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礼明专利>正文

折叠式便携电动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1885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便携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电源、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位于前轮或后轮处;所述电源固定于车架上;所述车架包括:主梁、第一侧梁、第二侧梁;所述第一侧梁与第二侧梁并列设置并与主梁为中心线呈对称状态,所述第一侧梁、第二侧梁与主梁通过活动轴交叉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滑套与定位孔调整高矮长短;可以对该车进行折叠,从而减小其占用的空间,同时靠椅和后轮还可以当做支撑装置将三轮车支撑于地面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动车。
技术介绍
三轮车(tricycle),安装三个轮的脚踏车,装置车厢或平板,用来载人或装货,三轮车是一种自行车改造而成的交通工具,可以载人也可运货,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非常流行,逐步取代了人力车的地位。三轮车状似人力车与自行车的一种结合体。三轮车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有一个可以转向的车轮,车把、车铃、车闸、脚蹬子和车座,用链条带动后部的车轮转动。三轮车后部主要是车厢,厢体为木制半圆形,可以并排乘坐两个人。车厢上安装有可以折叠的防雨篷,下面装有弹簧和两个轮子。座位下面是一个木箱,可以开启,里面存放车夫的工具杂物等。座位上有用布和棉絮做成的坐垫,下方 有脚踏板。车厢前面两看挂钩,可挂防雨门帘,门帘一般用帆布或油布做成,冬季则改用棉门帘,挡风避寒。三轮车的缺点是后车厢占用空间比较大,同时携带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便携电动三轮车。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折叠式便携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电源、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位于前轮或后轮处;所述电源固定于车架上;所述车架包括主梁、第一侧梁、第二侧梁;所述第一侧梁与第二侧梁并列设置并与主梁为中心线呈对称状态,所述第一侧梁、第二侧梁与主梁通过活动轴交叉连接;所述主梁上开有若干定位孔,有一横板位于主梁、第一侧梁与第二侧梁上方,所述横板下面前部活动连接第一侧梁与第二侧梁;该横板下面后部有滑套,该横板通过该滑套活动连接主梁;所以该横板一端能够在主梁上滑动。所述三轮车的还包括固位插销,所述插销插于若干定位孔中。所述主梁的前端开有通孔,前叉穿过该通孔与主梁活动连接,所述前叉两端分别连接前轮和车把。所述主梁后端设置有靠背。所述第一侧梁与第二侧梁同一端分别连接两个后轮,所述两个后轮通过连接轴相互连接。所述横板上固定连接鞍座、座椅或沙发等用于人坐的设施。所述滑套为金属滑套或金属滑套与橡皮滑套配合所制成的滑套。所述车架是由具有光滑表面的材料制成,优选为表面光滑的金属材料。所述三轮车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于车把上,所述控制器、电源、动力系统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动力系统为动力轮,所述前轮或后轮为动力轮或非动力轮。所述三轮车还包括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设置于前轮和/或后轮上的刹车鼓、控制线、设置于车把上的控制闸,所述控制闸通过控制线连接刹车鼓。所述三轮车还包括脚蹬,所述脚蹬设置固定于第一侧梁与第二侧梁上或主梁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可以通过滑套与定位孔调整高矮长短;其二、可以对该车进行折叠,从而减小其占用的空间,同时靠椅和后轮还可以当做支撑装置将三轮车支撑于地面上;其三、本技术所述三轮车,因可折叠而方便携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把;2、鞍座;3、靠背;4、金属滑套;5、橡皮滑套;6、第一侧梁;7、第二侧 梁;8、主梁;9、活动轴;10、定位孔;11、固位插销;12、脚蹬;13、后轮;14、刹车鼓;15、前轮;16、减震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折叠式便携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架、前轮15、后轮13、电源、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位于前轮15处;所述电源为锂电池电源,该锂电池电源固定于车架上;所述车架包括主梁8、第一侧梁6、第二侧梁7 ;所述第一侧梁6与第二侧梁7并列设置并与主梁8为中心线呈对称状态,所述第一侧梁6、第二侧梁7与主梁8通过活动轴9交叉连接;所述主梁8上开有定位孔10,有一横板位于主梁8、第一侧梁6与第二侧梁7上方,所述横板下面前部活动连接第一侧梁6与第二侧梁7 ;该横板下面后部有滑套,该横板通过该滑套活动连接主梁8 ;所以横板一端能够在主梁8上滑动。所述三轮车的还包括固位插销11,所述插销插于定位孔10中。所述主梁8的前端开有通孔,前叉穿过该通孔与主梁8活动连接,所述前叉两端分别连接前轮15和车把I。所述主梁8后端设置有靠背3。所述第一侧梁6与第二侧梁7同一端分别连接两个后轮13,所述两个后轮13通过连接轴相互连接。所述横板上固定连接鞍座2。所述滑套为金属滑套4与橡皮滑套5配合所制成的滑套。所述车架是由具有光滑表面的材料制成,优选为表面光滑的金属材料。