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折叠便携三轮踏溜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188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31
一种快捷折叠便携三轮踏溜车,包括车身后件、车梁、前管件、支撑架、前叉、V字型折叠手把、前轮、后轮和驱动机构,车身后件的主件连接后叉、折叠后叶、固轴件和抱箍片,后叉连接面板,车梁连接折叠后叶和前管件,支撑架连接主件和前管件,V字型折叠手把与前叉连接,前叉连接前管件,前叉安装前轮,后叉安装后轮轴,后轮轴安装后轮,驱动机构的结构是:曲轴是一盖形冲件与Z字形的圆钢件焊接而成,定位轴与主件固定,两踏杆与定位轴的两头套接,两踏脚安装于两踏杆的后端,两连接耳通过螺栓固定在两踏杆上,两摆片连接两连接耳,两摆片连接曲轴的两端,后级齿轮通过轴安装在主件和固轴件上,链轮与后级齿轮同轴连接,飞轮安装在后轮轴上,链条绕接于链轮和飞轮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脚上下踩踏站立骑行的三轮踏溜车,特别涉及一种以几种铝挤型进行冲压等再加工,再用螺栓进行连接的快捷折叠便携三轮踏溜车
技术介绍
本设计人在先设计的踏溜车,虽然很好玩,但是并不便携,而且在生产的工艺方面和成品后的档次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遗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在原踏溜车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更加便携、更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档次更高的快捷折叠便携三轮踏溜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快捷折叠便携三轮踏溜车,包括车身后件、车梁、前管件、支撑架、前叉、V字型折叠手把、前轮、后轮和驱动机构,其特征是车身后件包括主件、后叉、折叠后叶、固轴件、抱箍片和面板,后叉通过两螺栓与主件连接,面板通过螺栓与后叉连接,折叠后叶通过两螺栓与主件连接,固轴件通过两螺栓与主件连接,抱箍片通过两螺栓与主件连接,抱箍片与主件连接处抱接支撑架,折叠后叶与车梁转动连接,车梁转动连接前管件,前管件转动连接支撑架,V字型折叠手把与前叉连接,前叉通过七件碗与前管件连接,前轮安装于前叉,后轮轴安装于后叉,两后轮安装于后轮轴,驱动机构包括定位轴、踏杆、连接耳、踏脚、曲轴、摆片、前级齿轮、后级齿轮、链轮、飞轮、后轮轴和链条,曲轴是一盖形冲件与折弯成Z字形的圆钢件焊接而成,曲轴上还连接有前级齿轮和定位圆片,曲轴、前级齿轮和定位圆片,通过两螺栓安装于镶嵌在主件上的一轴承的内孔中,定位轴与主件固定,两踏杆与定位轴的两头作转动套接,两踏脚安装于两踏杆的后端,两连接耳通过螺栓固定在两踏杆上,两摆片转动连接两连接耳,两摆片转动连接曲轴的两端,后级齿轮通过轴安装在主件和固轴件上,链轮与后级齿轮同轴连接,飞轮安装在后轮轴上,链条绕接于链轮和飞轮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车采用V字型折叠手把和车身采用四连杆的连接方式,使该车能方便折叠、便于携带,车身采用铝剂型再冲压加工的方式,使该车的档次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构造效果图。图2为本技术主件的构造图。图3为本技术后叉的构造图。图4为本技术车梁的构造图。图5为本技术曲轴的构造图。图6为本技术V字形折叠手把展开图。图7为本技术V字形折叠手把折叠图。图8为本技术V字形折叠手把的左部件构造图。图9为本技术V字形折叠手把的右部件构造图。图10为本技术车身折叠过程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折叠完毕的效果图。图中1——车身后件,2——车梁,3——前管件,4——支撑架,5——前叉,6——V字型折叠手把,7—前轮,8—后轮,9—驱动机构;其中车身后件I还包括11—主件,12——后叉,13——折叠后叶,14——固轴件,15——抱箍片,16——面板;车梁2上还包括有21—锁把,22—保险销;V字型折叠手把6还包括61—手把基座,62——左部件,63——右部件,64——左右手把,65——左右快拆,66——靠山片,67——压盒,68—带把螺栓,69—内伸管;驱动机构9还包括91—定位轴,92——踏杆,921——连接耳,93——踏脚,94——摆片,95——曲轴,951——前级齿轮,96——后级齿轮,97—— 链轮,98——飞轮,981——后轮轴,99——链条。