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制备
特别涉及纳米金属材料,是一种具有较高的表面活 性、催化性能和储氢性能的纳米材料。
技术介绍
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特有的小尺寸效应、表面特性和多种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其具 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Mg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因而是优异的还原剂、催化剂材 料,同时还是性能优异的储氢材料,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镁资源丰富、成本低廉, 使Mg纳米颗粒材料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纳米镁颗粒的形貌会对其表面吸附性能有显著影 响,因而开发出能低成本地制备颗粒形貌好、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的金属Mg纳米颗粒材料 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金属Mg纳米颗粒材料主要真空蒸发法、蒽镁分解法、催化法和氢 等离子金属反应法等方法制备。这些制备方法各有特色和优点,但也有一些不足,如颗粒形 貌不好、尺寸大,或工艺复杂,或成本高等问题。本申请人于2007年6月15日提出的专利 申请"200710118934.5, 一种Fe304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中公开了在非真空条件下,在 水介质中,采用电弧放电、纯铁阳极自耗制备Fe304纳米颗粒的方法,该方法适合于F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Mg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液氮介质中,采用电弧放电、纯镁阳极自耗制备Mg纳米颗粒,含有以下步骤: 1)将放电电极置于容器中,在容器中先加入无水乙醇,加入量为能覆盖容器底部,并保持无水乙醇液面距容器底部2-5mm,然后加入液氮,并使液氮的液面高于电极中轴线30-50mm;电极阴极采用石墨棒,阳极采用纯Mg棒,在所述石墨棒的端面开有内孔,该内孔的孔径比阳极直径大1-6mm,孔深为6-16mm; 2)将阴极和阳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负极和正极相连接; 3)将阴极和阳极移动至能发生电弧放电的起弧距离,并且阳极置于阴极端部的内孔,启动直流电源,使电极开始起弧放电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可夫,范肖凌,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