所述三轮车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于车把I上,所述控制器、电源、动力系统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动力系统为动力轮,所述前轮为动力轮。所述三轮车还包括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设置于前轮15上的刹车鼓、控制线、设置于车把上的控制闸,所述控制闸通过控制线连接刹车鼓。所述三轮车还包括脚蹬12,所述脚蹬12设置固定于第一侧梁6与第二侧梁7上。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折叠式便携电动三轮车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相似,区别在于有一对减震弹簧16,所述减震弹簧其中一个连接主梁8后部下方与第一侧梁6后部上方,其中另一个连接主梁8后部下方与第二侧梁7后部上方。这样设置,起到减震作用。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指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其变更也应当落 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权利要求1.折叠式便携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前轮、后轮、电源、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位于前轮或后轮处;所述电源为锂电池电源,该锂电池电源固定于车架上;所述车架包括主梁、第一侧梁、第二侧梁;所述第一侧梁与第二侧梁并列设置并与主梁为中心线呈对称状态,所述第一侧梁、第二侧梁与主梁通过活动轴交叉连接; 所述主梁上开有定位孔,有一横板位于主梁、第一侧梁与第二侧梁上方,所述横板下面前部活动连接第一侧梁与第二侧梁;该横板下面后部有滑套,该横板通过该滑套活动连接主梁; 所述三轮车的还包括固位插销,所述插销插于定位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折叠式便携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前端开有通孔,前叉穿过该通孔与主梁活动连接,所述前叉两端分别连接前轮和车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折叠式便携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后端设置有靠背。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折叠式便携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上固定连接鞍座。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折叠式便携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车架是由具有光滑表面的材料制成,优选为表面光滑的金属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折叠式便携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轮车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于车把上,所述控制器、电源、动力系统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动力系统为动力轮,所述前轮为动力轮。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折叠式便携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轮车还包括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设置于前轮上的刹车鼓、控制线、设置于车把上的控制闸,所述控制闸通过控制线连接刹车鼓。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折叠式便携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轮车还包括脚蹬,所述脚蹬设置固定于第一侧梁与第二侧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便携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电源、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位于前轮或后轮处;所述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折叠式便携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前轮、后轮、电源、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位于前轮或后轮处;所述电源为锂电池电源,该锂电池电源固定于车架上;所述车架包括:主梁、第一侧梁、第二侧梁;所述第一侧梁与第二侧梁并列设置并与主梁为中心线呈对称状态,所述第一侧梁、第二侧梁与主梁通过活动轴交叉连接;所述主梁上开有定位孔,有一横板位于主梁、第一侧梁与第二侧梁上方,所述横板下面前部活动连接第一侧梁与第二侧梁;该横板下面后部有滑套,该横板通过该滑套活动连接主梁;所述三轮车的还包括固位插销,所述插销插于定位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礼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礼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