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尘机构造,包含一机体、一架体及一机械箱体;机体内形成有一气室,气室内设有数个滤筒,机体顶面设有一封闭气室的上隔板,其具有数个对应气室滤筒的气孔;架体是于机体下方,架体具有两设于机体下方的侧支架,两侧支架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机械箱体设于机体一侧,机械箱体具有一能鼓动气流的马达风扇组,机械箱体于马达风扇组与对应机体侧面间设有一隔板,机械箱体利用隔板分隔成一进气流道及一排气流道,隔板上设有一可选择性封闭通气孔的阻隔单元;阻隔单元具有一挡板,挡板可受一驱动元件动作选择性封闭隔板的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保护电机零件,降低意外发生时的损害,能迅速、且有效的进行灭火,提升整体操作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尘机的
,特别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集尘机构造,借以降低集尘机发生气爆或起火时的损害程度。
技术介绍
集尘机为日常生活以及工业中常见的配备。其主要能够提供某特定地点或机台设备对工件加工时的粉尘加以收集如木屑厂、金属厂、粉末加工厂等,以避免粉尘污染环境或利于工件作进一步的加工作业。一般集尘机由一具气室的机体所构成,且气室内可供设置滤筒,供过滤空气中的粉尘,又机体下方设有集尘用的集尘桶,再者集尘机于机体一侧设 有具马达风扇组的机械箱体。如此当马达风扇动作时,可产生吸力将含有粉尘的空气吸入机体的气室内,经滤筒过滤后,可让粉尘掉落于集尘桶中,而过滤后的空气则令其排出;然而,有许多粉尘具有易燃性、又或相互碰撞后会因反应产生火花,进而导致起火或气爆等意外事故,因此一般集尘机上会设有若干防护设备,例如连通气室的防爆泄压结构,用以当气室压力过大或发生气爆时,可迅速释压,以减少意外事故,又或如于机体顶面设置消防单元,当起火时,可由上而下洒水进行浇熄的动作。但前述的设计,一旦发生起火或气爆时,会因马达风扇的运转惯性,不但继续输入外部氧气助长火焰,且火苗亦会被马达风扇组吸入机械室内,进而造成机械元件或电机元件的损害,即便启动了洒水浇火,用于熄火的水气也会被吸入机械室内,从而造成内部零件的损坏,无形间扩大了损害程度,因此现有的集尘机无法满足安全防护的需求,而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乃借由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的经验,针对传统集尘机在使用上所面临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不断努力的研究与试作,终于成功的开发出一种集尘机构造,其克服现有集尘机起火时仍助长火焰及火苗会进入机械室所造成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集尘机构造,能有效的保护电机零件,以降低意外发生时的损害,同时提升整体操作的安全性;其能以小的使用空间设计来达成整体的安全性,落实缩小整体材积的要求;其不仅能减少气流的干扰,且能迅速、且有效的进行灭火,进一步的提升其安全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尘机构造,该集尘机包含有一机体、一架体及一机械箱体;所述的机体内形成有一气室,该气室内设有数个滤筒,机体顶面设有一封闭气室的上隔板,其具有数个对应气室滤筒的气孔,且上隔板一侧并形成有一对应机械箱体的导气孔,再者上隔板上覆设有一顶板,而形成有一连通气室与机械箱体的导气室;所述的架体于机体下方,该架体具有两设于机体下方的侧支架,该两侧支架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一集尘用的集尘桶;所述的机械箱体设于机体一侧,该机械箱体具有一能鼓动气流的马达风扇组,再者机械箱体于马达风扇组与对应机体侧面间设有一隔板,该机械箱体利用该隔板分隔成一进气流道及一排气流道,其中进气流道对应前述机体的上隔板导气孔,再者隔板上形成有一连通进气流道与排气流道的通气孔,再者隔板上设有一可选择性封闭通气孔的阻隔单元;而前述的阻隔单元具有一挡板,该挡板可受一驱动元件动作选择性封闭前述隔板的通气孔,再者阻隔单元于前述机体气室内设有一连接驱动元件的感知元件。前述的集尘机构造,其中机体上至少形成有一连通气室的通孔,而该等通孔上分设有一泄压单元,该泄压单元具有一可覆盖通孔的盖板,且盖板周缘具有可对应穿入机体内的导柱,又该等导柱穿入机体内的一端分别利用一抵撑件套设有一回复弹件,让盖板能受该等回复弹件作用而产生紧贴于机体外侧壁的回复力量。 前述的集尘机构造,其中机体一侧顶缘形成有一道连通气室的透孔,透孔上设有一消防单元,该消防单元于机体的透孔外侧设有一侧覆体,又侧覆体内设有一连接水源的导液管,且导液管上具有数个喷头。前述的集尘机构造,其中机体上隔板的导气室内设有一清管单元,该清管单元于架体的侧支架内设有一高压气源,且导气室内设有数个连接高压气源的风管,该等风管上并分设有数个对应上隔板气孔的喷口,供进行滤筒上粉尘的清理。