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换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6119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换挡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蜗杆,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蜗杆;蜗轮,所述蜗轮配合所述蜗杆,所述蜗轮侧面上设有槽型凸轮;离合器连杆,所述离合器连杆滑动连接所述槽型凸轮;丝杆,所述丝杆固定连接所述蜗轮;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凸缘凸轮,所述凸缘凸轮固定在所述丝杆螺母上;挡位拨叉连杆,所述挡位拨叉连杆配合所述凸缘凸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换挡装置,通过离合器连杆控制离合器的开合,同时通过挡位拨叉连杆控制变速器的挡位,最终实现了汽车的自动换挡功能,该装置的成本低、制造难度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换挡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行驶过程中换挡问题是汽车业界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从完全的手动操作变速装置到各种形式的自动变速装置,变速操纵机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舒适性、可操纵性和操作稳定性、安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轿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正慢慢地进入每一个家庭,越来越多的驾驶人员特别是新入门的驾驶人员对轿车的操作性能、价格、操作的简便和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对车俩的性能价格比的期望也越来越高。现有变速箱操纵机构除手动通过人力操纵外,还有通过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相结合来操纵,如AT (英文全称是automatic transmission,翻译为液力自动变速箱)、AMT (英文全称是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翻译为是机械式自动变速箱,是在通常的手动变速箱和离合器上配备一套电子控制的液压操纵系统,)、CVT (英文全称是Continuous Variable Transmission,翻译为连续可变传动)、DCT (英文全称是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翻译为双离合器变速箱,其中DSG变速箱只是大众的叫法Direct-Shift Gearing),这些变速箱的操纵系统就是我们常见的电液控制操纵系统,这类系统已经广泛被世界上高挡轿车、赛车等使用,但由于电液控制操作系统中有液压系统,对零件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制造工艺的难度较高,液压介质受温度等的影响较大,还有液体介质带来的密封难度等等,导致变速箱体整体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的居高不下,很难配置到中、低端车型,严重影响了该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换挡装置,解决了变速箱使用液压系统成本高、制造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换挡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蜗杆,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蜗杆;蜗轮,所述蜗轮配合所述蜗杆,所述蜗轮侧面上设有槽型凸轮;离合器连杆,所述离合器连杆滑动连接所述槽型凸轮;丝杆,所述丝杆固定连接所述蜗轮;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凸缘凸轮,所述凸缘凸轮固定在所述丝杆螺母上;挡位拨叉连杆,所述挡位拨叉连杆配合所述凸缘凸轮。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进一步的,所述蜗轮分度圆圆心和槽型凸轮的旋转圆心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槽型凸轮上设有凸轮槽,所述离合器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凸轮槽。进一步的,所述凸缘凸轮的中心线与丝杆螺母的中心线平行。进一步的,离合器连杆包括第一离合器连杆和第二离合器连杆;所述蜗轮两侧面上各设有一个槽型凸轮,分别为第一槽型凸轮和第二槽型凸轮,所述第一槽型凸轮和第二槽型凸轮的相位角相差180° ;所述第一离合器连杆配合第一槽型凸轮,第二离合器连杆配合第二槽型凸轮。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型凸轮上设有第一凸轮槽,所述第二槽型凸轮上设有第二凸轮槽,所述第一离合器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一凸轮槽,第二离合器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二凸轮槽。