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勒伤车用安全带织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1582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勒伤车用安全带织带,由M×N个拉胀单元拼接构成,整体表现为一条连续的、且带有正交凸痕的带状结构;其中,M代表织带所含拉胀单元的列数、N代表织带的一个完整列所含拉胀单元的个数。所述的拉胀单元的形状为具有正交凸痕的连续曲面,包括四条正交的凸痕和四个近似三角形的过渡曲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受到具有加速度的人体上肢躯干的撞击,织带沿纵向被拉伸,因具有负泊松比拉胀特性,织带沿横向发生膨胀变形,使得织带与人体接触面积增大。在相同的撞击力度下,受力面积增大使得人体胸部和腹部所受压强相应减小,从而减小对乘员躯干的挤压,避免肋骨及内脏损伤,以避免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安全带,特别是一种防勒伤车用安全带织带
技术介绍
目前,乘用汽车广泛采用三点式安全带保护乘员。在汽车发生碰撞时,通过被锁紧的安全带织带将乘员“束缚”在座椅上,限制乘员的前移量,以避免乘员与汽车内饰发生二次碰撞或被甩出车外。作为主要的乘员约束保护装置,安全带是目前最有效的汽车被动安全装置,在减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减轻乘员伤害程度方面具有极佳效果。现有的汽车安全带织带主要采用尼龙或聚酯纤维材料编织而成,表面光滑,具有较高的强度、延伸性和良好的能量吸收特性。但是,这种通用安全带织带在被锁止后,在人 体较大的冲击加速度作用下,会因纵向拉伸产生横向缩窄变形,使得与人体胸部和腹部发生作用的织带面积减小。在汽车碰撞加速度较大,乘员对织带的冲击压力较高时,织带作用面积的减小会对接触躯干产生过大的压强,有可能造成乘员胸部和腹部过度压缩,严重时会对内脏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由于传统安全带织带材料的正泊松比特性,使其不能克服以上缺点,降低了安全带装置的整体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出一种可以避免受拉变窄后损伤乘员的车用安全带织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勒伤车用安全带织带,其特征在于:由M×N个拉胀单元(1)拼接构成,整体表现为一条连续的、且带有正交凸痕(2)的带状结构;其中,M代表织带所含拉胀单元(1)的列数,N代表织带的一个完整列所含拉胀单元(1)的个数;所述拉胀单元(1)的形状为具有正交凸痕(2)的连续曲面,包括四条正交的凸痕(2)和四个近似三角形的过渡曲面(3);在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中,所述拉胀单元(1)在xoy平面的投影为矩形,尺寸为l×h;在z方向,其曲面函数表达式为:f(x,y)=A(cosm(nπ(x+y))+cosm(nπ(x?y)))式中,x、y和f分别表示曲面上的点在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中的x、y、z坐标;A为三角函数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亓昌杨姝安文姿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