前述的集尘机构造,其中架体于容置空间内设有一导管,导管具有一对应集尘桶的吸气接头,而集尘桶内底面具有一底隔板,底隔板上形成有数个穿孔,又底隔板下方形成有一导气槽,该导气槽具有一对应吸气接头的接孔,令置于集尘桶内的集尘袋底部向下张开,以便于集尘袋收集粉尘及增加容量。前述的集尘机构造,其中机械箱体于顶部设有一连通排气流道的排气组,让干净的空气可向外排出。前述的集尘机构造,其中阻隔单元于隔板的通气孔两侧分设有一相对的滑轨,供提升挡板上下滑移的稳定性。借此,通过本技术前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让本技术集尘机的气室内发生火灾或气爆时,借由小的使用空间设计成以通过机械箱体隔板的设置,使火苗不会立即被吸入机械箱体内,且当集尘机在检知气室发生火灾时,该阻隔单元的挡板可实时阻断隔板上的通气孔,如此可防止机械箱体内的电子、电机元件受到进一步的损害,而能提升集尘机的安全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的保护电机零件,以降低意外发生时的损害,同时提升整体操作的安全性;其能以小的使用空间设计来达成整体的安全性,落实缩小整体材积的要求;其不仅能减少气流的干扰,且能迅速、且有效的进行灭火,进一步的提升其安全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集尘机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集尘机构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供说明其各构成元件的态样。图3是本技术集尘机构造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集尘机构造于实际使用时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集尘机构造于实际使用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供说明其阻隔气流的动作状态。图6是本技术集尘机构造于实际使用时的另一局部剖面示意图,供说明其泄压时的动作状态。图7是本技术集尘机构造于实际使用时的再一局部剖面示意图,供说明其清管时的动作状态。图8是本技术集尘机构造于实际使用时的又一局部剖面示意图,供说明其灭·火时的动作状态。图中标号说明10 机体11 气室12 滤筒13 通孔14 透孔15 上隔板16 气孔17 导气孔18 顶板19 导气室20 架体21 侧支架22 导管23 吸气接头24 容置空间 25 集尘桶26 底隔板27 穿孔28 导气槽29 接孔30 泄压单元 31 盖板32 导柱33 回复弹件34 抵撑件40 机械箱体41 马达风扇组 42 隔板43 进气流道 44 排气流道45 通气孔46 排气组50 阻隔单元51 驱动元件52 挡板53 滑轨55 感知元件60 消防单元61 侧覆体62 导液管63 喷头70 清管单元71 高压气源 72 风管73 喷口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集尘机构造的详细构成,请参阅图I、图2及图3所示,该集尘机包含有一机体10、一架体20及一机械箱体40 ;所述的机体10内形成有一气室11,该气室11内设有数个滤筒12,且该机体10上至少形成有一连通气室11的通孔13,而该等通孔13上分设有一释压用的泄压单元30,再者机体10 —侧顶缘形成有一道连通气室11的透孔14,该透孔14上设有一消防单元60,供对气室11内部进行灭火,又机体10顶面设有一封闭气室11的上隔板15,其具有数个对应气室11滤筒12的气孔16,且上隔板15 —侧并形成有一对应机械箱体40的导气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尘机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机体、一架体及一机械箱体;所述的机体内形成有一气室,该气室内设有数个滤筒,机体顶面设有一封闭气室的上隔板,其具有数个对应气室滤筒的气孔,且上隔板一侧并形成有一对应机械箱体的导气孔,再者上隔板上覆设有一顶板,而形成有一连通气室与机械箱体的导气室;所述的架体是于机体下方,该架体具有两设于机体下方的侧支架,该两侧支架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一集尘用的集尘桶;所述的机械箱体改于机体一侧,该机械箱体具有一能鼓动气流的马达风扇组,再者机械箱体于马达风扇组与对应机体侧面间设有一隔板,该机械箱体利用该隔板分隔成一进气流道及一排气流道,其中进气流道对应前述机体的上隔板导气孔,再者隔板上形成有一连通进气流道与排气流道的通气孔,再者隔板上设有一可选择性封闭通气孔的阻隔单元;而前述的阻隔单元具有一挡板,该挡板可受一驱动元件动作选择性封闭前述隔板的通气孔,再者阻隔单元于前述机体气室内设有一连接驱动元件的感知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翔,
申请(专利权)人:王俊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