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控制的换档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956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控制的换档杆设备,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该集成控制的换档杆设备提供了+/-档的M模式以便作为基础功能与P档(驻车档)、R档(倒档)、N档(空档)和D档(前进挡)的自动模式一起感觉动态换档操纵触感,并且进一步提供了集成模式6,以便为发动机控制单元提供由于自动换档杆的位置改变而生成的电信号,从而通过驾驶员的简单操作,除了变速器之外,对发动机、悬架设备或转向设备进行控制,进而在集成控制的换档杆设备可以应用于车辆时,显著地提高了便利性,特别是进一步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品质和适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控制的换档杆设备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1年7月2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1-0075855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为车辆的操作设备的换档杆设备,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控制的换档杆设备,其中除了M(运动)模式之外进一步实施了各种附加模式,从而为驾驶员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性。
技术介绍
通常而言,作为操作设备的换档杆用于根据车辆速度而改变手动变速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或自动变速器的档位,该换档杆沿着档门式样(gatepatterns)移动,从而实现换档模式,例如P档(驻车档)、R档(倒档)、N档(空档)和D档(前进挡)。车辆的品质和适销性的满意度依赖于在驾驶汽车时进行的换档操作触感,或者换档感觉,但是此外,该满意度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够满足驾驶员换档体验的换档模式。作为满足驾驶员换档体验的实例,提供了一种所谓的手动/自动可自由转换(tipstronic)类型的换档杆设备,其能够在自动变速器车辆中操作手动变速器感觉的手动变速器模式。图12A、12B和12C显示了通常应用于手动/自动可自由转换类型的换挡杆设备的档门式样。图12A显示了档门式样110,其中P档(驻车档)、R档(倒档)、N档(空档)和D档(前进挡)的自动变速器模式120以及2-L档的手动变速器模式130沿直线设置在指示板100上,图12B显示了档门式样210,其中P档(驻车档)、R档(倒档)、N档(空档)和D档(前进挡)的自动变速器模式220以及+/-档的手动变速器模式230以J形设置在指示板200上,并且图12C显示了档门式样310,其中P档(驻车档)、R档(倒档)、N档(空档)和D档(前进挡)的自动变速器模式320以及+/-档的手动变速器模式330以H形设置在指示板300上。通常,自动变速器模式120、220和320称为自动模式,而手动变速器模式130、230和330称为运动模式或M模式。自动变速器模式120、220和320是档位根据P档(驻车档)、R档(倒档)、N档(空档)和D档(前进挡)而改变的模式,并且手动变速器模式130、230和330是根据驾驶员的需要通过从当前档位减速或加速一个档位而使换档杆能够固定的模式,同时利用操作至自动变速器状态下的换档杆驱动车辆。也即,在手动变速器模式130、230和330下,当换档杆移动到从D档(前进挡)分支出的手动变速器模式130、230和330时,当前档位被保持,并且在此状态下,当换档杆被拉动到后侧并释放时,当前档位能够通过减档一个档位而被减速(-档),同时当换档杆被推动到前侧并释放时,换档杆能够通过加档一个档位而被加速(+档)。在进行该操作时,与手动变速器不同,驾驶员不需要踩踏离合器踏板或者将他/她的脚抬离加速器踏板以感觉快速的换档响应度,因此,除了换档操作触感之外,车辆的品质和适销性的满意度能够通过满足驾驶员换档体验而被显著提高。然而,存在驾驶员意欲从汽车获得更大便利性的趋势,并且作为沿循该趋势的实例,可以提供一种灵活换档杆,其能够通过换档操作显著提高车辆的品质和适销性。不同于与变速器机械连接的换挡杆,该灵活换挡杆使用感测换挡杆位置改变的控制器(TCU或ECU)以及将该位置改变转换为活动动力的致动器。即使在此情况下,驾驶员也通过根据档门模式而改变换挡杆的位置从而将换挡杆改变到预期档位,但是能够更为多样地且便利地实施其它附加功能。灵活换档杆用作所有类型变速器的操作设备,并且作为采用灵活换档杆的代表性实例,能够提供线控换档(shiftbywire;SBW)类型的变速器系统。用于实施应用于灵活换档杆的各种操作功能的附加功能的实例可以包括驻车释放致动器(PRA)配置。这是能够加强TCU的失灵的附加功能的一个实例,该TCU通过在换档杆位于档门式样的预定位置处时将控制信号发送到驻车释放致动器(PRA)而控制变速器、关闭发动机、或者N档位驻车/轿车冲洗/手动释放/恶意释放截止。但是,通过灵活换档杆获得更大便利性的驾驶员必然希望得到越来越大的便利性,因此即使在灵活换档杆中,也应当通过实施更多功能来满足已经得到提高的品质和适销性的多种需求。韩国专利申请特开No.10-2008-0021386(2008年3月7日)涉及一种用于切换模式的换挡杆设备。公开于该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集成控制的换档杆设备,其能够实现诸如M(运动)模式的动态换档操作触感,并且在实施各种变速器模式的同时,通过控制信号而非处于自动换档杆的预定档门式样位置的变速器模式,该集成控制的换档杆设备能够实现便利性,以便根据自动换档杆的位置操作而利用电信号实现发动机控制、悬架控制和转向控制。