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喂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35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铸过程中向结晶器内的熔融金属中加稀土的自动喂丝装置。包括底板、机壳、电机、减速器、送丝轮、压丝轮、压下机构和导管。机壳(1)两侧各有一组由前后送丝轮(3)(13)与其上方的安装于压下机构上的前后压丝轮(5)(12)共同构成的夹送机构。夹送机构的前送丝轮(3)安装于减速机(2)的输出轴端,后送丝轮(13)通过其转轴安装于机壳(1)上,后压丝轮(12)本身带有速度传感器。该装置喂丝均匀、工作可靠性高。(*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铸过程中向结晶器内的熔融金属中加稀土的自动喂丝装置,属于用于处理熔融金属的附属设备。中国专利ZL91203718.0公开了一种用于浇钢过程中加稀土的喂丝机,主要由底板、直流电机、减速机、齿轮箱、稀土丝入口管、进丝速度传感器、送丝轮、压丝轮、调压装置、导丝管等组成,水平方向至少装有二个送丝轮,顶部分别装有压丝轮,调压装置分别装在压丝轮顶部。一台喂丝机上仅有一套轮式夹送机构,只能喂入一根稀土丝,当铸坯较宽时稀土丝不易熔解混合均匀,不能有效地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削弱了稀土在冶金上的作用,易造成成分偏板。当出现稀土丝断丝时,需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造成稀土在钢坯内时有时无,影响钢坯性能,以致报废。采用两对以上经滚花处理的夹送轮送丝,稀土丝经其反复滚轧易造成稀土丝打曲,卡丝,以致在夹送轮拉力作用下断丝。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喂丝均匀,工作可靠性高的自动喂丝装置,以强化稀土的冶金效果,提高铸坯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一种自动喂丝装置,具有底板、机壳、电机、减速器、送丝轮、压丝轮、压下机构和导管,机壳、电机、减速器均安装于底板上,平行设置于同一铅垂面上的前、后送丝轮与其上方的安装于压下机构上的前、后压丝轮共同构成一组夹送机构,夹送机构前后送丝高度各设置有一导管,减速机位于机壳内,减速机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输出轴端分别由机壳的两侧伸出,机壳两侧各有一组夹送机构,夹送机构的前送丝轮安装于减速机的输出轴端,后送丝轮通过其转轴直接安装在机壳上,后压丝轮本身带有速度传感器。压下机构由盖板、连杆、手柄、连接梁、导杆和弹簧构成,盖板安装固定于机壳顶部,下方两侧安装有两个铅垂设置的导杆,其上套装有弹簧,连接梁通过其两个导向孔与导杆相配合,位于两导杆中间的连杆将连接梁与盖板连接起来,其伸出盖板的上端铰接有一铰接部为凸轮的手柄,每组夹送机构的前、后夹丝轮分别通过其转轴安装于一压下机构的连接梁两侧。由一个手柄控制一组夹送机构的前、后两个压丝轮,调整弹簧的弹力即可调节其压紧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两套夹送机构同时喂丝,喂丝均匀,特别是对于宽铸坯,可保证稀土成份混合均匀,强化了稀土的冶金效果,当其中一根断丝时,另一根能以双倍的速度喂入,保持稀土加入量不变,工作可靠,铸坯质量得到提高。每套夹送机构中采用两对轮子夹送,一对为主动,一对为被动,而且后压丝轮本身带有速度传感器,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不易断丝或打曲。减速机及压下机构均设置于机壳内,减少了现场恶劣环境引发的故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动喂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自动喂丝装置主要由机壳1、减速机2、前送丝轮3、导管4、前压丝轮5、盖板6、连杆7、手柄8、连接梁9、导杆10、弹簧11、后压丝轮12、后送丝轮13、电机14和底板15构成。电机14、减速机2、机壳1均安装于底板15上,减速机2位于壳1内。减速机2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输出轴端,分别由机壳1的两侧伸出。机壳1两侧各有一组由平行设置于同一铅垂面上的前、后送丝轮3、13与其上方安装于压下机构上的前、后压丝轮5、12共同构成的夹送机构。夹送机构的前送丝轮3安装于减速机2的输出轴端,后送丝轮13通过其转轴直接安装在机壳1上,后压丝轮12本身带有速度传感器。