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惰性粉末化漆雾废气治理装置,包括系统风管、滤管式除尘器及活性炭吸附器,所述的滤管式除尘器进口端设有系统风管,所述的滤管式除尘器净风出口端通过系统风管与负压离心风机连接,所述的滤管式除尘器内部设有反吹装置、滤管、落灰斗及灰桶,所述的反吹装置位于滤管式除尘器上部且与压缩空气管相连,所述的滤管位于反吹装置下方,所述的滤管下部设有落灰斗,所述的灰桶位于落灰斗下部,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器与负压离心风机出口处连接,还包括惰性粉末添加装置,所述的惰性粉末添加装置通过输送管与第一系统风管连接,使得具有粘性的漆雾惰性化,这样在后续就可以直接采用除尘器进行过滤这样惰性化的漆雾。(*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气治理装置,尤其是一种惰性粉末化漆雾废气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惰性粉末化漆雾废气治理装置在喷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漆雾及废气,漆雾具有一定的粘性,极易造成管道内壁粘附和净化设备过滤元件的失效,目前在喷漆废气的治理中,对于漆雾这块只是做简单的处理,如采用玻璃纤维过滤棉做过滤,但过滤棉更换频繁,造成运行成本高、操作维护不方便;采用钢丝网做过滤,过滤饱和后更换下来去燃烧,这种方式会造成燃烧的二次污染、频繁的更换也会造成操作维护不方便等;如果漆雾处理的不好,很容易对后续的活性炭吸附增加负荷,使得活性炭寿命缩短,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漆雾废气治理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的提高除尘效果的惰性粉末化漆雾废气治理装置。本技术的惰性粉末化漆雾废气治理装置,包括系统风管、控制柜、滤管式除尘器及活性炭吸附器,所述的系统风管包括第一系统风管及第二系统风管,所述的滤管式除尘器进口端设有第一系统风管,所述的滤管式除尘器净风出口端通过第二系统风管与负压离心风机连接,所述的滤管式除尘器内部设有反吹装置、滤管、落灰斗及灰桶,所述的反吹装置位于滤管式除尘器上部且与第一压缩空气管相连,所述的滤管位于反吹装置下方,所述的滤管下部设有落灰斗,所述的灰桶位于落灰斗下部,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器与负压离心风机出口处连接,还包括惰性粉末添加装置,所述的惰性粉末添加装置通过输送管与第一系统风管连接,漆雾废气在负压离心风机提供动力下,漆雾废气从喷漆房进入到系统风管内,惰性粉末通过惰性粉末添加装置上的送风机传送,再由输送管输送到系统风管内,并将管道内的漆雾进行包覆,使得具有粘性的漆雾惰性化,这样在后续就可以直接采用除尘器进行过滤这样惰性化的漆雾。作为优选所述的惰性粉末添加装置包括壳体、第二压缩空气管、惰性粉末计量装置及送风机,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惰性粉末计量装置,所述的壳体通过送风机与输送管连通,所述的壳体还与第二压缩空气管连通,所述的第二压缩空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的控制柜控制第一电磁阀,通过控制柜控制第一电磁阀使第二压缩空气管喷射让惰性粉末扬起,送风机则吸收扬起的惰性粉末并通过输送管输送到第一系统风管中,使得惰性粉末与漆雾废气混合,这样好处是使漆雾没有粘性,提高除尘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惰性粉末计量装置上设有料位计,料位计则对惰性粉末的物位进行监控,当物位低了就发信号到控制柜,控制柜上的报警器就报警,提醒操作工人需要添加惰性粉末了,这样能精确控制惰性粉末的计量。作为优选所述的落灰斗中设有收集斗且落灰斗与收集斗之间设有落灰间隙,所述的收集斗处设有第三压缩空气管,所述的第三压缩空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的控制柜控制第二电磁阀,惰性粉末与漆雾废气混合通过滤管进入到落灰斗中,其中一部分落入收集斗中,另一部分落入灰桶中,第三压缩空气管定期对收集斗上的惰性粉末进行喷吹,会将收集斗内的惰性粉末再次扬起,使得整个滤管式除尘器过滤室内充满了惰性粉末,如果第一次过滤漆雾废气不够完全,使一定量漆雾废气粘附在滤管上,使得滤管不会被漆雾粘附。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压缩空气管、第二压缩空气管及第三压缩空气管与同一压缩空气总管相连通,这样更简单,有效的降低成本。作为优选所述的过滤管为刚性滤管,由于过滤室内的粉尘含量非常的高,所以必须采用抗负荷高的过滤滤芯,这样的好处抗负荷高,减少粉尘在滤管中滞留。作为优选所述的滤管式除尘器的进口处设有导流板,改变了进气流的方向,使得整个过滤气流在过滤室内变成了下沉式气流,使得过滤气流在整个过滤室内更加均匀,提高了整个过滤滤管的过滤效率。 