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的相位角相差180°。进一步的,凸缘凸轮600的呈“S”型。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换挡装置,通过离合器连杆控制离合器的开合,同时通过挡位拨叉连杆控制变速器的挡位,最终实现了汽车的自动换挡功能,该装置的成本低、制造难度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自动换挡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自动换挡装置另一方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换挡装置,包括驱动电机; 蜗杆100,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蜗杆100 ;蜗轮200,所述蜗轮200配合所述蜗杆100,所述蜗轮200侧面上设有槽型凸轮210 ;离合器连杆300,所述离合器连杆300滑动连接所述槽型凸轮210 ;丝杆400,所述丝杆400固定连接所述蜗轮200 ;丝杆螺母500,所述丝杆螺母500转动连接所述丝杆400 ;凸缘凸轮600,所述凸缘凸轮600固定在所述丝杆螺母500上;挡位拨叉连杆700,所述挡位拨叉连杆700配合所述凸缘凸轮600。具体的,驱动电机为直流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等,该电机的动作由采集到的汽车发动机转速、车速、扭矩等信号输入到ECU进行运算后输出信号控制,该驱动电机可实现正、反转,转动的转数或者角度可控制。蜗杆100,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蜗杆100,所述蜗杆100采用标准蜗杆。蜗轮200,所述蜗轮200配合所述蜗杆100。所述蜗轮200采用圆柱蜗轮,所述蜗轮200侧面上设有槽型凸轮210,所述蜗轮200分度圆圆心和槽型凸轮210的旋转圆心相同。离合器连杆300,所述离合器连杆300滑动连接所述槽型凸轮210。所述离合器连杆300控制离合器的开合,所述槽型凸轮210上设有凸轮槽,所述离合器连杆300的一端滑动连接凸轮槽,另一端带动变速箱离合器的分离和结合。丝杆400,所述丝杆400固定连接所述蜗轮200,本实施例中是圆珠滚动丝杆,亦可采用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丝杆。丝杆螺母500,所述丝杆螺母500固定连接所述丝杆400。凸缘凸轮600,所述凸缘凸轮600固定在所述丝杆螺母500上,所述凸缘凸轮600的中心线与丝杆螺母500的中心线平行,凸缘凸轮600的上下偏移尺寸为挡位行程。挡位拨叉连杆700,所述挡位拨叉连杆700配合所述凸缘凸轮600。所述挡位拨叉连杆700控制变速器齿轮的咬合与分离。下面详细介绍离合器连杆300对于离合器的控制过程。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双离合器,所以具有两个离合器连杆300,分别为第一离合器连杆310和第二离合器连杆320 ;蜗轮200两侧面上各设有一个槽型凸轮210,分别为第一槽型凸轮211和第二槽型凸轮212,所述第一槽型凸轮211和第二槽型凸轮212的相位角相差180° ;第一离合器连杆310配合第一槽型凸轮211,第二离合器连杆320配合第二槽型凸轮212。所述第一槽型凸轮211上设有第一凸轮槽2111,所述第二槽型凸轮212上设有第二凸轮槽2121,所述第一离合器连杆310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一凸轮槽2111,第二离合器连杆320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二凸轮槽2121。第一凸轮槽2111和第二凸轮槽2121形状相同,都包括基圆部分21跟凸缘部分22,第一凸轮槽2111和第二凸轮槽2121的相位角相差180°。当第一离合器连杆310和第二离合器连杆320中的一个处在凸缘部分的最顶端时,另外一个处在基圆部分,处在凸缘部分的最顶端的离合器连杆300带动离合器分离,另外一个则保持离合器的结合状态。同理,在蜗轮200旋转180°之后,这两个离合器连杆所处状态正好相反,以此操控离合器的状态也相反。在这样的往返运动下,离合器连杆300来带动离合器实现二个离合器的结合一分开一结合一分开的循环动作。下面详细介绍挡位拨叉连杆700对于变速器齿轮咬合和分离的控制过程。因为丝杆400固定在蜗轮200上,因此,在控制离合器开合动作的同时,丝杆400随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蜗杆,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蜗杆;蜗轮,所述蜗轮配合所述蜗杆,所述蜗轮侧面上设有槽型凸轮;离合器连杆,所述离合器连杆滑动连接所述槽型凸轮;丝杆,所述丝杆固定连接所述蜗轮;?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凸缘凸轮,所述凸缘凸轮固定在所述丝杆螺母上;挡位拨叉连杆,所述挡位拨叉连杆配合所述凸缘凸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经朝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