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炼钢连铸用功能耐火材料,它与下水口配合,主要用于中间包浇注。目前钢铁企业连铸车间所使用的中间包用上水口是一个包括接钢口、流钢道、出钢口的倒置平截空心圆锥体。其接钢口为喇叭形,流钢道为圆管直通形,其材质多为高铝质。接钢口因是喇叭状,与塞棒塞头的接触为线接触,很容易受到钢水的冲刷、浸蚀,致使塞头和喇叭口接触不严,造成失控或漏钢,以致影响生产。虽然在材质上由高铝质改为刚玉质、锆质,提高了抗冲刷、抗侵蚀能力,但并不能解决其造型结构上带来的缺陷,而且生产成本及售价均有增加,使用起来并不经济。为此,从上水口的结构造型及材质应用上进行改进是十分必要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改变接钢口、出钢口的形状结构和材质,以改善上水口的综合使用效果,使之有好的使用价值。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所述的连铸中间包用复合式上水口,是由倒置的平截空心圆锥体及包括接钢口、流钢道、出钢口的空腔体组成,其特征是在本体上镶嵌有与之不同材质的接钢口镶嵌体及出钢口镶嵌体构成复合体。其空腔体的接钢口可是碗形漏斗、半球形漏斗之一,流钢道是上大下小的平截圆锥形,出钢口是等径直管状,它们上下贯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中间包用复合式上水口,它是由倒置的平截空心圆锥本体(1)及包括接钢口(4)流钢道(5)出钢口(6)的空腔体组成,其特征是:a、本体(1)上镶嵌有与之不同材质的接钢口镶嵌体(2)及出钢口镶嵌体(3)构成复合体;b、其腔体的接钢 口(4)是碗形漏斗或半球形漏斗之一,流钢道(5)是上大下小的平截圆锥形,出钢口(6)是等径直管形,它们上下贯通,形成腔体;c、流钢道(5)的上口直径大于接钢口漏斗的下口;d、流钢道(5)的下口与出钢口(6)直径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守才,马当先,贾茂英,
申请(专利权)人:沁阳市耐火材料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