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I、图6,所述的快捷折叠便携踏溜车,包括车身后架I、车梁2、前管件3、支撑架4、前叉5、V字型折叠手把6、前轮7、两后轮8、驱动机构9 ;所述的车身后件I,包括主件11、后叉12、折叠后叶13、固轴件14、抱箍片15和面板16,所述的主件11是中部有一大孔、前部和后部各有一孔、后端上下各有一孔、顶部有一半圆凹槽、后端有一圆弧凹形的铝剂型切片件,所述主件11的前部孔称为第一孔,所述主件11中部大孔称为第二孔,所述主件11后部孔称为第三孔,将所述的第三孔的左面铣成沉孔,所述的沉孔与所述的第二孔联通,所述第二孔的右面镶嵌有一轴承,所述第三孔的右面镶嵌有一滚针轴承,将后端的上下两孔攻成螺纹孔,称为第一对螺孔,在所述主件11后端的圆弧凹形处,上下各开有一螺纹孔,称为第二对螺孔,在所述主件11的前端上下各开有一螺纹孔,称为第三对螺孔,在所述主件11顶部的半圆凹槽两边各开有一螺纹孔,称为第四对螺孔;所述的后叉12是一段面包型铝型材折弯后、前端上下冲孔、后两端打扁开孔后而成,所述的后叉12的后两端分别开有一放轴承的孔三个放螺栓的孔,再配合四片与所述后叉12两后端相对应的金属片,再用螺栓将两轴承安装于所述后叉12的两后端,所述后叉12的两冲孔通过两螺栓与所述主件11的第二对螺孔连接,所述的后叉12上还开有数个连接所述面板16的螺纹孔,所述的折叠后叶13是上部带圈下部带钩的铝剂型切断件,所述的折叠后叶13上开有两孔,所述折叠后叶13的两孔通过两螺栓与所述主件11的第三对螺孔连接,所述的固轴件14是前部镶嵌一轴承、后部上下各带一孔的部件,所述固轴件14的两孔通过两螺栓与所述主件11的第一对螺孔连接,所述的抱箍片15是前后各带一孔、中部呈半圆形上抛的冲压件,所述抱箍片15的两孔通过两螺栓与所述主件11的第四对螺孔连接,所述的面板16是铝冲压件或铝压铸件,所述的面板16通过螺栓与所述的后叉12连接。所述的车梁2是一顶部为圆弧,底部为开口的拱形铝冲压件,所述的车梁2的前部下方开有一对穿孔,所述车梁2的后部一体冲压成折叠前叶,所述车梁2的折叠前叶件通过对锁螺栓,与所述车身后件I的所述折叠后叶13作可转动连接,所述车梁2的折叠前叶上还安装有所述的锁把21和所述的保险销22,所述的锁把21由半圆锁轴和钮把构成,所述的半圆锁轴是半圆轧钢的切断件,然后右端开有螺孔而成,左端连接钮把,所述锁把21的半圆锁轴安装于所述车梁2的折叠前叶下部,所述的保险销22成一丁字形,所述保险销22 丁字的横划成上抛弧形,弧形上带槽,所述的保险销22和弹簧配合,安装于所述车梁2折叠前叶的中部。所述的前管件3是一圆圈和一槽组合的铝挤型材切断件,所述前管件3槽型的上下各冲有一对对穿孔,所述前管件3槽型的中部冲有一对豁口,所述前管件3的下对穿孔通过对锁螺栓与所述车梁2前部的对穿孔作可转动连接,所述前管件3的上对穿孔与所述的支撑架4的两端作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支撑架4是圆径金属杆制成开口的框形,所述支撑架4的一端被所述的抱箍片15和所述的主件11转动抱接,所述支撑架4开口的两端扣入所述前管件3的上对穿孔中。所述的V字形折叠手把6是双重锁接式V字形折叠手把,所述的V字形折叠手把6包括手把基座61、左部件62、右部件63、左右手把64、左右快拆65、靠山片66、压盒67、带把螺栓68和内伸管69 ;·所述的手把基座61,是一铝型材,铝型材上有两向上带开缝的孔,切断后经开孔和车加工后而成;所述手把基座61开缝孔相垂直处有两对螺纹孔,所述手把基座61的顶部有一向下的贯通孔、底部向上有一沉孔,所述手把基座61的所述沉孔紧配套接一所述的内伸管69。所述的左部件62是一铝压铸的部件,所述左部件62的底部带一左轴、左轴的前端向上有一连接左手把64的连杆,连杆的右侧连接有一钩状体,所述左部件62左轴的后端有螺纹孔,所述的右部件63是一铝压铸的部件,所述右部件63底部带一右轴、右轴的前端向上有一连接右手把64的连杆,连杆的左侧连接有一矩形体,所述右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捷折叠便携三轮踏溜车,包括车身后件、车梁、前管件、支撑架、前叉、V字型折叠手把、前轮、后轮和驱动机构,其特征是:车身后件包括主件、后叉、折叠后叶、固轴件、抱箍片和面板,后叉通过两螺栓与主件连接,面板通过螺栓与后叉连接,折叠后叶通过两螺栓与主件连接,固轴件通过两螺栓与主件连接,抱箍片通过两螺栓与主件连接,抱箍片与主件连接处抱接支撑架,折叠后叶与车梁转动连接,车梁转动连接前管件,前管件转动连接支撑架,V字型折叠手把与前叉连接,前叉通过七件碗与前管件连接,前轮安装于前叉,后轮轴安装于后叉,两后轮安装于后轮轴,驱动机构包括定位轴、踏杆、连接耳、踏脚、曲轴、摆片、前级齿轮、后级齿轮、链轮、飞轮、后轮轴和链条,曲轴是一盖形冲件与折弯成Z字形的圆钢件焊接而成,曲轴上还连接有前级齿轮和定位圆片,曲轴、前级齿轮和定位圆片,通过两螺栓安装于镶嵌在主件上的一轴承的内孔中,定位轴与主件固定,两踏杆与定位轴的两头作转动套接,两踏脚安装于两踏杆的后端,两连接耳通过螺栓固定在两踏杆上,两摆片转动连接两连接耳,两摆片转动连接曲轴的两端,后级齿轮通过轴安装在主件和固轴件上,链轮与后级齿轮同轴连接,飞轮安装在后轮轴上,链条绕接于链轮和飞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明方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车中宝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庞明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