本技术所设计的惰性粉末化漆雾废气治理装置,其有益效果是降低成本,操作维护方便,有利于环保,减少活性炭吸附器的负荷,提高了过滤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I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I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I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2的滤管滤芯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的滤管滤芯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惰性粉末计量装置I、输送管2、第二压缩空气管3、料位计4、送风机5、第一电磁阀6、导流板7、第一系统风管8、控制柜9、灰桶10、落灰斗11、收集斗12、负压离心风机13、活性炭吸附器14、反吹装置15、花板16、风帽17、滤管18、滤管式除尘器19、第三压缩空气20、第一压缩空气管21、第二系统风管22、第二电磁阀23、压缩空气总管24、壳体25、惰性粉末添加装置26、系统风管27及落灰间隙2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I :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惰性粉末化漆雾废气治理装置,包括系统风管27、控制柜9、滤管式除尘器19及活性炭吸附器14,所述的系统风管27包括第一系统风管8及第二系统风管22,所述的滤管式除尘器19进口端设有第一系统风管8,所述的滤管式除尘器19净风出口端通过第二系统风管22与负压离心风机13连接,所述的滤管式除尘器19内部设有反吹装置15、滤管18、落灰斗11及灰桶10,所述的反吹装置15位于滤管式除尘器19上部且与第一压缩空气管21相连,所述的滤管18位于反吹装置15下方,所述的滤管18下部设有落灰斗11,所述的灰桶10位于落灰斗11下部,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器14与负压离心风机13出口处连接,还包括惰性粉末添加装置26,所述的惰性粉末添加装置26通过输送管2与第一系统风管8连接,所述的惰性粉末添加装置26包括壳体25、第二压缩空气管3、惰性粉末计量装置I及送风机5,所述的壳体25内设有惰性粉末计量装置1,所述的壳体25通过送风机5与输送管2连通,所述的壳体25还与第二压缩空气管3连通,所述的控制柜9控制第二压缩空气管3,所述的惰性粉末计量装置I上设有料位计4,所述的落灰斗11中设有收集斗12且落灰斗11与收集斗12之间设有落灰间隙28,所述的收集斗12处设有第三压缩空气管20,所述的控制柜9控制第三压缩空气管20,所述的第一压缩空气管21、第二压缩空气管3及第三压缩空气管20与同一压缩空气总管24相连通,所述的滤管式除尘器19的进口处设有导流板7,漆雾废气在负压离心风机13提供动力下,漆雾废气从喷漆房进入到第一系统风管8内,通过第一压缩空气管21上的第一电磁阀6控制,定期对装置内的惰性粉末进行喷吹,惰性粉末计量装置I上的送风机5将惰性粉末通过输送管2输送到第一系统风管8内并将管道内的漆雾进行包覆,被惰性粉末包覆的漆雾废气进入到滤管式除尘器19,首先在滤管式除尘器19内经过导流板7改变进气流的方向,然后在导流板7顶部与花板16之间的空隙内进入到过滤室形成一个下沉式的气流,然后进行净化过滤,在过滤室内,被包覆的漆雾及一些没有参与包覆的惰性粉末都被过滤下来,其中一些会落在除尘器落灰斗11下部的收集斗12内,净化后废气通过第二系统风管22进入到负压离心风机13,然后再进入到活性炭吸附器14对废气中的有机物成分进行吸附,出了活性炭吸附器14后经过风帽17排入大气中,在惰性粉末计量装置I内设有料位计4对惰性粉末的物位进行监控,当物位低了就发信号到控制柜9,控制柜9上的报警器就报警,提醒操作工人需要添加惰性粉末了,为了防止惰性粉末在装置内结块,装置内部接有压缩空气管道,定期对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惰性粉末化漆雾废气治理装置,包括系统风管(27)、控制柜(9)、滤管式除尘器(19)及活性炭吸附器(14),所述的系统风管(27)包括第一系统风管(8)及第二系统风管(22),所述的滤管式除尘器(19)进口端设有第一系统风管(8),所述的滤管式除尘器(19)净风出口端通过第二系统风管(22)与负压离心风机(13)连接,所述的滤管式除尘器(19)内部设有反吹装置(15)、滤管(18)、落灰斗(11)及灰桶(10),所述的反吹装置(15)位于滤管式除尘器(19)上部且与第一压缩空气管(21)相连,所述的滤管(18)位于反吹装置(15)下方,所述的滤管(18)下部设有落灰斗(11),所述的灰桶(10)位于落灰斗(11)下部,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器(14)与负压离心风机(13)出口处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惰性粉末添加装置(26),所述的惰性粉末添加装置(26)通过输送管(2)与第一系统风管(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盛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元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