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连续制备纳米银的装置和纳米银的连续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17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续制备纳米银的装置和纳米银的连续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纳米银的连续制备方法。提供一种连续制备纳米银的装置和纳米银的连续制备方法。设有2个恒流泵或注射泵、三通管、管式反应器和加热器。三通管的一端连接管式反应器的进口端,三通管的另二端分别连接2个恒流泵或注射泵,用于输送原料液至反应器,管式反应器置于加热器中。取樟科植物制取植物水提取液;配制银前驱体溶液;取等同体积的植物水提取液和银前驱体溶液,加入到反应装置中反应,所得反应液即纳米银溶胶。所制得的银纳米颗粒主要呈球形,平均粒径为3~80nm,颗粒分散性好。且原料来源广泛,不需外加其它化学还原剂,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工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银的连续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植物还原法连续制备纳米 银的装置和纳米银的连续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级的单质银颗粒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抗菌、催化、能源、磁性和防护材料等领 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制备方法一般以物理法和化学法为主。尽管目前国内外对这两种 方法的研究较为充分,工艺技术也较为成熟,但是它们存在着生产成本较高和易污染环境等 缺点。生物还原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制备金属纳米颗粒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具有 诸多优点,如原料生物质来源广泛,环境友好且可再生,还原过程条件温和,不用外加其它 化学还原剂,所获得的纳米颗粒稳定性好等等。生物还原法又分为微生物还原法和植物还原 法。微生物法虽然能克服物理法和化学法生产成本较高,易污染环境等缺点,但是存在还原 速度较慢,微生物的获得(通过发酵等)比较麻烦等缺点。植物还原法由于其生物质的来源 广泛且简单,更加具有产业开发的价值。目前已发现了可以利用紫花苜蓿等植物生物质来制备银纳米颗粒,如Shankar等 (5/ofec/mo/.2003, 79, 1627-1631)报道了利用天竺葵的煮液还原制备银纳米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制备纳米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2个恒流泵或注射泵、三通管、管式反应器和加热器,三通管的一端连接管式反应器的进口端,三通管的另二端分别连接2个恒流泵或注射泵,用于输送原料液至反应器,管式反应器置于加热器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彪林丽芹黄加乐孙道华何宁王文塔杨欣王惠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