每组夹送机构前后送丝高度各设置有一导管4。压下机构由盖板6、连杆7、手柄8、连接梁9、导杆10和弹簧11构成。盖板6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固定于机壳1顶部,下方两侧安装有两个铅垂设置的导杆10,其上套装有弹簧11,连接梁9通过其两个导向孔与导杆10相配合,位于两导杆10中间的连杆7将连接梁9与盖板6连接起来,其伸出盖板6的上端铰接有一铰接部为凸轮的手柄8,每组夹送机构的前、后压丝轮5、12通过其转轴安装于一压下机构的连接梁9两侧。本技术自动喂丝装置可根据现场情况通过其底板15上的安装孔用螺栓安装于合适的地方。在前导管4前可根据需要,增设延长导管至喂丝地点。工作时,抬起手柄8,压丝轮5、12与送丝轮3、13之间的间隙变大,稀土丝穿过夹送机构的前后导管4与前、后送丝轮3、13和前、后压丝轮5、12之间,压下手柄8,送丝轮与压丝轮之间的间隙变小,完成穿丝。启动控制系统,电机运转,喂丝装置开始工作,对结晶器的两点同时喂丝。后压丝轮12上的传感器将测出的喂丝速度同时供给显示器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根据拉坯速度变化对喂丝速度进行动态调整,保证稀土加入量准确。一旦其中一根稀土丝断丝,则该夹送机构的速度传感器输出为零,控制系统据此控制另一套夹送机构以双倍于原来的速度喂丝,以保持稀土加入量不变。同时报警系统报警,提示工作人员处理故障。故障消除后,喂丝装置恢复正常运转速度。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喂丝装置,具有底板、机壳、电机、减速器、送丝轮、压丝轮、压下机构和导管,机壳、电机、减速器均安装于底板上,平行设置于同一铅垂面上的前、后送丝轮与其上方的安装于压下机构上的前、后压丝轮共同构成一组夹送机构,夹送机构前后送丝高度各设置有一导管,其特征在于减速机(2)位于机壳(1)内,减速机(2)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输出轴端分别由机壳(1)的两侧伸出,机壳(1)两侧各有一组夹送机构,夹送机构的前送丝轮(3)安装于减速机(2)的输出轴端,后送丝轮(13)通过其转轴直接安装在机壳(1)上,后压丝轮(12)本身带有速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下机构主要由盖板(6)、连杆(7)、手柄(8)、连接梁(9)、导杆(10)和弹簧(11)构成,盖板(6)安装固定于机壳(1)顶部,下方两侧安装有两个铅垂设置的导杆(10),其上套装有弹簧(11),连接梁(9)通过其两个导向孔与导杆(10)相配合,位于两导杆(10)中间的连杆(7)将连接梁(9)与盖板(6)连接起来,其伸出盖板(6)的上端铰接有一铰接部为凸轮的手柄(8),每组夹送机构的前、后夹丝轮(5)(12)分别通过其转轴安装于一压下机构的连接梁(9)两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铸过程中向结晶器内的熔融金属中加稀土的自动喂丝装置。包括底板、机壳、电机、减速器、送丝轮、压丝轮、压下机构和导管。机壳(1)两侧各有一组由前后送丝轮(3)(13)与其上方的安装于压下机构上的前后压丝轮(5)(12)共同构成的夹送机构。夹送机构的前送丝轮(3)安装于减速机(2)的输出轴端,后送丝轮(13)通过其转轴安装于机壳(1)上,后压丝轮(12)本身带有速度传感器。该装置喂丝均匀、工作可靠性高。文档编号B22D11/10GK2327473SQ9820139公开日1999年7月7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24日专利技术者吕朝阳, 顾汉新, 章建勇 申请人: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喂丝装置,具有底板、机壳、电机、减速器、送丝轮、压丝轮、压下机构和导管,机壳、电机、减速器均安装于底板上,平行设置于同一铅垂面上的前、后送丝轮与其上方的安装于压下机构上的前、后压丝轮共同构成一组夹送机构,夹送机构前后送丝高度各设置有一导管,其特征在于:减速机(2)位于机壳(1)内,减速机(2)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输出轴端分别由机壳(1)的两侧伸出,机壳(1)两侧各有一组夹送机构,夹送机构的前送丝轮(3)安装于减速机(2)的输出轴端,后送丝轮(13)通过其转轴直接安装在机壳(1)上,后压丝轮(12)本身带有速度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朝阳顾汉新章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