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集成控制的换档杆设备,包括:档门式样,在所述档门式样中,通过被手部握持而移动的自动换档杆按照作为基础移动路径的P档(驻车档)、R档(倒档)、N档(空档)和D档(前进挡)的自动模式移动,其中在所述档门式样中,M模式从D档(前进挡)位置分支出到所述自动模式的一个侧部,在所述M模式中,通过移动所述自动换档杆的位置而生成用于+档模式和-档模式的一个电信号,所述+档模式为1档位加档加速状态,所述-档模式为1档位减档减速状态,并且集成模式从所述D档(前进挡)位置连结到平直路径,以便分支出到与所述M模式不相干涉的位置,在所述集成模式中,通过移动所述自动换档杆的位置而生成用于控制车辆的各部件的另一个电信号,所述另一个电信号与变速器的控制无关。在所述集成模式中,在E-S和S-E位置处可以生成不同的电信号,所述E-S和S-E位置为所述自动换档杆的不同移动位置。所述集成模式可以通过利用集成模式传感器单元、驱动保持单元和操纵感觉单元进行实施,所述集成模式传感器单元随着所述自动换档杆进入所述集成模式而分配作用力感觉,并感测E-S集成模式和S-E集成模式的进入位置,所述驱动保持单元即使在所述自动换档杆移动到所述E-S集成模式和所述S-E集成模式也保持D档(前进挡)状态,所述操纵感觉单元根据所述E-S集成模式或所述S-E集成模式的操纵而分配换档操纵感觉。所述集成模式传感器单元可以包括运动块21和模式改变检测单元,所述运动块21联接到与所述自动换档杆联接的选档杆(shiftrod),当所述自动换档杆向着所述集成模式移动时,所述选档杆通过换档轴铰接到所述换档杆壳体,所述模式改变检测单元检测E-S→S-E位置移动,并且在根据所述自动换档杆从E-S到S-E的移动而将线性运动转换为运动块21的旋转运动的同时,所述模式改变检测单元产生作用力感觉。所述模式改变检测单元可以包括偏心凸轮、一对辊子和感测构件,所述偏心凸轮通过与所述运动块进行齿条齿轮联接而旋转,所述一对辊子在两个侧向侧支撑所述偏心凸轮,并且在至少一侧由于所述偏心凸轮的旋转引起的相位改变而被推动,以便被挤压并且进行弹性变换以形成作用力感觉,所述感测构件通过检测由所述偏心凸轮的旋转引起的相位改变而检测用于所述E-S集成模式或S-E集成模式的电信号。所述感测构件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集成控制的换档杆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控制的换档杆设备,包括:档门式样,在所述档门式样中,以手部握持而移动的自动换档杆按照作为基础移动路径的P档、R档、N档和D档的自动模式移动,其中在所述档门式样中,M模式从D档位置分支出到所述自动模式的一个侧部,在所述M模式中,通过移动所述自动换档杆的位置而生成用于+档模式和?档模式的一个电信号,所述+档模式为1档位加档加速状态,所述?档模式为1档位减档减速状态,并且集成模式从所述D档位置连结到平直路径,以便分支出到与所述M模式不相干涉的位置,在所述集成模式中,通过移动所述自动换档杆的位置而生成用于控制车辆的各部件的至少一个其它电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电信号与变速器的控制无关。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9 KR 10-2011-00758551.一种集成控制的换档杆设备,包括:档门式样,在所述档门式样中,以手部握持而移动的自动换档杆按照作为基础移动路径的P档、R档、N档和D档的自动模式移动,其中在所述档门式样中,M模式从D档位置分支出到所述自动模式的一个侧部,在所述M模式中,通过移动所述自动换档杆的位置而生成用于+档模式和-档模式的一个电信号,所述+档模式为1档位加档加速状态,所述-档模式为1档位减档减速状态,并且集成模式从所述D档位置连结到平直路径,以便分支出到与所述M模式不相干涉的位置,在所述集成模式中,通过移动所述自动换档杆的位置而生成用于控制车辆的各部件的至少一个其它电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其它电信号与变速器的控制无关,其中在所述集成模式中,在E-S和S-E位置处生成不同的电信号,所述E-S和S-E位置为所述自动换档杆的不同移动位置,其中所述集成模式通过利用集成模式传感器单元、驱动保持单元和换档感觉单元进行实施,所述集成模式传感器单元感测E-S集成模式和S-E集成模式的进入位置,所述驱动保持单元即使在所述自动换档杆移动到所述E-S集成模式和所述S-E集成模式时也保持D档状态,所述换档感觉单元根据所述E-S集成模式或所述S-E集成模式的操纵而分配换档操纵感觉,其中所述集成模式传感器单元包括:运动块,所述运动块联接到与所述自动换档杆联接的选档杆,当所述自动换档杆向着所述集成模式移动时,所述选档杆通过换档轴铰接到换档杆壳体;以及模式改变检测单元,所述模式改变检测单元检测E-S→S-E位置移动,并且在根据所述自动换档杆从E-S位置到S-E位置的移动而将线性运动转换为运动块的旋转运动的同时,所述模式改变检测单元产生作用力感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控制的换档杆设备,其中所述模式改变检测单元包括:偏心凸轮,所述偏心凸轮通过与所述运动块进行齿条齿轮联接而旋转;一对辊子,所述一对辊子在两个侧向侧处支撑所述偏心凸轮,并且其至少一侧由于所述偏心凸轮的旋转所引起的相位改变而被推动,以便被挤压并且进行弹性变换以形成作用力感觉;以及感测构件,所述感测构件通过检测由所述偏心凸轮的旋转引起的相位改变而检测用于所述E-S集成模式或S-E集成模式的电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控制的换档杆设备,其中所述感测构件为非接触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志赫赵阳来许春宁李光基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SL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