4);主驱动同步带轮(21)固定连接转轴(7),主驱动同步带轮(21)和转轴(7)做径向同步旋转;转轴(7)设置于主轴箱(1)内,转轴(7)通过轴承(16)活动连接轴座(5);轴座(5)与主轴箱(1)固定连接;转轴(7)的内孔沿轴向设置有轴承内压盖(23)和推体(9),轴承内压盖(23)与推体(9)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5);推体(9)通过推体防转销(8)连接转轴(7),转轴(7)和推体(9)做径向同步旋转;推体防转销(8)设置于转轴(7)的防转销槽内,防转销槽沿转轴(7)的轴向延伸,使推体(9)能够相对于转轴(7)的轴向移动;轴承内压盖(23)的内孔和推体(9)的内孔分别固定设置有筒体(10);筒体(10)的内孔为锥形,在主轴箱(1)内形成内小外大的锥形孔;右筒体(10)固定连接缸体(4);轴承内压盖(23)和推体(9)共同连接双筒接杆(13);双筒接杆(13)通过双筒接杆防转螺钉(14)固定连接推体(9),推体(9)和双筒接杆(13)做径向同步旋转;两个筒体(10)用于连接筒夹(12),筒夹(12)用于夹持工件;所述缸体(4)通过缸盖(2)压入主轴箱(1)内,缸体(4)能够在主轴箱(1)内沿左右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右筒体(10)及推体(9)左右移动,使筒夹(12)内缩或松开,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夹持或释放;?主轴箱(1)上设置有夹紧注油口(17),夹紧注油口(17)与缸体(4)左侧的间隙连通;主轴箱(1)上还设置有释放注油口(18),释放注油口(18)与缸体(4)右侧的间隙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道德
申请(专利权)人:解道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